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证指数下跌
12.34点,收盘报2978.71点,成交量为1668亿元,如下图所示:
上证指数今天继续缩量回调,在趋势上并无特别意义,是以我们观察盘面的重点仍然是看上证指数是否能向上突破
3045点一线的强压力位。而在现阶段,读者还是以小心谨慎的态度应对较好,尤其需要注意控制仓位,待局势更加明朗后再做决定。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讨论了美国在太平洋上对中国的遏制。今天,我们讨论印度洋。下面这张,是美国海军七大舰队的分布图:
在这七大舰队中,第十舰队隶属于美国舰队网络司令部,不设常规舰艇,主要是做网络信息安全和海上战术研究用的,是以我们姑且不论。其余的六支舰队里,第二舰队负责美国的东海岸,第三舰队负责美国的西海岸,第四舰队负责加勒比和拉丁美洲,第五舰队负责中东,第六舰队负责地中海,第七舰队负责西太平洋。
可以看到,美军用第三和第七舰队把太平洋控制起来,用第二、第四、第六舰队把大西洋控制起来。唯有在印度洋,美军的控制力是最弱的,虽然第五舰队离这里比较近,但其任务本是控制中东,辖区主要是从波斯湾、红海、阿拉伯海到东非肯尼亚的印度洋海域一带,目的不在于经略印度洋。
美军之所以在印度洋控制力相对较弱,首要原因自然是距离遥远,无论从东海岸还是从西海岸,印度洋距离美国本土的路程都非常遥远,而且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修建海军基地。其次,印度在印度洋地区一国独大,而在全球格局中又不算强国。一国独大,使得美国很难玩弄其最擅长
的离岸平衡
手;不算强国,使得美国还没必要对其实施遏制。
从上图可以看到,印度的位置得天独厚,它像是一个倒立的三角插入到印度洋中。东边有孟加拉湾做隔离,西边有阿拉伯海做隔离,使得印度在东、南、西这三个方向上都不会遭到外来势力的入侵。印度的北面就是中国的青藏高原,由于巨大的海拔差异,使得印度想要攻入中国固然很难,中国想要向印度投送兵力也非常不易。因此中国历代无论领土多么辽阔,也从未曾想要占领印度。印度的东北方是中南半岛,两者之间被喜马拉雅山的余脉和原始森林隔绝,使得彼此间的沟通相当困难。因此,在历史上真正对印度构成过威胁的只有西北方向,那些欧亚大陆上的游牧民族一旦占领伊朗高原后,就很快能发现东南方还有一
片
人口繁多、物产丰富的平地。于是,历史上的雅利安人、蒙古人、突厥人一批又一批地攻入印度。不过,从印度独立建国以来,整个中东都被美国搅弄得鸡犬不宁,自然也就无力入侵印度了。就这样,印度凭借地域和人口的优势,成为印度洋地区当仁不让的大国。
然而,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地缘优势使得印度毫无悬念地在南亚次大陆称雄,却也使得他和周边各国的关系都非常的糟糕。西边的巴基斯坦与印度是世仇,这就不用说了。东边的三个国家中,孟加拉国原本是从巴基斯坦分出来的,而孟加拉之所以能够独立,就是因为印度的强力运作,在1971年发动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孟加拉以北的尼泊尔和不丹,正处于被印度的包围之中,毫无独立自主性,因此都在对印度敢怒不敢言。可是,随着中国的崛起,这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这些曾经饱受印度欺凌的南亚国家都会主动寻求中国的支持。这样,东边从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延伸到中南半岛,西边从巴基斯坦延伸到中国经营已久的东非,都有可能被纳入中国的势力范围,这样就对印度形成了环印度洋的战略包围。而印度一旦意识到中国将对其形成战略包围,就必定会主动引入美国的势力来与中国抗衡。
现在的主流思想,都是认为中美两国日后必将在太平洋上争霸。但姚尧却认为,如果未来中国真的能在海洋上击败美国,那么就一定不会是在太平洋,而一定是在印度洋。在太平洋与美国交手有两大劣势:一是,美国实力过于强大,中国要想获胜难度极大;二是,日本过去就曾试图与美国争夺太平洋,结果还失败了,所以中国再要在太平洋发动进攻,既缺乏经验,也缺乏突然性。在印度洋与美国交手则有两大优势:一是,美国的实力相对较弱,中国以逸待劳更容易获胜。二是,印度也是个有野心的人口大国,不会甘心于做美国的附庸,这就使得它不到万不得已的那一步,不会轻易求救于美国。而对于美国来说,由于印度洋无关于其本土的安全,这就使得它不到万不得已的那一步,不会轻易施救于印度。这样一来,就能给中国以非常宝贵的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