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读圣经
微读圣经APP官方公众号。尔识真理,真理释尔。帮助大家阅读、聆听、查考、默想与活出上帝的话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锡博报生活  ·  首次发现!无锡新晋网红! ·  2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首次发现!无锡新晋网红!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读圣经

苦难是彰显神大能作为的管道|《哥林多后书》导读

微读圣经  · 公众号  ·  · 2020-04-16 06:40

正文


导读



《哥林多后书》是保罗「个人色彩最浓厚,情感流露最真挚也最丰富」的一封信。在信中,我们能看见福音的伟大能力,牧者的火热心肠,以及神在苦难之中彰显的爱。对今天的我们来说,这封书信有怎样特别的意义呢?


本篇导读配合「一口气按卷读经」活动。新约读经关卡已经全部发布。文末有在线读经团契二维码,欢迎加入,分享你的读经收获!


作者|林伟清


根据《哥林多后书》2:3、7:5,学者们一般认为:这封书信写于马其顿(很有可能是在腓立比),时间是54-55年左右。


在《哥林多前书》的背景介绍中,笔者说到:哥林多教会与保罗的关系微妙,他们的不成熟使保罗为他们殚精竭虑。透过前书,我们看到教会存在的各种严重问题:结党纷争、淫乱、属灵秩序混乱,连圣餐也成为纷争的焦点。


面对这样一个充斥各种问题的教会,保罗没有放弃,反而在爱里勉励规劝,看他们如同儿子,当他们是圣徒。但教会的问题,或许不是保罗一封信就能掰过来的。在前书之后,写后书之前,保罗还写了一封「流泪的书信」(林后2:4)给他们。


13:1提到,保罗准备第三次到他们那里。第一次应该是保罗到哥林多建立教会的时候;第二次,很可能是保罗在以弗所写作前书之后,在上述「流泪的书信」之前。背后的故事很可能是:保罗在以弗所两年半的时间里,为解决哥林多教会的问题,进行了一次特别访问;但那次访问并不成功,有些人对保罗「使徒身份」的拒绝抵挡,令保罗很是「忧愁」(林后2:1-5)


《哥林多后书》的后半部分与1-9章的语气和主题很不相符。有的学者认为,10-13章属于「流泪的书信」的一部分;有的学者则认为,保罗在写后书的时候,教会中反对的势力还很强烈,保罗不得不改换口气,严厉地说话。


或许因为这些起起伏伏的复杂经历,保罗就像一位「心灵受伤的恋人」。这使得《哥林多后书》被认为是保罗「个人色彩最浓厚,情感流露最真挚也最丰富」的信件。当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用心体会保罗作为牧者的情感,而不要光想着书信中的神学信息。


1

《哥林多后书》的行文结构



  • 1:1-11,问候与感恩。


在一开始的问安与感恩中,保罗特别提到自己所遭受的患难,神在患难中的大能保守,以及祂所赐下的安慰。这预示了他在这封书信的关键主题:苦难与神仆人的角色。


  • 1:12-2:13,交代行程。


保罗突然改变自己在《哥林多前书》16:5-9的计划,可能引起了哥林多教会一些人的不快,把他当作随着「情欲」做事,「忽是忽非」(1:17),甚至质疑他所传的福音是「是而又非」的(1:19)。保罗特别为自己辩护,表明自己在基督的福音里的信实和爱(1:19-22),以及忧伤痛苦(2:4-13)


  • 2:14-6:13,对新约职事的默想。


这一段被称作这封书信「皇冠上的宝石」。保罗首先从神学上对比了新约的职事与旧约职事(3:1-18),前者是属灵的、称义的,后者是属死的、定罪的。这里的旧约职事正是教会中那些反对他使徒职分的人所做的。


在4:1-6:13,保罗紧接着谈到新约职事的特点:1. 诚实地传讲基督(4:1-6);2. 如同瓦器承载基督的生命(4:7-15);3. 盼望将来荣耀的复活(4:16-5:10);4. 作为基督的使者,劝人与神和好(5:11-21);5. 神仆人的生命印记(6:1-13)


  • 6:14-7:4,谈到偶像崇拜的事,似乎有些「离题」。


  • 7:5-16,提多带来好消息。


从7:5开始,保罗跳出他对服事的默想,接续2:13,按照时间顺序讲述近来发生的事件。提多带来了好消息,整个教会的心重新归向保罗;保罗如释重负。这种释放不是因为保罗得到自己的属灵权柄,而是因为哥林多人回到神的计划中。


  • 8:1-9:15,捐款的事工。


因着哥林多教会全心悔改,保罗得以能继续推动他所看重的为耶路撒冷的募捐。在这两章中,保罗详细教导了圣经中的奉献原则。


  • 10:1-12章,保罗为自己辩护,反对假使徒。


保罗突然改换之前甜蜜温柔的语气,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地为自己辩护。以「我保罗」开始,这一段充满浓浓的火药味。保罗在他所爱的教会面前「勇敢」「夸口」「愤恨」「言语粗俗」「作愚妄人」「说愚妄话」「自夸」「不算狂」「被逼」。这完全不像人们心目中的「牧者形象」。但这样的话被收录在正典里,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 13章,最后的问安,祝福。


保罗最后警告那些硬心的人回转,免得他第三次到哥林多的时候使用主的权柄管教他们。



2

《哥林多后书》的重要主题


牧者的身份:新约的执事


林后是保罗个人色彩最浓烈的书信。在与教会犹太基督徒领袖的对抗中,保罗完全袒露隐藏的经历、情绪、感受,好为自己的使徒身份辩护。这种辩护不仅是为他自己,更是为自己所传的福音。保罗常常说:我(们)的道/福音(林后1:18、4:3、11:4,还有罗2:16、16:25,提后2:8)。在保罗眼中,他的生命和他所传的福音是一体的。如果他失信了,那么他所传的福音也是不可信的。


或许正因为如此,保罗「自画像」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牧者生命的典范。特别地,新约圣经中再没有像《哥林多后书》2:14-6:13这么集中、丰富且深刻地探讨牧者的身份和使命了。


保罗已经有很清楚的自我认定:看自己是新约的执事(林后3:6)。这应该是新约圣经中第二次出现「新约」的字眼(第一次在《哥林多前书》11:25;《路加福音》22:20最后的晚餐中也出现了,但《路加福音》的写作要比哥林多书信晚很多)。新约中另外谈论「新约」的地方是《希伯来书》(来8:8、13,9:15,12:24),作者详述耶稣如何成就了旧约献祭的律法,引进了新约;在新约的时代,旧约的献祭礼仪不再需要,也不再有效了。


保罗把自己看作这个伟大的新约时代的执事。希腊原文διάκονος(英文一般翻译成decons执事)的意思是「仆人」。新约执事与旧约执事都是出于神,但两者本质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凭着写在石板上律法的字句,而后者是凭着灵(和合本中的「精意」在原文的意思是「灵」)。律法上的字句能诊断、指出人本性的罪;但灵却能改变、治愈人的罪。保罗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所传的福音,使人能在基督里真正归向神,获得完全的自由。


保罗结合自己面对哥林多教会所经历的某些犹太基督徒领袖的经验,指出这个身份最重要的方面,乃是它与可见的肉体、律法相对的内在隐秘的特点。他谈到自己内心的诚实、纯正、不行诡诈(林后2:17,4:1-6),并特别突出这个身份的吊诡性。


*注:吊诡,一般认为是「奇异、怪异」的意思。但此处的含义更丰富,对应的英文词是paradoxical,指悖论的、看似矛盾的、出乎意料的、似非而是的



牧者吊诡的身份及其所传吊诡的福音


新约的执事神圣,但他们本身没有价值:他们如同「瓦器」,但有「宝贝」在里面。


他们遭遇苦难,看似无能无力,却满载生命的能量:「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著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林后4:8-10)


他们外面的肉体衰残毁坏,里面的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4:16-18)


他们不是靠着外在的地位、权势、学识、能力、成就来证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反而是藉着外在的苦难、内在的生命来表明自己是神所拣选的:「在许多的忍耐、患难、穷乏、困苦、鞭打、监禁、扰乱、勤劳、警醒、不食、廉洁、知识、恒忍、恩慈、圣灵的感化、无伪的爱心、真实的道理、神的大能;仁义的兵器在左在右;荣耀、羞辱,恶名、美名。」(林后6:4-8)


他们「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著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林后6:8-10)


他们相信主的话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他们「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他们。正如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羞辱和软弱上彰显上帝的拯救大能一样,传讲十架的新约执事也用软弱和死亡来彰显上帝拯救大能。


如果说牧者的身份充满了吊诡,那是因为他所传的福音充满了吊诡。保罗谈到耶稣基督的福音: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5:21)。这是无与伦比的代赎作为:不该死的死了,因而不该活的活了;无罪的被定罪,因而有罪的被称义。这也是无与伦比的爱,保罗为这种爱而癫狂:「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5:14-15)


可见,是福音本身的吊诡塑造了福音使者生命的吊诡。如果我们所传的福音跟保罗所传的一样,那么牧者的生命也必然会和保罗类似。



3

《哥林多后书》与今日中国教会


在我们今天的时代,疫情影响了整个世界,也正在塑造改变未来的世界;教会的形态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但福音是不变的,神的道长存。《哥林多后书》所启示的新约执事吊诡的身份,对我们这个时代跟随耶稣的人有什么启迪呢?笔者想到两个方面:


看重内心的实在


新约的福音本质是心灵的,而不是外在的礼仪形式(这么说不是要否定礼仪的价值)。现在教会都被迫去探索不一样的礼拜形式,寻找不一样的事奉形态,这些都是必须的。但这里要提醒的是心灵的更新。无论什么样的礼拜形态,最重要的是对神的敬拜。所以,比使用什么样的平台或者方式聚会更重要的是,信徒带着什么样的心态进入聚会之中。


拥抱苦难


在保罗眼中,自己身上一切苦难正是他作为使徒的明证(林后11:23-33)。苦难是神忠心仆人的烙印,这是十字架的烙印。可见,苦难不是对神之爱的否定,相反,是彰显神大能作为的管道。神的百姓不要惧怕苦难,更不要回避苦难,反而要拥抱苦难,好让神的荣耀彰显;接受所临到的苦难,并看到苦难背后奥秘的旨意;即使最终的结果是死亡,也不害怕,仍然充满盼望地相信复活,相信神的生会因此临到这个世界的其他人。虽然苦难的形态跟以前时代不一样,但苦难仍是中国教会重要的课题,或许也将再一次成为未来中国教会的见证。



属灵的团契:打卡圈


为促进弟兄姊妹一起读经,彼此激励,我们建立了「一口气读经」打卡圈详细介绍请点这里,大家可以在圈里分享自己读经的收获、感动,以及疑问;还可以点赞、回答评论别人的分享提问;在互动中彼此鼓励,共同成长!


扫码加入「一口气读经」在线团契


本打卡圈以通关打卡的方式鼓励大家通读圣经。打卡圈目前只有新约的内容,共42关(其中38关是具体读经内容,4关是阶段性的回顾总结)。每一关的内容包括:整卷书的整体结构图+本关要读的章节+本部分章节的内容概要+正常倍速和1.5倍速的圣经朗读音频(阎大卫版)



弟兄姊妹读经分享

左右滑动查看


林牧师鼓励大家除了一口气按卷读经,还要每天来亲近神,我们特别推荐「寻求你面·操练指引」,里面有文本和音频,手把手地带领你每天来聆听、寻求神。这里是毕德生牧师的推荐序:《毕德生推荐的灵修经典,开启岁首年终的旅程》。


要点回顾

1. 《哥林多后书》被认为是保罗「个人色彩最浓厚,情感流露最真挚也最丰富」的信件。面对一个充斥各种问题的教会,保罗没有放弃,反而在爱里勉励规劝,看他们如同儿子,当他们是圣徒。


2. 保罗把自己看作伟大的新约时代的执事。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所传的福音,使人能在基督里真正归向神,获得完全的自由。他特别突出牧者身份的吊诡性,这是因福音本身充满了吊诡。


3. 在今日中国,《哥林多后书》让我们思想:无论什么样的礼拜形态,最重要的是对神的敬拜;苦难不是对神之爱的否定,相反,是彰显神大能作为的管道。


作者简介

林伟清,加尔文神学院道学硕士、神学硕士毕业(新约方向),现在北京服事。与裴占从姊妹结婚10年,育有1男2女。


*欢迎使用微读圣经APP制订读经计划。在首页点击下方「计划」即可浏览、选择、制订计划。详细教程请点☞如何制订自己的读经计划?


你可能还喜欢

罪人最需要的,是全备的福音!|《罗马书》导读

疫情期,教会如何见证主?|《使徒行传》导读





推荐文章
无锡博报生活  ·  首次发现!无锡新晋网红!
2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首次发现!无锡新晋网红!
2 天前
穿衣搭配女王  ·  初春,还有什么比它更百搭的?
7 年前
质化研究  ·  优秀教师成长历程的质性研究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