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舌电影
坚持原创,只说真话——信毒Sir,有好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忘川边的但丁  ·  谁还不是努力活着 ·  4 天前  
张小北  ·  //@红星铁翼SWAT:挺配合-202410 ... ·  5 天前  
蓝鲸新闻  ·  国庆档新片票房破6.8亿,《志愿军》《749 ... ·  5 天前  
蓝鲸新闻  ·  国庆档新片票房破6.8亿,《志愿军》《749 ... ·  5 天前  
豆瓣电影  ·  最高9分,尺度拉满,网飞真人秀实在太敢拍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毒舌电影

听听它的声音吧,别让这部优质国产片安静地被死亡

毒舌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3-24 23:15

正文

在《金刚:骷髅岛》庞大体积的重压下,一部优质的华语小片,正在安静地“被死亡”。


是的,去年金马奖最佳影片,《八月》。


看看这惨淡的排片和票房。



别误会,Sir并不是看不惯这种现象。毕竟,看电影这事放在哪个国家,都是娱乐为先。


但Sir仍想为《八月》呼吁一下,是因为在娱乐的高墙下,希望影迷别忘了那一朵朵破墙而出的小花。


影评Sir之前已说过了。


看完金马最佳电影后,我确信这是它应得的


今天,想从另一个角度谈谈《八月》的好——配乐。


好基友@钱德勒以浩瀚的知识储备,为我们铺展了一幅当代中国优秀电影与歌的画卷。


文 | 钱德勒

毒舌电影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何向观众迅速传达一部电影的年代感,造梦,产生共鸣?


答案就是巧妙使用传唱一时的流行金曲


在内地导演中,最会玩这个的是贾樟柯



曾经有人“扒”出他所有电影的歌单,单独拿出来还是很惊人,有些歌其实都是背景音,很容易放过,但它们不知不觉就帮助观众进入角色生活的“那一年”。


贾樟柯是从短片《小山回家》选用《Yesterday Once More》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


成名作《小武》一共出现11首歌,其中包括杨钰莹和毛宁对唱的《心雨》、王菲的《天空》、李丽芳的《爱江山更爱美人》等。


“故乡三部曲”的《站台》和《任逍遥》本来也都是歌名。


他很钟情叶倩文的广东歌,《二十四城记》和《天注定》分别使用了她的《浅醉一生》和《珍重》。


贾樟柯曾经说,对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的金曲都了如指掌,张口就来,自己曾经也是穿着喇叭裤、梳着大背头的“摇滚青年”。


《浅醉一生》《珍重》


贾樟柯,的确称得上是第六代导演中的“时代曲库”,地位稳固。


数量之多,曲风之杂,难望项背。


但是有两位后起之秀在今年影坛出现了,一个是韩寒,另一个是2016年金马最佳影片《八月》导演张大磊


韩寒、张大磊


先说韩寒,第一部作品《后会无期》直接翻红了两首老歌,一个是英文歌《The End of the World》(邓紫棋翻唱电影同名曲);还有就是万晓利翻唱的《女儿情》;第二部《乘风破浪》,就是刘家昌的老歌《在雨中》。


The End of the World》《女儿情》《在雨中》


韩寒这个“老灵魂”毋庸置疑了。


张大磊的《八月》故事就发生在1994年,而这一年恰逢中国流行歌坛“94新生代”崭露头角,看看电影字幕,他用了哪些插曲:



导演曾经透露,曾受过贾樟柯《站台》的影响。


从最终的成片来看,流行音乐对于“时代感”的塑形作用的确很明显。


张大磊本身就是一个摇滚青年,曾经组过乐队,少年读书的时候也是《中国音乐电视》的热心观众,碰到好听的歌都会学唱。


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玩乐队的“童子功”,在《八月》首映发布会上导演干脆过了把瘾,亲自弹唱近7分钟,视频如下:


|视频长度:6分51秒|



需要注意的是:他演唱的是自己写的《有云的日子》,但有两句歌词是致敬。


一句是:知不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像是喝下一杯冰冷的水。


这是来自于沈庆作词、景岗山原唱的校园民谣《思念谁》,巫启贤后来翻唱过。


还有一句是:跟我去爬山吧,山上有雪莲花,来自于校园民谣《爬山》,作者禄学军。


《思念谁》《爬山》


好,不再罗列歌单。


所谓的时代金曲并非灵丹妙药,某种程度,它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参与电影叙事,用得好是加分,用得不好,就失之矫情了。


我认为,《八月》比《乘风破浪》用得好。


韩寒显示出自己对金曲的熟悉程度,但《在雨中》的话题性显然超过它本身在电影里的叙事功能。


《八月》用的最好的一首歌是《你在他乡还好吗》



这首歌的原唱是光头李进,作词人是李广平。



它最直接的主题就是给予在他乡挣生活的亲人一种深切但无力的祝福


电影《八月》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小雷的男孩如何经历了1994年的夏天。



在这个夏天,整个国家已经以匆忙到好像不敢回头的态势加快速度,要清扫那些曾经困顿、积攒多年的尘埃,但就在这个过程中,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细胞发生了裂变。


作为家庭掌门人的小雷父亲就要选择要不要“低下高贵的头颅”,要不要跟自己瞧不上的人打工赚钱。


人  

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



下岗,就意味着要离开曾经以为一成不变的家园,去外地打工,从头再来。


《你在他乡还好吗》就是一首“打工歌”,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或许有些low,但它表意直接,很容易进入集体记忆。


作词人李广平,其实还写过一首歌,甘萍演唱的《潮湿的心》,贾樟柯在《三峡好人》里用的是卓依婷版,沈红和东明在平地起舞。



《他乡》和《潮湿》的作词人都是一个人,可以看成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男版和女版的 “打工歌”。


可以说是时代的《走西口》,每一次当经济潮流发生巨大的转弯时,就会有一大群人随波逐流,被冲得七零八落。


情歌,一直以来都是用来抒发那些不太好概括的时代通感。


不要小看这些靡靡之音,如果被准确地放进故事里,与人物的命运就是血肉骨皮的紧密关系。


比如陈可辛的《甜蜜蜜》,完全就可以看做是一首邓丽君的歌:“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啊,在梦里,梦里梦里见过你”。


什么梦?如果从电影的主题来看,当然不是春梦。


而是因为政治、经济等各种大环境改变而被深远影响的故土归属感,这就是“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黎小军和李翘从内地来到香港又纷纷去了纽约,他们一度以为自己是走在故乡同胞的前列,努力追赶时代潮的前排,但是时代潮并非线性的方向,它是旋转的,翻腾的,当他们在纽约的街头重逢时,已经带着他们并不年轻的爱情,成为后邓丽君时代的遗老。


而这个时候,内地的“中国合伙人”就要上台了。


这些要在时代广场敲钟、第五大道买买买的“合伙人”其实就是从电影《八月》所描述的1994年走出来。


电影《八月》风格是舒缓的,导演说故事也是简单的,就像一层薄薄的皮,但是在皮下就是汹涌的潮流。


就是这样,片中另一首歌曲《江河万古流》,是电视片《九州方圆》主题歌,从歌词就能看出,它唱的是什么:


炎黄子孙志未酬。

中华自有雄魂在。


在电影中,唱歌的是一个中年胡须男,每天都在阳台上吊嗓子,风雨无阻,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他所生活的厂子已经在改制了,有的人已经下岗去谋生路了。


更让人唏嘘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表演者就是一个高中体育老师,特别想当演员,但是导演说“他演得特次,没人愿意用”,“他也爱唱歌爱写毛笔字,唱得不好,写得一般,但是他就是很享受”。现在,他还是当体育老师,曾经想让导演带自己参加北京的宣传活动,被婉拒了。


是不是很眼熟,像《立春》里的王彩玲。



一首歌,一个小小的场景,就把时代与个人面面相觑的状态表露无疑,在我看来,这是尴尬癌的最高级别。


当个人对自己的认知,与周遭环境对自己的认知发生悖论的时候,悲剧就发生了。


时代如滚滚长江东逝水,而有一些人则是“无边落木萧萧下”。


就像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的北京房价,有没有买房,直接决定一个人有没有可能爬上飞驰的时代列车。


我们说一部电影看着走心,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这部电影的创作动机,如果它并不打算悬空,而确实要用影像去展现曾经发生过的人和事。


有时候,一首歌与画面的紧密勾连,就能定格在观众的情感银行里,被存放而升值。


很久之后,或许你连剧情是啥都不记得了,但是你还能准确地哼起这首歌,以及回想起那帧画面,那么这首歌就用对了,成功了。


比如说到90年代的打工金曲,我还会想起杨钰莹的《我不想说》,来自电视剧《外来妹》,整部电视剧讲的就是打工妹如何被分化,有人成凤,有人沦落,个人的作用当然有,但时代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我不想说,我很纯洁”这句歌词,就为这样一群人狠狠打下注脚。



在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都是有“原罪”的——必须为了自己挣脱命运命题的丛林本能。


《八月》发生的1994年,大陆有一部特别火的电视剧叫《北京人在纽约》,有一场戏是王启明在赌场输得精光,然后独白说“按照北京人的说法,爱他妈的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他深夜飙车放的是红色歌曲《洗衣歌》,这不也是在他乡的人骨子里的身份标签,走到哪里都还是中国人,都是听红歌长大的。


那个时候的他,心里是恨资本主义国家的。



在我看来,关于电影《八月》有不少的解读路径,乡愁、父子等等,但是声音也是一条。


那个夏天有小贩叫卖声、知了声、人们在游泳池里拍水声、风吹麦穗的窸窣声、田埂里的蛙鸣声、暴雨将至的电闪雷鸣,甚至那种铁制笨重的电风扇摇头发出的咯吱声……


每一种都会把你带回介于愁与不愁的暑假生活里。


青年导演陈思诚就曾评价《八月》很精致,那些初听像噪音的画外音其实都经过精心的设计。


然后,那些歌曲也是如此,听着就回到了过去。


电影《八月》今天上映了,它值得去看(如果还能找得到场次的话),甚至可以带着父辈一起去看看:我们是如何走到了今天。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