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开墙打洞”而满面疮痍的鼓楼东大街,
各种Live House已相继歇业。
但
这里却悄然开了一家中国的
小硬石
。
无论是店外的露台、店内复古的装饰、
还是下午阳光射进的角度,
都
像置身在
美国
公路上的某家餐厅。
简直酷毙了!
浓浓的Punk、Rock气息,
充斥在各个角落。
周遭挂满了各种乐队的海报和唱片。
这张来自
英国老牌朋克乐队
The Expoited
的海报上,
有着各乐手的亲笔签名,
每次他们来中国演出,
这里也是他们必将到访的地。
而这边则是美国80年代风的朋克乐队——
The Casualties
的签名,
这是直接从老店的墙上扣下再装裱起来的。
墙上你还能找到一些古着,
而这都是一些乐手曾经的战袍。
然鹅说出来你们可能都不信..
这么炫酷的店,竟然是一家
面馆
。
而这片的年轻人,
都在用这碗面,延续着这条街的
亚文化
。
餐厅也是大有来头,
创始人是北京
蜜三刀乐队
的
主唱
雷骏
,
喜欢国安的人一定听过他的那首《最后的胜利》。
作为
北京乃至世界最硬核的乐队之一
,
这位主唱却做得一手好饭。
朋友说,“老雷你的手艺都能开家餐馆了”。
就这样,鼓楼的夜晚时间匆匆,
无论是抽着兰州的陌生人,
还是彩排结束后的乐手们,
都爱来老雷的店里吃上一碗面,
而餐馆也因此有了一个耿直的名字——
鼓楼吃面
。
刨去摇滚主题,
很难说清这里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餐厅.
清真的菜品
,
中式的食材
,
西式的调料
,
而形式上的完美融合更模糊菜系的界限。
但不过可以很负责地说一句,
鼓楼吃面,不仅仅只有面。
大傻帽鸡翅、丈母娘炖大牛、肝儿颤,
这些只有吃过才知道。
但是,
去年这位伟大的音乐人却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不过,Punk never died,
就好像这个店在,雷骏就从未离去一样。
我们总会以各种方式致敬那些伟大的乐手,
妻子麻姐则从幕后走到台前,与雷骏的朋友们一起,
留住了所有那些曾经
熟悉的味道
。
时至今日,
每一位厨师都会严格遵循菜品当年的食材配比,
而一些更加科学的料理技巧,
则让那些熟悉的味道锦上添花。
儿时常吃的花椒汆儿,
再切上二两刚出锅的烧羊肉,
完全还原了
小时候的味道
!
晚班的厨师用牛骨吊汤一宿,
第二天做成汤汁,
而三宝则是牛筋儿、牛肚、牛肋条。
唯一的缺点就是,
肉比面要多
!
这家店起源就来自这款面,
因为麻姐是回民,所以丈夫特地用
牛肉馅儿炸酱
,
在配上西餐中汁水丰富的口蘑做成浇头。
而这也是曾经乐队成员们
在家中开”面趴儿“的指定面款。
因为用的是贵州的山胡椒,
所以也常被老外叫贵州面。
对于歪果仁,他们对中餐中面的概念大多都是炒面,
而在本国吃到的却都是越南人做的,
直到这里,才眼前一亮,
这款也是歪果仁们最爱的面。
这是雷骏的好朋友提供的一道菜,
而名字也来自一部同名的地下电影,
据说,这道菜也得到了原导演的认可。
为了不把蘑菇烤干,
会先用马苏里拉芝士与肉馅混合填入蘑菇中,
再盖上干酪烤制。
老板娘说这是一道撩妹神器~
(原话:濨妞必杀技)
这是原来蜜三刀的Bass手自己家中常做的一道菜,
用老干妈搬抄熟的大虾。
后经改良后加入了泰式香蕉油,
并用冰糖提亮了大虾的色泽。
一般的主厨沙拉都是培根和牛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