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自陈春花教授唯一官方公众号:
春暖花开(CCH_chunnuanhuakai) 经授权转载
今天是单仁行陪伴你的第
1287
天
从2012年到今年,我们迎来了数字时代。
7年时间里,组织效率的本质在数字化时代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些变化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教授,对于这些问题给出了答案,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转述陈春花教授的观点。
我们迎来5G,走进数字化时代,我研究了23了家中国领先企业,发现数字时代的组织管理与以往的五个不同点。
1. 强个体。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中,个体非常强大,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个体在流动。
今天的年轻人在离开一家公司的时候,不像我们50年代或者60年代的人,一定要找好下家才会动。
80后或者90后,今天不想做,明天可能就动了。甚至这两年他想工作,过两年他不打算工作了,就直接休息两年。
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个体的强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见得真是能力和技术上的强大,但至少他的内心很强大。
他会很笃定地去做他的选择、按照他的意愿生活,不会考虑那么多。
我教了20年的组织行为学,每次都会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钱在激励中是不是非常重要?」
因为我们讲到激励时一定会谈到「钱」,以前答案通常是五种选项:
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
但去年我在课上听到了第六种答案,一个学生说:
「老师,我觉得关键看他给我钱的时候我心情爽不爽。如果他给我钱的时候让我很爽,那这个钱很重要。
如果他给我钱的时候让我不爽,那这个钱一点都不重要:他给了我钱,但是他伤害了我。」
当时我愣住了,现在我想,我明年的组织行为学讲义里,在这个话题下要放上这第六个答案。
这就是变化:强个体的出现,使得组织跟个体之间的关系变了。
组织在过去相对于「弱」的个体比较有主动权,而现在主动权在变弱。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2. 强链接。
今天,几乎所有的组织都不能独立存在,因为与它链接的要素越来越多。
举个很小的例子,天气这个因素对于一家商店来说,影响有多大?以前我们可能没有那么敏感。
但是今天你会发现,天气变化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因为它会让整个配送产生直接的变化。
而我们现在早已习惯让人把商品直接送到家。
当组织处在强链接中时,影响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多,我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
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从内部转移到了外部。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3. 不确定性。
我们处在一个非常不确定的环境中,这一点不用我多解释,大家可能都深有感触。我们无法了解不确定性是如何产生的、会发生在哪里,但它切切实实地存在着。
4. 似水一样。
有人问我:「未来的组织会是什么样子?」我告诉他:「没有固定的形态,完全是变化的,像水一样。」
我用「水样组织」这个词来描述未来的组织,这是我用得很多的一个词汇。
它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形态,它会随时变化、随时组合去寻找解决方案,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5. 共生态。
共生态就是说,以后我们不能再认为「我是主体,你是客体,我说了算,你要服从」。
现在,我们互为主体,彼此尊重,共同创造价值,才可以找到新的生长空间。
以上就是第一个判断: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与以往不同。
组织管理的新旧逻辑在转换。
组织管理中有四个重要的关系:个体与目标的关系、个体与组织的关系、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组织与变化的关系。
这四个关系在今天都发生了变化,所以组织管理的逻辑也变了。
我把组织管理的底层逻辑总结出以下四个观点。
1.企业必须是个整体。
理解一家企业不能只关注它的核心优势或者主要特征,而必须还原为一个整体去看待。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比如某家成功企业,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强,可能研发、制造、供应也都很强。
很多人想学华为,华为不是因为某个点成功的,而是整个系统都很成功。
如果学华为,不能说华为的人力资源成功,我就学那套人力资源系统;华为的研发成功,我就学那套研发系统。
学激励、学研发都没有错,但你还没有理解华为,你必须完整地、系统性地看待这家企业,理解它强大背后的整体系统。
2.效率来源于协同而非分工。
今天所要求的效率不是分工带来的效率,而是系统的整体效率或者说整合效率。这个系统效率的获得,更多地依赖于协同,而非分工。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个企业的某个部门特别强,但是它的整体协同效率不那么强,它反而会在竞争中处于弱势。
原因在于,它最强的长板可能会让其它短板显得更短,反而发挥不出长板的优势。今天的效率来源在改变。
3.共生是未来组织进化的基本逻辑。
未来的组织必须要具备共生的能力,组织进化的方向就是能否与更多的伙伴去共生。
这也是未来组织的进化路径,不论技术和环境如何改变,你都可以应环境而进步,与伙伴共生。
4.价值网络成员彼此互为主体。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成员都是主体,这是我特别强调的。
虽然今天有的企业称自己是平台型企业,但还没有过渡到「互为主体」的程度。
当我们称自己是平台型企业时,我们已经默认自己是主体、别人是客体;
当我们谈整个价值链时,也把自己当作最主要的企业,而别人是我的供应商,其实还是有主客体的关系。
但今天讨论组织管理,你必须要理解每一个成员都是主体。
当你尊重它们主体地位的时候,你才理解组织管理底层逻辑根本性的变化是什么,才可能去做到。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单仁行的全部内容了,在数字化时代,关于组织效率大家有了什么新收获呢?
欢迎在下方给我们留言分享,祝您的企业在数字时代实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