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鹿妈一直在关注事件进展。
在为孩子祈祷的同时,痛心又揪心。
为什么我们总是忽略“熟人”带来的潜在危险?
——鹿妈
◆
◆
◆
文 | 成长树
来源 | 成长树(ID:chengzhangshu99)
最近这两天,杭州9岁女童被租客带走后失联的新闻,相信牵动着无数父母的心。
7月4号,杭州9岁女童章子欣被家中两名租客带走,并与家人失去联系。
7月4日高铁站监控章子欣出现画面
7月8日凌晨,两名租客被发现在宁波某湖中自杀身亡。
到目前为止,警方把孩子的失踪范围锁定在象山,可孩子依然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案件的各种离奇细节也随之曝光。
那两名租客梁某华、谢某芳,老早就把女孩当成“猎物”给盯上了。
整个事件,就是一起精心策划已久的阴谋。
在事发的半个多月前,梁某华、谢某芳来到女童所在的村子,在女童家附近酒店订了一间房,说是在村子游玩。
女童的爷爷奶奶,是在村子里摆小摊卖水果为生的,小摊就在那家酒店附近不远。
梁某华、谢某芳几乎每天都在爷爷奶奶的小摊上买20-30块钱左右的水果。
借着买水果的机会,不断跟爷爷奶奶攀谈,十天左右时间,就聊得很熟了。
之后没多久,他们提出想以每月500元的价格,租住在女童爷爷奶奶家中。
两个老人觉得梁某华、谢某芳还挺实在的,就答应了让他们入住。
从搬进来之后,这俩租客就对老人家中的小孙女章子欣很是照顾。
而9岁的子欣因为父母在她很小时就感情不和,父亲在外打工,母亲离家不归。
所以对这两位租客的照顾也颇为受用,很快跟他们比较熟了。
就在租客搬进来之后的第四五天,就跟子欣的爷爷奶奶说,他们有个上海的朋友结婚,还缺一个小花童,想让子欣过去帮个忙。
顺便,他们也可以带子欣在上海玩儿两天。
子欣自己没出过远门,得知可以去上海,心里还是挺想去的。
租客要带走孩子的事情,孩子爷爷给孩子爸爸打电话商量过。
孩子爸爸的意思是,一定要爷爷跟着去才行。
但是后来梁某华、谢某芳对子欣的爷爷奶奶一通哄骗,告诉爷爷奶奶他们是做汽车生意的,手底下有200多员工,还给孩子奶奶看自己手机上的余额,表示有很多钱。
孩子爷爷奶奶觉得两个人挺可信的,不像是坏人,竟然真的答应让小子欣一个人跟着他们走了。
两人是7月4号带走孩子的,承诺6号把孩子送回来。
可之后的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起初他们还会通过微信,发孩子的视频报平安,可是孩子父亲发现他们地址变来变去的,并没有去之前说的上海。
孩子父亲表示:
“问他们在哪里,他一会说在福建厦门,一会说在宁波,一会又说温州,我就发觉不对劲儿。
”
父亲开始起疑心,让他们发定位,并要亲自去接孩子之后,两人就开始各种推脱。
7月7日下午,本来是约定送还孩子的时间,但是7月7日下午5点之后,对方声称手机没电,而直接失联。
孩子的父亲在7月8日10时许,报警求助。
警方介入后,立即展开了调查,随后发现:
7月7日两名租客带着孩子在宁波某酒店入住。
7月8日的凌晨,两名租客梁某华、谢某芳在宁波某地跳湖自杀身亡。
监控画面显示,两名租客自杀前还在公园的长椅上拥抱了一会儿,很平静的走入湖中自杀。
而目前,孩子踪影全无。
警方已经把孩子失踪的区域锁定在象山,出动了200多名搜救人员,在山上水里同时搜索。
看到这起事件的各种细节,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女孩失踪时间表
这两个人,是处心积虑的拐走了一个9岁的孩子。
但是他们却又双双跳湖自杀,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到底在哪儿,光是想想,就感到阵阵的恐惧。
孩子父亲在得知两名租客自杀后,失声痛哭,他说从来没有想过这种事,有一天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种心情,有孩子的父母应该都能够理解。
孩子被拐走,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
我们都愿意相信善良、愿意对这个社会充满信任。
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罪恶就隐藏在暗处,等着利用我们的善良和信任,去伤害我们的孩子!
图片来源:
电影《素媛》
作为孩子的父母、监护人,儿童安全的那根弦,其实是必须时刻紧绷,一刻也不能轻易放松的。
1. 警惕陌生人套近乎,绝不把孩子交给生人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句话用在提防这些坏人身上,特别合适。
有些大奸大恶的人,未必都是一脸凶相,让你看见就想躲着走的。
正相反,他们会像杭州女童失踪的案件中的嫌疑人一样,自己伪装成很老实很热情的样子,让家长和孩子对他们产生信任,再慢慢的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全国发生过很多起,有些中老年妇女看到年轻妈妈一个人抱着孩子,就很热情的过去帮忙抱孩子、照顾孩子、打探孩子情况,最后趁机拐走孩子的事情。
所以无论出门在外或是日常生活,遇到特别热情,但是又总找机会想单独带走孩子的人,咱们都得提高警惕。
2. 留心意外事件发生,越是混乱越是要抓紧孩子
另外一种危险的情况,就是故意通过“制造意外”等情况,遮挡住父母、监护人的视线,对孩子下手。
之前媒体就报道过一位苦寻孩子30年的韩大爷丢失孩子的经过。
当时是1987年6月1号上午9点,那时还是中年小伙子的韩大爷带着只有几岁的儿子,在路边摆了个修钟表的小摊。
几个客人围过来,挡住了韩大爷的视线,等韩大爷反应过来,一抬头,就发现儿子不见了。
有人说看到有个男的给孩子一包吃的,把孩子带走了。
韩大爷认定是那几个古怪的客人带走了孩子,当时四处苦苦寻找,可都没有孩子的踪影。
寻找两年无果后,韩大爷决定就在丢孩子的地方继续摆摊,盼着孩子有一天能找回来......
这一等,就是整整30年。
制造意外、调虎离山,一直都是人贩子的惯用伎俩,他们会千方百计转移你的注意力。
只要我们上了他们的圈套,让孩子落了单,他们就有了可乘之机。
通过哄骗、威胁、甚至明抢的方式,带走我们的孩子。
3.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让孩子离开我们的视线范围
去年发生过几起丢失孩子的案件,相同点都是犯罪分子看到孩子落单,临时起意带走孩子。
其中一起是昆明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超市门口玩,过来一个男子跟这个小朋友搭讪,没几句话,就把小孩子抱走了。
父母发现孩子不见报警,警方经过30多个小时的排查走访,发现嫌疑人踪迹。
他诱拐孩子后就在旅店退了房,买了早班大巴把孩子从昆明带到了500多公里外的保山!
警方找到犯罪嫌疑人家属做工作,可能是知道事情严重性,拐走孩子2天之后,嫌疑人带着小男孩到派出所自首。
犯罪嫌疑人交代,是看到小男孩无人看管,就跟小男孩说“带你去钓乌龟”。
小男孩经不住诱惑,就被顺利抱走了。
万幸孩子是找回来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都希望孩子独立,但是独立的前提是安全性有足够的保障。
在孩子有足够的分辨能力、表达能力之前,父母最好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更加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单独在外停留。
4. 经常给孩子进行防拐教育,主动预防胜于一切
之前《央视直播间》曾经报道过的,一个检察院联合公安部门做的防拐测试。
测试中,50个孩子测试,42个孩子被成功“拐走”。
扮演拐卖者的公安局工作人员,其实也并没有用特别高深的骗术。
他们在超市、幼儿园、公园、商场等这些人流密集的地点,利用问路、求助、谎称爸爸妈妈让过来带走等方式跟孩子们搭讪。
再加上用玩具、食物、小礼品等等诱惑,我们的孩子,就像小绵羊一样乖乖的牵着“坏人”的手,走向了未知的危险。
这个50:42的数据,相信足以让我们每一个有孩子的父母,都胆战心惊。
孩子会不会遇到坏人,会遇到多少坏人,这些事情是我们很难去控制的。
但是对孩子进行防范教育,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情。
通过大量的绘本、案例、安全手册,给孩子们讲防拐骗的知识,也是每个父母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样万一我们不在孩子身边,孩子遇到特殊情况,也会知道要找老师、找警察,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这些常识。
孩子本身有保护自己的意识,被拐骗走的几率就会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