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齐俊杰看财经
齐俊杰老师的自媒体阵地,齐老师说财经其实就是这么点事,之前没听懂,是他们表达有问题!在这里您和财经之间再无障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齐俊杰看财经

外媒:可燃冰成中国王牌 或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

齐俊杰看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21 08: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原标题:俄媒称可燃冰成中国王牌: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

俄媒称,5月18日中国宣布了一场新革命——碳氢化合物革命。

据《俄罗斯报》网站5月18日报道,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信息,中国石油专家在全球首次从南海海底开采出“可燃冰”。这种 天然气水合物 本身不是“革命性的”,其丰富的储量遍布全球。但迄今为止没人下决心开采它。原因很多,包括技术和经济因素。

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表示,能够成功实现这种有益矿物质开采的事实证明,在理论基础和相关技术方面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意味着中国在开采“可燃冰”上占据了领先位置。它将会是继美国引领“页岩气革命”之后的,由中国引领的新一轮“天然气水合物革命”,将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

毫无疑问,如果中国确能成功实现工业开发“可燃冰”,那么北京在同美国争夺世界最发达经济体的战役中又多了一张非常重要的王牌。因此中国官员的喜悦之情完全可以理解。

根据塔斯社消息,中国专家是从水深超过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水下井位于香港东南方向285公里处。据悉,1立方米的该物质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加100升天然气的汽车能够行驶300公里。如果汽车能够加入“可燃冰”,那么理论上100升“可燃冰”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 油气价格 “崩溃”。

不过,目前这只是未来的计划。未来会有多远?无疑,中国不会将该计划束之高阁。(编译/黎然)

【百科

天然气水合物( Natural Gas Hydrate ,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 永久冻土 中,由天然气与 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 可燃冰 ”或者“固体 瓦斯 ”和“气冰”。


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含量占80%~9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储量丰富,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天然气水合物赋存于水深大于100-250米(两极地区)和大于400-650米(赤道地区)的深海海底以下数百米至1000多米的沉积层内,这里的压力和温度条件能使天然气水合物处于稳定的固态 。


目前,30多个 国家 和地区已经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最近两年开采试验取得较大进展。


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

可燃冰燃烧方程式为:


CH4·8 H2O+ 2 O2== CO2+ 10 H2O(反应条件为“点燃”)

可燃冰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笼子。

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温度、压力和原材料。

首先,低温。可燃冰在0—10℃时生成,超过20℃便会分解。海底温度一般保持在2—4℃左右;


其次,高压。可燃冰在0℃时,只需30个大气压即可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气压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


最后,充足的气源。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产生充足的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可燃冰晶体就会在介质的空隙间中生成。


全球蕴藏的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消耗巨大,很快就会枯竭。科学家的评价结果表明,仅在海底区域,可燃冰的分布面积就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 1/4。2011年,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116处,其矿层之厚、规模之大,是常规天然气田无法相比的。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的储量至少够人类使用1000年 。据测算,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 资源量 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二分之一。

资料图片:夹杂着白色颗粒状“可燃冰”的海底沉积物放入水中随即冒出大量气泡。新华社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