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问:“走到人生需要和解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
麦家回答:“当你感到困难重重时,少跟人打交道,多和书打交道。”
很多人遇到一点难题,就会忍不住向外界倾诉,总希望有人能够帮助自己。
但人性总是捧高踩低,越是不顺时,他人就越会冷眼旁观。
少跟人说话
谁知晁盖、宋江二人听罢,仍只为山寨新加入了两位头领高兴,笑着道:
“被你杀了四只猛虎,今日山寨里又添得两只活虎,正宜作庆。”
这一幕,正应了鲁迅的那句话: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现实生活也是这样,于你而言再难过的事,在别人眼中不过是笑话。
有段时间,她遇到了工作瓶颈,犯了几次小错,频频受到上司的批评。
碰巧这时候,父母的身体又出了点问题,她的心情非常低落。
本以为朋友会及时开导她,结果等到深夜,对方才轻描淡写地回复说:
失落的她,第二天又跟关系不错的同事,倾吐自己的难处。
不承想,同事转头就把她的遭遇添油加醋,当作笑料说给旁人听。
“人是很奇怪的生物,你哭哭啼啼时,没有几个人真同情你,更多的是看笑话。”
少跟人说话,学会自我消化情绪,才是一个人触底反弹的开始。
02
多跟书交往
著名商业顾问泰·洛佩兹,曾在TED演讲中分享自己的经历。
有一段时间,他陷入了职业低谷,处处碰壁,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无助的他便给祖父写了一封信,希望祖父能告诉自己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当他兴奋地打开包裹却发现,里面只有厚厚一摞书和一张纸片,上面写着:
“亲爱的,对不起,我不能帮到你,或许这些书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得益于这些书籍,洛佩兹重新找到了职业方向,并成为知名商业顾问。
“读书或许不能让人生的每一刻都熠熠生辉,但能在人生低谷时,给予你抚慰和滋养。”
你每多读一本书,在绝望的时候,就能多一分希望与救赎。
没想到,他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却被分配到了偏远的乡村学校。
那段时间,他对现状感到十分痛苦,对未来更是一片迷茫。
花了几个通宵读完后,他看到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观、价值观。
就如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一般,在穷苦的日子中,照旧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他也开始按照书中的观念去生活,每天认真备课、上课。
几年后,他因为出色的表现受到提拔,人生之路豁然开朗。
白岩松曾说过:
不过书读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地,正确地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苦难。
身处困境时,书,就是人最可靠的朋友。
人生的救赎之道,有时候就藏在一个故事,甚至一句话之中。
在最没希望的时候读书,心是往里走的,人是向山外行的。
没有人愿意跟一个落魄者共情,但书籍却永远向任何人敞开心扉。
只要捧起了书本,即使身处泥沼,你也会生出无限能量。
03
他说:“我伤残之人,要能自己不败不馁,唯有向内走,安顿自己。”
他也曾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可一路走来,受到的唯有嘲笑与怜悯。
就这样,他在文字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王阳明说,
外求于物不如内求于心,内求于心才能本自具足。
屏蔽外界的声音,遇事靠自己,才是一个人强大的开始。
1938年,他的精神濒临崩溃,人生也跟着进入了低谷。
当时很多人断言,海明威没法写作,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但他既没有抱怨命运降临在他身上的苦难,也没有理会外界的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