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财富蛋糕不断做大的当代中国,天天盯着蛋糕分配,始终是没出息的。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写得很好:寒门难出贵子,是对奋斗者的公平 特别是后面的评论,讲了很多出身普通的家庭父母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孩子耳濡目染坚持上进、最终家族命运改变的例子,让人感动。在今天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中国,没有什么阶层固化,只有懒惰的固化。
我也写过一篇文章,扛住黑暗的闸门,估计会让那些讲阶层固化的人难受。该文收入:陈虎平 2016:《打破自我的标签》,此书讲人生的多层设计,以促进个人成长、增加家族积累、抓住城市行业国家和时代的发展浪潮。
一些人写阶层固化的文章来吸引网友,要么是想搞事,但生错了时代,要么是分析框架里面的主次轻重弄反了。蛋糕做不大了,再谈分蛋糕。蛋糕现在在做大,自己去新的城区新的行业做蛋糕最重要,盯着别人做好的蛋糕有意思吗?
还有一种思维比较高级。蛋糕天天做大,着急说现在不早点动手、等以后蛋糕的分法都固化了,再改就来不及了!这属于走进了理想与幻想的路口。
对此评论两点。第一,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蛋糕不再做大还能保持三五代人稳定的国家,最后都是要内爆的,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谁也不会例外,讨论了也没用,一个人老了就一定会死去,一个国家老了也一定会崩溃。
第二,除非我们有一个组织,始终与成熟以至于老化的产业利益团体保持距离,这个组织必须有高度的理想和严格的自律。但是,它只有在严酷的外部竞争环境的压力下才会存在。此时它的内部管理一定很严格。它生存下来并逐渐强大以后,外部环境好转,此时它的内部就会发生利益分化和目标发散。这时坚持以生产力为中心、以产业升级为中心、以霸道而不是王道(仁义道德普世价值之类)为主导策略,来协调分化的利益,是很重要的。当然,即便有这样分清社会演化主次的组织,也不一定就能在蛋糕不再能扩大以后找到新的办法重新开辟蛋糕产业空间。它犯错的机会跟任何人一样高。因为产业的每一轮升级(这三百年来大概四五十年一次)都是低概率事件。
好的社会组织主要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新的领域新的层次新的地带做大蛋糕,最终大家都有一块比自己从前更大的蛋糕,主要不是分蛋糕、抢蛋糕。对不劳而获导致蛋糕分得不对的事情要坚决改变,但主要矛盾还是要做大蛋糕。没有不断做大蛋糕却因为分得不好而内爆的国家,倒有蛋糕分得好但不知道怎么做大蛋糕而垮掉的经济。
事情总是会出错,社会总是会崩溃。人类就是人类。好在,这个地方的人类不行了,那个地方的人类又会起来。这可能对过去三十年来的日本不好、对现在的美国不好、对七十年八十年后的中国不好,但演化并不特别偏爱任何国家。都要认这个残酷的演化道理。不认,是不行的。提前做准备,意义不大。你为自己将来的死亡提前做什么准备啊?!向死而生只是文人的呓语。我们要的是过好每天的日子,发挥所有的热量,而不是天天考虑死亡的无情。为一个社会谋划,也不能以如何避免崩溃为目标,因为那是最终不可避免的,而要以如何在它的活跃期最大程度的创造财富提升文明水平为目的。
信阶层固化,这种人要么是懒惰、要么是判断力不知主次轻重、要么是想搞事。在蛋糕不断做大只要辛勤劳动总能有一块或大或小的新蛋糕的当代中国,主要是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