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元年,数百位玩家涌入,资本爆发。
2016年,消费金融已形成万亿级市场,成为互联网金融头把交椅。
需要警惕的是,这其中,互联网玩家多于金融玩家——直接导致,流量重于风控。
阳光下,行业蓬勃发展,机遇丛生,红海厮杀;暗夜里,风控命门失控,坏账率过高,催收乱象丛生。
明年,消费金融可能会出现集体坏账“崩盘”,迎来行业洗牌与重组——这将是好事,真正行业格局形成,巨头分割天下。
▼ 一本财经评选出2016最具潜力的消费金融公司:(根据估值、商业模式、交易额、用户活跃度等多个维度评选,其中用户活跃度数据由易观千帆提供)
目前,已有17家消费金融公司拿到政府牌照:
▼ 中国17家持牌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 十大VC:
▼ 公司投资者:
在这片沃土之上,是一片被巨额资本青睐的万亿市场。
2015年至今,互联网消费金融已悄然渗透到各个领域,五年之内,该领域已完成数百起投融资案。
而2016年,资本对消费金融表现出了足够的热情。
梳理消费金融的资本版图,可发现3类玩家高调入场:
1、银行系
银行一直都是传统消费金融的核心主力军,而布局消费金融,是银行除了发放信用卡之外,对次贷人群的再一次突围。
例如北京银行操盘的北银消费金融,兴业银行参与的兴业消费金融。
2、电商巨头
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都早早布局,消费金融是他们将自己的数据和流量直接变现的最好方式。
3、传统企业
两类传统企业入场。
一类是自身带有场景,可将客流量变现,同时拉动销量。
例如投资马上消费金融的物美控股和小商品城。
一类是传统制造业,试图用消费金融拉动自身产品销量,例如海尔集团和TCL集团。
几乎任何和消费有关的行业,都想涂上消费金融的润滑油,达到三赢:消费者提前消费;金融机构获得分期利息;商家提高销量。
一、流量驱动:线上电商模式
京东金融的京东白条、蚂蚁金服的花呗借呗、苏宁金服的任性购等产品,早早就打开了消费金融的大门。
大电商平台尝试,将流量优势直接变现。
电商平台开展消费金融,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他们利用用户在平台上多年交易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解决了第一道“风控命门”。
其次,增加了平台销量,有从其中赚取利息。
唯一不足就是,金融业务都基于平台自身,有难以冲破的天花板。
二、场景驱动:线下垂直切入细分领域
互联网消费金融爆发以来,分期业务已渗透到各个细分领域,包括教育、医美、校园、装修、医疗、旅游、租房等。
平台大多和线下渠道合作,如,分期乐(现更名为“乐信集团”)主打校园领域,入驻校园;买单侠专注蓝领业务,会和蓝领聚集的手机店合作;米么金服主要业务是医美分期,会和整形机构深度合作。
与场景衔接,风控将更有保证。而且线下渠道越多,壁垒越高,后来者很难再抢夺。
这些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模式太重,需要开疆拓土。
未来的发展来说,还需要将线下资源倒到线上,打通线上和线下产业闭环,持续产生利润。
三、科技驱动:提供技术服务
这类模式的企业,通常会与电商或渠道合作,对方提供流量和场景,他们提供技术和风控服务,最终利益分成。
风控技术是这类服务平台的核心,要求拥有庞大数据资源,和风控模型研发能力。
这样的模式最大的掣肘就是,缺乏流量和场景,常常沦为技术“供应商”,业务规模有限。
一、晋升为互联网金融头把交椅
消费金融,说白了就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在西方,叫“提前消费”。
政府希望通过刺激家庭信贷消费,拉动内需的增长,因此在政策上一直给予鼓励。
据易观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在信贷结构中占比仅为20%左右,而在信贷发达的美国市场,消费信贷的占比超过60%。
因此根据中国的人口基数和消费需求预估,中国消费金融有几十万亿的市场。
2016年行业大热,集体爆发,其中一个原因是网贷行业监管细则落地,P2P平台面临转型,消费金融成为其为数不多的转型方向。
另外,政策鼓励,资本加持,巨头杀入,几乎能想到的各个关键“用钱”结点,都已有玩家开始介入。
因此,2016年,消费金融顶替P2P,成为互联网金融最火热的“风口”和“聚宝盆”,吸纳了大量资本。
二、牌照之争升级
2016年9月,全国已有17家消费金融公司取得正式消费金融牌照。
而京东金融、蚂蚁金服、腾讯金融、万达金融、国美金融等巨头,都在虎视眈眈,抢夺下一批牌照。
获得牌照,意味着可以从银行同业拆借资金,资金成本将大幅度降低,且可以设立资金池,发展将极大加速。
抢夺牌照的大戏,在等待和焦灼中上演了一年。
三、风控缺失,行业坏账率居高不下
实际上,很多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团队,都是互联网思维的玩家,而非金融出身。
互联网的“流量为先”和金融的“风控是核心”,某种程度上背道而驰。
纵观2016年的战队,大家的打法,多为流量先行。导致很多平台的风控,形同虚设。甚至只用一些可笑的规则,就直接放款。
很多消费金融公司,可能仅有一个“黑名单”风控制度,“黑名单”之外的人,都可以放进来——这确实是互联网思维的做法,先攻城略地,流量第一。
另一方面,因为消费金融的用户,多是没有央行征信数据的用户。
缺乏数据,风控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颇为艰难。
除了数据基础,还需要时间沉淀。一般风控模型的迭代和验证,需要走完一个借贷还款周期,一般需要一两年时间。
风控之难,导致行业坏账率居高不下。
多为业内人士透露,很多消费金融公司的坏账率已高达20%以上。
为了覆盖坏账率,最直接的做法,是提高利率,因此行业中很多平台的利率,远高于国家对高利贷的定义:年化率36%。
而在小额现金贷中,大部分利率高于100%,有些甚至高达500%。
除了这个最为直接的做法,覆盖坏账率的另外两个方式,则较为隐蔽:急速增加新用户,增大分母;急速融资,冲抵坏账。
风控缺失,高坏账率高利率,部分消费金融平台,正在走向歧途。
四、客户人群“高危”
消费金融原本设想的最为理想用户,应该是8090后,那些具有成长空间,只是提前消费的年轻客群。
普华永道的调查显示,消费金融的用户,呈现了三个特征:
1)收入低:银行不愿意给予贷款的客户,没有信用卡或信用卡额度很低的人群;
2)教育程度低:对于利息和费用的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没有系统性理财常识;
3)冲动型消费:往往注重形象,喜欢炫耀、偏向超前消费。
一些小额现金贷平台曾经给用户画像,88%以上的客户为男性,其中35岁以上的客户占比达39%。
“这类客户的信贷需求,往往隐藏着极大风险,相当一部分有涉赌、涉黄等不良嗜好,或者带着强烈的恶意欺诈的原始意图”,熊猫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李论其为“高危客群”。
客群出现了两个极端:还不上钱的,和根本不愿意还钱的。
坏账率高以外,也大大增加了催收难度。
一边是暴力催收,一边是老赖横行——行业出现了恶性循环的信号。
1、行业面临大洗牌
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对消费金融的行业预判是,明年并不乐观。
“第二季度开始,那些重流量、轻风控的平台,将可能出现崩盘”,李论称,坏账率暂时不会爆发的原因是,行业增加客户,扩大融资。而明年,这两个条件都将丧失。
首先,增量客户将难以增加。就像每个人的信用卡的张数是有限的一样,明年消费金融的增量市场将雏形已定。
其次,融资将出现困难。明年,一些估值已很高的公司,需要证明其盈利能力,才能继续融资,而坏账率的居高不下,导致盈利极为困难。
丧失融资能力,也无法继续扩大用户,李论由此推断,行业可能出现大规模崩盘。
2、险资、传统金融机构入场,行业开始沉淀
李论预判,明年下半年,险资和传统金融机构将杀入行业,重金投资洗牌后的企业,在两者的加持下,优质活下来的企业,将变得更为强大。
“对于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好的趋势,消费金融真正的春天、夏天才算到来,”李论称,经过洗涤的行业,将发展得更健康。
行业会在金融机构的主导下,进行优胜;而劣汰,会让市场来完成大浪淘沙。
3、风控将成为明年的主题
消费金融发展至今,老赖骗贷、风控缺失、暴力催收等问题,是盛世繁荣之下不容忽视的阴影。
2016年,整体发展趋势是——流量优先。
而2017年,是否能够存活的关键,不是流量,而是风控。
因此,明年风控将成为平台生存的命脉所在,金融将回归其本质。
4、监管在总方向上支持,在细分领域收紧
消费金融一直受到政策的扶持,是因为这个模式能拉动内需,且不从老百姓手里“拿钱”,而是“给钱”,不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但如果因为“借新还旧”和“一人多贷”,一些人陷入债务危机而出现过激行为,引发媒体的集中报道,就会牵动监管的神经。
校园贷就是前车之鉴。
因此,明年的政策依然会整体支持,但某些细分领域,比如风控最难的“蓝领”人群,存在收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