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荣登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文章介绍了该电影及其背后的文化元素,包括结界兽、七色宝莲、太乙真人的酒罐子、玉虚宫屋顶的仙鹤等,它们都有现实文化原型或历史背景。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该电影的票房成就和延长上映的消息。
文章介绍了电影中出现的结界兽、七色宝莲、太乙真人的酒罐子、玉虚宫屋顶的仙鹤等文化元素,并解释了它们的现实文化原型和历史背景。
电影票房超过125亿元,并宣布密钥延期,延长上映至3月30日。
祝贺《
哪吒之魔童闹海
》
荣登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
进入全球票房榜前8!
从大年初一春节到二十四节气雨水,《哪吒2》仅上映20天,就成为全球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而向前冲的脚步并未停歇,前有奥斯卡评委喊话《哪吒2》角逐奥斯卡,后有《哪吒2》在联合国举行了特别放映,中国动画已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从“哪吒闹海”到“哪吒出海”,输出的不止有中国动画电影的技术魅力,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果说第一次看《哪吒2》是看震撼的动画特效,那么二刷、三刷就是看各种细节,比如说不少场景的隐喻,很多桥段的致敬等等,还有网友专门到陈塘关、哪吒行宫、金光洞等景点打卡......可见这《哪吒》的三头六臂着实厉害!
大家还记得《哪吒》系列电影里那两只结界兽吗?他们长着夸张的大粗眉、杏眼和蒜头鼻,形象憨态可掬。别看他们平时动不动就斗嘴打架,不过执行起任务来毫不含糊,来看一下他们的战绩:成功封锁魔丸哪吒,轻松抵抗申公豹的攻击来为太乙真人护法,面对三大龙王的攻击也能打个平手,就算是无量仙翁来了也能抗住三秒。
为什么他们有这么强的防御力呢?据官方介绍,电影中结界兽的形象设计取材于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青铜人像元素。从造型细节来看,两只结界兽的外观材质与配色与三星堆青铜器高度相似。此外,其中一只结界兽的头部造型高度还原了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无论是金面具的元素还是耳朵部位的纹饰都极具三星堆文物的风格。
此青铜人头像为平顶,头发向后梳理,发辫垂于脑后,发辫上端用宽带套束,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发式风格。金面罩用金皮捶拓而成,大小、造型和铜头像面部特征相同,眼眉部镂空,制作颇为精致,给人以权威与神圣之感。
说到金面罩青铜人,纪念币上也有一个。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四川三星堆金银纪念币一套,其中2盎司银币背面图案就是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哪吒2》中有不少法宝,其中最重要的法宝之一就是七色宝莲,它有着强大“功效”,有了它,哪吒和敖丙才能“重塑肉身”。而哪吒前往玉虚宫参加成仙考试也是为了获得玉液琼浆浇灌恢复宝莲,以复活敖丙。所以说,这个七色宝莲还有推动剧情的作用。
七色宝莲的外形设计撞脸了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错金铜博山炉。这件国宝级文物是西汉时作为香薰、薰炉用的青铜器,因为造型象征的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所以叫做
博山炉
。
错金铜博山炉设计独具匠心,是一件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的艺术珍宝。其由炉座、炉盘和炉盖三个部分巧妙构成。炉座与炉盘通过铁钉精致铆合,炉盘与炉盖则可自由开合,便于放取香薰料。香料在炉内燃烧时,轻烟透过炉盖上的镂孔缓缓上升,如同仙境,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错金铜博山炉的名字就包含了设计工艺与内涵,其中,“博山”指传说中的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和瀛洲。炉面上金丝错出的卷云纹与腾跃的蛟龙交织,炉盘上虎豹奔腾、小猴嬉戏的生动图景,仿佛一座虚拟的仙山,栩栩如生,蕴含着古人对仙境的无限向往。
错金铜博山炉于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汉墓(刘胜墓),大家熟知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皆出自此墓。长信宫灯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堪称“中华第一灯”。这件国宝曾于1992年在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2组)中亮相。
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2组)
1/2盎司金币和15克银币(长信宫灯)
根据2025年贵金属纪念币发行计划和设计图稿征集公告得知,即将于今年发行的国家宝藏(统一气象)金银纪念币15克圆形银币之一就以长信宫灯为主体图案。期待此灯梅开二度的别样风采。
若把这“宝莲”和“灯”组合在一起,纪念币上还有一物!
中国京剧艺术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
1盎司彩色银币(宝莲灯)
在《哪吒》系列电影中有一个重要配角,那就是乾元山金光洞之主,元始天尊门徒,阐教仙人。大腹便便,操一口“川普”,全片的喜剧担当——太乙真人。他生性洒脱,不拘小节,诙谐幽默的性格常令人忍俊不禁。在《哪吒2》里太乙真人着实贪吃,而早在《哪吒1》里,太乙真人就有了嗜酒的设定。彼时太乙真人携灵珠降世,在宝莲前等待孵化时,被申公豹下药的酒诱惑,最终喝醉耽误灵珠哪吒的正常诞生。
电影中,太乙真人的这个酒罐子大家看着熟悉吗?此罐宽肚大腹,壶口较小,坛身有连续环绕的绳纹、对称的三角形、弯曲的线条等几何图案,这个外在略显粗糙的酒罐子原型,就是来自于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罐。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我国彩陶文化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出现了仰韶、马家窑、大汶口、红山、齐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历史中艺术成就最高。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贵金属纪念币(第2组)
1盎司银币(彩陶与长城)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而得名。今年2月19日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发布了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6个入选项目,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就是其中之一。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其继承了
仰韶文化
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国家宝藏(文明曙光)15克银币(陶鹰鼎)
背面底纹中有代表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