文章讨论了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小行星靠近或撞击地球的事件,以及人类对于小行星的防御计划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同时介绍了小行星的历史背景,包括历史上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情况以及未来可能的威胁。
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如何防御小行星碰撞地球,避免类似恐龙灭绝的灾难。中国计划在2030年实施首个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目标为小行星2015 XF261。
小行星撞击的威力巨大,破坏力惊人。然而,现在的科技已经能够监测到许多近地小行星,并且预测它们的飞行轨道,对于尺寸较小的小行星,人类已经能够成功预警并避免其造成破坏。
小行星防御任务面临诸多挑战,如探测器的速度、小行星的飞行速度和重量等。尽管难度大,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持续的努力,人类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这些年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地区出现各种各样的极端天气,也频繁看到各种自然灾害,或者看到有小行星靠近地球,可能有一些网友担心我们的地球还安全吗?在历史上,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情况不少见,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在大约
6500
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为
10
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无数生物灭绝了。
由于小行星的威力极大,所以很多科学家都非常重视小行星的防御。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很多小行星,也对其进行跟踪监测,掌握它们的飞行情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短时间内都不会出现巨大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情况,不过尺寸比较小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时有出现。这不,在连续
2
天时间内,就有
2
颗小行星造访地球,其中一颗甚至撞击地球了。
小行星撞击地球
欧洲航天局在社交媒体平台上
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在北京时间
2024
年
12
月
4
日
0
时
15
分,有一颗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上空化作一个明亮的熊熊火球。看到有一颗小行星在俄罗斯上空坠落,可能有一些网友担心这颗小行星会不会给地面造成破坏。
有这样的担心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小行星的飞行速度很快,撞击的话能量巨大,破坏力会相当惊人,如果尺寸足够大的话,可能会导致毁灭性的灾难。不过这颗小行星没有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影响,因为它的尺寸比较小,直径大约为
70
厘米而已,大家不需要担心。
由于这颗小行星的尺寸很小,当它以极快的速度坠落地球大气层时,外部温度急剧上升到上千℃,在这么高温在灼烧下,小行星会在天空中剧烈燃烧起来,变成一个火球,由于受热不均匀等原因,小行星会直接在大气层中解体,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多只有一些很小的碎片坠落到地面。
在北京时间
2024
年
12
月
5
日
1
时
27
分,又一颗小行星来到地球附近。
NASA
公布的信息显示,这颗被编号为“
2020NR
”的小行星直径大约为
300-700
米,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它没有撞击地球,而是在地球附近飞过去,与地球的最近距离大约为
220
万公里,大约相当于地球与月球平均距离的
5
倍多。
这颗小行星在
2020
年被我们人类发现,当时科学家认为它有一定的概率在
2028
年与地球发生碰撞,不过随着科学家不断对其进行监测,掌握了它飞行的详细情况,计算出它的飞行轨道,科学家认为这颗小行星在未来
100
年内都不会撞击地球。
虽然在短短
2
天时间内有
2
颗小行星靠近地球或者碰撞地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球不安全了。因为宇宙中存在无数小行星,截止至今年
11
月份,科学家就已经发现超过
3.6
万颗近地小行星,其中直径超过
1
公里的小行星就有
865
颗。
这还是已经被我们人类发现的小行星,还有大量没有被我们人类发现的小行星,这些未知的小行星数量更多。虽然有这么多小行星,但是小行星碰撞地球的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而且一般都是尺寸比较小的小行星碰撞地球。
这不是今年第一次有小行星撞击地球了,科学家表示,每年几乎有几十次直径达到米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在北京时间
9
月
5
日
0
时
39
分,也有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当时这颗编号为
2024rw1
的小行星以接近
20
公里每秒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在菲律宾东北侧大约
25
公里的高空中发生了爆炸、解体。
当时这一颗小行星还没撞击地球的时候,就已经被科学家发现了,不过在发现它还不到
1
天时间,它就撞击地球了。当时科学家发现它的时候,就准确预测了它撞击地球的时间以及位置,这是我们人类第九次
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
这颗在菲律宾上空坠落的小行星也没有给地面造成什么破坏,因为它的尺寸也比较小,直径大约为
1.2
米而已。在进入大气层后剧烈燃烧起来,变成了一个从天而降的熊熊火球,最后爆炸解体消失了。
现在我们能够在这些尺寸比较小的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前就发现它们,并且准确预报了它们撞击地球地球的时间以及位置,这其实也意味着我们对这些小行星的防御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小行星防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