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鲍大侠之建材
发布建材行业研究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鲍大侠之建材

【国君研究】涨价的逻辑扩散——国君周期论剑周观点

鲍大侠之建材  · 公众号  ·  · 2024-04-28 21:31

正文

涨价的逻辑扩散——国君周期论剑电话会邀请函
涨价主线标的及弹性梳理;

策略核心观点



投资机会在年中
预期不再下修,不确定性降低,投资机会在年中。 2024 2 月国泰君安策略提出“冬天过后,春天依然在;跌幅够了,时间不够,投资机会在年中”。 2024 年股票投资有一个关键词和三个重要基石,一个关键词是“不确定性降低”;三个重要基石在于: 1 )经过过去几年市场调整和 24 年初的股市波动,不利情形计价充分,悲观者出清后负面看法表达能力有限,股票指数底部抬高。 2 )短时间预期不再下修,比如经济改观缓慢、总量政策有限、美元利率上升与地缘波动,也已体现在了 3-4 月全 A 指数或多数股票的下跌之中; 3 )从经济运行、政策储备以及资本市场改革举措看,不确定性降低,投资者对风险接纳的意愿会提高。 因此,最差的情形既然年初已经见过,短尺度扰动逐步计价,不确定性下降将推动年中股市行情出现,要敢于逆向布局。

不确定性下降的边际一:不利因素计价充分,机构对权益欠配。 上证指数 2635 的低点对应的估值仅为历史的 10% 分位,破净率水平超过 08 年金融危机,中长期风险和不确定已计价。尽管年后指数有所反弹,但主要来自于银行、石油等权重个股贡献。 3 月中至 4 月末,出于对“经济数据好,政策预期弱”的疑虑与对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的担心, Wind A 指数最大跌幅 10% ,也就是说对于多数股票而言经历了较大的回撤(中位数为 -16.1% ),短尺度扰动计价也已经出现。两融成交占比回落,私募仓位低位运行,股票型基金仓位出现明显降低,各类投资者对权益资产是欠配的,若行情启动,仓位是最重要的。

不确定性下降的边际二:政策明确“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2023 年末以来,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积极变化不断加快,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提出“建设金融强国”、两会报告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国务院推出“新国九条”以及在专题会议提出“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经济发展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证监会推动“以投资者为本”的改革, 中央汇金 大规模增持 ETF 有力阻断股市负反馈。投资者是“趋利避害”的, “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有望成为股票投资的重要指引,推动股指不确定性降低。 人民币与港币币值稳定,也为外资在 EM 货币贬值中提供了再平衡的 安全港

▶不 确定性下降的边际三:财政支出有望提速、制造转型与价格通胀回正,系统性风险缓释。 经济政策领域“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成为新的基调。房地产领域在整顿三年后明确“保障 + 市场”路径,多地加速放松原有限制性措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正在接近传统地产基建链条,汽车已经超过地产,设备更新 / 以旧换新政策成为逆周期稳增长的新抓手。两会明确“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此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 公开市场操作 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新型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有望呼之欲出。我们预计 5-6 月财政支出节奏有望加快实物工作量的形成,价格通胀有望温和恢复,经济不确定性降低。

投资 机会在年中,看好科技制造,与具有成长性的周期材料与消费。 行情驱动来自于不确定性下降,而非盈利预期的上修,因此年中投资重点在具有成长性的股票。 推荐: 1 )科技制造业:电子半导体 / 汽车与零部件 / 军工 / 机械 / 通信; 2 )券商 + 具有成长性的周期与消费。股市不确定性下降 + 并购重组预期,看好 券商股 反弹;关注医药 / 化妆品 / 啤酒饮料/家电,与有色/化工/钢铁新材料。 3 )资源品有望受益:石化 / 煤炭等。4)继续看好港股优质公司,除港股互联网外,增加对港股汽车、半导体与医药的推荐。

风险提示 海外高利率持续时间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煤炭核心观点




焦煤底部得到验证,价格有望反转
动力煤底部预计就在4月下旬,800元/吨底部价格判断不改;炼焦煤:价格到底,价格的反转就在眼前,并且可能可以更乐观。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煤炭板块估值的重塑正在途中,背后反应的不仅是煤炭行业深刻供需结构变化,逐步“公用事业化”,而且也反映了稀缺无风险收益率的高股息资产投资策略的问题,推荐优质的高盈利稳定性与盈利可预见性的龙头。

动力煤:预计在4月下旬达到800元/吨的价格底部。 4月第二周黄骅港5500k价格环比下跌10元/吨至816元/吨,价格降速趋缓,周五则出现港口低卡煤炭陆续涨价的情况,或预示动力煤整体的价格底部也已经不远。供给端,4月大秦线进入检修,山西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专项排查整治,叠加进口煤的冲击压力消除,4月整体供给有望略微收缩;需求端,随着钢铁、建材发货量的明显恢复,预计动力煤价探底将逐步清晰,继续维持4月底煤炭底部探明,800元/吨以上价格底的判断。

炼焦煤:价格已到底,价格的反转就在眼前: 库存极低,进口不增,钢铁建材量价齐升,产业链涨价在眼前。黑色产业链的股票、期货4月第二周强势反弹,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钢铁需求恢复。钢铁建材量价齐升,螺纹钢较上周上涨116.0元/吨,热卷较上周上涨62.0元/吨。焦煤端,2023年价格的“V型”反转还在眼前,3月焦煤进口量回落,当前三港库存、焦化厂库存、钢厂库存处于极低位,价格底部的供需结构极其脆弱,供需两端的变化可能都会导致价格反转,我们甚至可以更乐观地预计,24Q4焦煤价格高点可能比2023年更高。

行业回顾: 1)截至2024年4月13日,秦皇岛港库存为485.0万吨(-7.4%)。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1890元/吨(-2.1%),一级焦2087元/吨(-2.1%),炼焦煤库存三港合计202.8万吨(-5.6%),200万吨以上的焦企开工率为68.92%(-1.13PCT)。2)澳洲纽卡斯尔港Q5500离岸价下跌2美元/吨(-2.3%),北方港(Q5500)下水煤较澳洲进口煤成本低62元/吨;澳洲焦煤到岸价240美元/吨,较上周上涨1美元/吨(0.2%),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较澳洲进口硬焦煤成本低101元/吨。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进口煤大规模进入;供给超预期释放。



有色核心观点




“东升西落”预期,打开铝土矿新周期
行业跟踪:

①工业金属周度研判: 美国2024年一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1.6%,大幅低于彭博一致预期的2.5%,为2022Q2以来的最低增速,同时Q1核心PCE年化环比大幅反弹至3.7%,高于一致预期的3.4%,单3月核心PCE同比+2.7%,亦高于一致预期的2.6%。经济增速和通胀数据初步呈现“滞胀”组合,即经济增速相对放缓而通胀超预期反弹。国内方面,3月工业企业盈利与库存数据呈现筑底特征,但政策呵护下继续大幅回落可能性较小,国内需求韧性仍有保障。目前来看,美国GDP中最大拖累项来自净出口,内需表现仍较为强劲,因此短期通胀矛盾更为突出。拉长维度看,4-5月美国经济与通胀数据走势或能进一步确认海外是否“滞胀”。近期核心关注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表态,若联储因通胀顽固再度放鹰,或加大工业金属价格震荡压力。
电解铝:矿端偏紧持续,原料涨价支撑铝价。 ①价格:本周LME铝跌3.73%/SHFE铝涨1.35%至2569.5/20625(美)元/吨。②供给端:矿端偏紧持续,冶炼端云南延续复产。近期几内亚铝土矿能源短缺尚未解决,矿端短缺预期仍存。冶炼端云南铝厂复产进度有所加快,本周电解铝运行产能4253.1万吨/年,较前周增加10万吨。③需求、库存:铝价快速上涨后,去库进度慢于往年。本周铝加工企业开工率环比升0.2个百分点至64.4%,其中铝型材/铝线缆开工率升1.2/0.2个百分点至58.0%/64.4%。SMM社会铝锭、铝棒库存80.7(-3.7)、23.34(-2.33)万吨。④盈利端:铝价小幅上涨,带动吨铝盈利升至2640元左右。
铜:“滞胀”交易挺价,但现实压力仍存。 ①价格:本周LME/SHFE铜涨0.92%/2.18%至9965.5/81100(美)元/吨。②供给:3月国内电解铜产量99.95万吨,环比+5.18%,但铜矿生产持续扰动下,铜精矿TC继续下滑至3.4美元/吨,炼厂现货冶炼亏损明显,冶炼端减产预期仍存。③需求、库存:本周精铜杆开工率70.68%,周升0.93个百分点,截至4月26日,全球显性库存合计62.6万吨,与前周基本持平。④冶炼盈利:SMM统计3月国内铜精矿现货冶炼亏损1745元/吨,长单冶炼盈利1299元/吨,现货冶炼亏损明显。
②新能源金属周度研判: 锂板块:上游锂盐供给恢复,厂商惜售挺价意愿松动,下游料厂观望心态浓厚,节前备货基本完成,锂价小幅下行。1)无锡盘2406合约周度涨1.86%至10.95万元/吨;广期所2408合约周度涨2.34%至11.15万元/吨;2)锂精矿:上海有色网锂精矿价格为1133美元/吨,环比持平。电池厂商竞争加剧,降本压力向上游传导对锂价形成压力,但新能源汽车等终端市场需求提供成本支撑。
节前备货尾声,锂价震荡运行: 上周现货锂价小幅下行,期货弱稳震荡。锂矿方面,上周国内锂矿石现货价格持稳运行,当前锂矿部分持货商惜售挺价心理略有松动;而受下游锂盐价格走弱影响,需求端对高价锂矿接受意愿有限,市场成交以长单为主,供需博弈高涨。锂盐方面,环保影响逐渐消退叠加锂盐价格回暖,江西地区锂盐厂开工率有所上涨,国内锂盐供给3月下旬起逐渐增长,海外进口端也存在明显增量。但目前锂盐厂多延续挺价,惜售捂货。而需求端下游节前补库备货基本完成,整体市场现货散单询盘氛围较此前有所平淡。上下游供需博弈延续,现货锂价维持窄幅波动。根据SMM数据,上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10.95-11.30万元/吨,均价较前周跌0.31%。电池级氢氧化锂(粗颗粒)价格为9.91-10.17万元/吨,均价较前周涨0.05%。
电钴窄幅下探,钴盐弱稳运行: 电钴方面,国外市场需求较为平淡,海外MB标准级电钴报价涨跌互现;国内市场终端需求平稳,厂商和贸易商谨慎报价,成交重心进入下滑。钴盐方面,需求端下游采购意愿有所减弱,观望情绪浓厚,钴盐上涨动力不足,买卖双方僵持局面持续,钴盐价格弱稳运行。根据SMM数据,上周电解钴价格为19.3-24.8万元/吨,均价较前周跌1.42%。
③贵金属: 美国1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为1.6%,低于预期2.4%,前值3.4%,其中私人库存投资拖累经济增速0.35pct,商品和服务净出口拖累0.86pct,个人实际消费支出增长较23年4季度收窄0.8pct至2.5%。“核心GDP”虽显示美国经济韧性,但消费有所放缓,且4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降低至77.2、低于预期。同时3月核心PCE同比为2.8%、高于预期,通胀粘性较大,市场的滞胀担忧开始显露。据芝商所,市场预期美联储2024年降息大概率于9月开启,降息次数降至1次。美国高利率环境持续时间较长,而缩表进程尚未结束,居民、企业和银行端风险或日益凸显,交易危机暴露下,贵金属主升延续。此外,全球地缘政治动荡格局持续,4月27日,据乌克兰和军方发布的消息,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新一轮的导弹袭击,且中东局势依旧紧张,避险情绪或助力金价上行。
黄金:美滞胀担忧下,高利率维持或激化危机暴露,金价长牛可期。 价格:本周 SHFE 金下跌 2.31% 554.58 / 克、 COMEX 金、伦敦金现分别下跌 2.66% 2.27% 2,349.60 美元 / 盎司、 2,337.65 美元 / 盎司。库存: SHFE 金库存与上周持平为 3 吨, COMEX 金库存较上周增加 1.14 吨至 548 吨。持仓: COMEX 黄金非商业净多头持仓量较上周增加 0.10 万张, SPDR 黄金 ETF 持仓量较上周增加 0.93 万盎司。央行购金:据外汇管理局数据,我国 3 月末黄金储备为 7274 万盎司,环比增加 16 万盎司,已连续十七个月增加。
白银:金融属性主导下,杠杆银或偏强运行。 价格:本周 SHFE 银下跌 3.15% 7,173 / 千克; COMEX 银、伦敦银现分别下跌 5.54% 5.23% 27.52 美元 / 盎司、 27.18 美元 / 盎司。库存: SHFE 银库存为 848 吨,较上周减少 106.97 吨,金交所银库存为 1,490 吨, COMEX 银库存较上周增加 82.05 吨至 9,145 吨。持仓: COMEX 白银非商业净多头持仓量较上周增加 0.60 万张, SLV 白银 ETF 持仓量较上周增加 1234.12 万盎司。制造业景气度: 3 月份,我国制造业 PMI 50.80% ,环比增加 1.7% ,未来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光伏、电子等领域景气度提升,将拉动白银的工业需求

交运核心观点




五一机票预售加速,油轮船东预期乐观
航空:五一假期预售加速,预计量价均将再超2019年。 24Q1中国航空客流同比增长38%,较19Q1增长10%。清明假期后量价快速恢复,近期华南暴雨天气略有影响,预计4月航空客流将同比增长14%,较2019年增长7%;其中,国内客流较2019年增长超一成,国内含油票价基本持平2019年。随着火车票预售开放,五一假期机票预售逐步加速,OTA查询量与预订量同比增长明显。2023年五一为疫后第一个长假,需求集中释放而航班量仍受限。考虑高票价基数效应与机队周转恢复,预计客流将同比增长,而票价或同比回落,但仍将高于2019年。2024年旺季量价均超2019年,淡季公商务需求恢复将是关键。市场预期处于低位,维持中国国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增持”。
油运:中东局势再度紧张,油运短期影响或加剧。 1)原油油运:产能利用率已处阈值,短期贸易节奏主导淡季运价高位波动,中东-中国VLCC TCE略降至3.6万美元。2)成品油运:淡季炼厂开始检修,运价仍较坚定,新澳线MR TCE仍超3.3万美元。据路透社报道,4月19日以色列对伊朗军发动袭击,中东局势再度紧张,对油价与油运的短期影响将持续甚至加剧。我们仍基于长逻辑看好油运超级牛市期权,油运业产能利用率已处阈值,未来数年供需将继续向好,景气上升与持续将超预期。油运超级牛市将提供业绩估值双重空间,预计Q1业绩增长超预期,维持招商南油、中远海能、招商轮船“增持”评级。

油运近期跟踪要点:船东运价预期更为乐观,老船拆解可期。 1) 需求:运量端,传统能源具有韧性,且亚洲力量有望超预期。提示不同于2023年,全球原油库存已降至低位,高油价下去库的边际影响已减弱,未来补库将是锦上添花的需求期权。航距端,逆全球化下原油贸易重构深化且持续,市场对未来俄乌冲突缓解后的贸易恢复预期减弱,且大西洋区域将继续增产拉长航距。2)供给:VLCC在手订单占比5%,仍处低位。影子船队制裁趋严,有望加速老船淘汰。时隔15个月再现VLCC拆解,为1艘上美国制裁名单的19岁老船。市场乐观预期未来两年VLCC船队规模持续缩减,且IMO环保监管措施将持续约束有效运力弹性。2024年以来油运运价淡季不淡,油轮船队乐观预期运价中枢继续抬升,且对下半年旺季运价中枢预期更为乐观。

策略:增持航空油运。 1)航空:并非疫后盈利短逻辑,而是航空超级周期长逻辑。待供需恢复,盈利中枢上升可期。维持增持。2)油运:逆全球化下油运贸易重构,未来数年供给刚性凸显,油运仍具超级牛市期权。维持增持。3)配置高股息高速公路,维持招商公路等增持。

风险提示: 经济波动、政策、地缘形势、油价汇率、安全事故等。

公用事业 核心观点




公用事业基金持仓持续提升
1Q24公用事业基金持仓水平环比提升。 截至 1Q24 末,公用事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全部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例提升至 2.34% ,环比 +0.70 ppts 。分基金类别看,行业前十大持仓基金产品以被动指数型基金为主;我们测算被动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和增强指数型基金) / 主动型基金(剔除被动型基金的剩余基金)占全部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例为 0.96%/1.38% ,环比 +0.29/+0.41 ppts 。截至 1Q24 末,公用事业的基金持仓低配 1.80 ppts ,低配幅度环比收窄 0.33 ppts ,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2016 年以来公用事业的基金持仓平均低配 2.0 ppts )。
重点公司持仓基金数量总体环比增加,基金增持稳健类龙头公司。 截至 1Q24 末,基金持仓市值前十大公司的持仓基金数量环比增加 334 只,持仓市值环比增加 146.1 亿元。 1Q24 持仓前十公司中,基金增持长江电力、中国核电、国投电力、华电国际、川投能源、华能水电,持有基金数及持仓占流通股比均有增长;基金减持中国电力,持有基金数及持仓占流通股比均有下降。 1Q24 基金在公用事业板块对于稳健类龙头公司的关注度提升:长江电力 / 国投电力 / 中国核电基金持股市值环比增加较多,持股占流通股比分别环比 +1.3/ +1.2/+0.1 ppts 。火电持仓分化: 1 )浙能电力 / 华电国际 / 皖能电力持股市值环比增加较多,持股占流通股比分别环比 +1.1/+0.2/+1.3 ppts 2 )大唐发电 / 粤电力 A/ 中国电力基金持股市值环比减少较多,持股占流通股比分别环比 -0.5/-0.7/-0.9 ppts 。燃气持仓下降:新奥股份 / 昆仑能源 / 新天然气基金持股市值环比减少较多,持股占流通股比分别环比 -1.3/-0.3/-0.5 ppts
投资建议: 维持“增持”评级,能源转型机遇期把握成长与价值双重主线。
市场回顾: 上周水电( -1.72% )、火电( -0.96% )、风电( -0.14% )、光伏( +1.15% )、燃气( -2.54% ),相对沪深 300 分别 -2.93% -2.17% -1.34% -0.05% -3.75% 。电力行业涨幅第一的公司为惠天热电( +26.77% ),燃气行业涨幅第一的公司为东方环宇( +17.54% )。
风险因素: 用电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进度低于预期,煤价涨幅超预期,电价低于预期等。



地产核心观点



3月观察 | 金三银四,而非金九银十
3月数据继续修复,在高基数下实属不易,整体仍然延续此前趋势,唯有竣工表现低于预期。 年初以来,市场逐步修复,尤其是在2023年同期高基数下,表现亮眼。3月单月较2月继续修复,最为重要的销售指标,面积/金额分别同比-18.3%/-25.9%,均较2月降幅收窄。我们关注的指标待售面积继续快速增长,同比+15.6%,绝对数据达到7.5亿方,且住宅有3.9亿方。整体来看,仅有竣工面积表现低于预期,并拖累地产投资增速进一步降幅走阔,我们认为,这也是房企白名单和融资协调机制出台的背景,预计后续竣工面积有望修复。

我们更为关注的是行业运行模式发生的变化,尤其是购房行为,从原来的金九银十变为当前的金三银四。 金九银十的说法在统计局数据上并未充分体现,过往数据的季节性更突出的表现为“季末冲量”,与报表时点有一定关系。我们统计2013~2020年这几个地产上行年,能够看到12/6/9/3月的单月销售金额占比最高,依次为13.8%/11.2%/10.4%/8.2%,有非常明确的季末周期。而我们在统计2022~2023年的数据时出现了变化,虽然季末周期仍存在,但分布变化较大,排序变为6/3/12/9,占比为12.4%/11.7%/10.4%/9.8%。也就是说,此前金九银十的旺季表现,在过去两年更多的体现为金三银四。

如果2024年维持过去2年规律,则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来应对“上半年热、下半年冷”的局面。 若按照2022年以来规律进行折年计算,预计全年销售面积/金额分别为9.2亿方/8.9亿元,同比降幅为-17.7%/-24.0%,考虑退房等修正,预计降幅较2023年的-8.5%/-6.5%仍然走阔。2022~2023年的规律为上半年强、下半年弱,和以往的上半年弱、下半年强完全不同。考虑到下半年市场热度或较上半年有所降温,期待更加密集的政策出台。

租金回报率 仍然是关注的重点,类比大环境关注的分红率,本质是对预期投资回报率的观点转化,从过往的未来回报率增长、切换至当下的收益要求提高。 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政策手段,都将促使租金变得更加重要,而租金回报率将成为关注的重中之重。按照我们2024年1月发布的专题报告《楼市冷暖,租金先知》,预期投资回报率隐含两个部分,一个是当下的即期回报,也即 实际收益率 ,另一个就是对未来的增长预期,也即通胀。在通胀处于较低水平时,即期回报率的要求就会明显提升,也即需要通过提高实际回报率的方式来达到收益补偿,这和权益类市场更加追逐红利类标的表现类似。选择低杠杆公司依然是核心,继续建议重组方向。

风险提示: 市场需求加速下行。



钢铁核心观点




旺季延续去库
需求边际小幅下降,库存维持较快降库速度。 上周五大品种钢材社库、厂库 1427.68 512.46 万吨,环比降 63.89 、降 30.01 万吨;总库存 1940.14 万吨,环比降 93.90 万吨。上周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 957.88 万吨,环比降 1.72 万吨。其中螺纹、线材、中板消费量 288.00 104.40 155.42 万吨,环比升 6.42 、降 3.04 、降 1.04 万吨;热轧、冷轧消费量 323.47 86.59 万吨,环比降 1.99 、降 2.07 万吨。环比来看,钢铁需求小幅边际回落,但总库存仍维持较快降库速度,已累计连降 6 周;同比来看,上周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同比 2023 年同期仍低 4.56% 。但全年来看,我们认为对 2024 年钢铁需求不必太悲观。分领域来看,虽然地产仍在下探,仍是钢铁需求增长的主要拖累项,但经过去两年下行,地产端需求占比降至 20% 以下,地产对钢铁的负向拖拽将有所下降;此外基建、制造业维持稳步增长态势,有望对冲地产端下行。

上周五大品种总产量为 863.98 万吨,环比升 0.41% ,同比降 9.63% 247 家钢厂高炉开工率 79.73% ,环比升 0.87 个百分点;全国 247 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为 85.53% ,环比升 0.94 个百分点;上周全国电炉开工率 58.97% ,环比降 0.65 个百分点;电炉产能利用率为 51.89% ,环比升 0.84 个百分点。 2024 1-3 月全国粗钢产量 2.57 亿吨,较 2023 年同期同比降 1.90% 。钢铁行业自 2022Q3 开始整体进入亏损状态,个别钢企逐渐开始亏损减产;我们预期在连续亏损的压力下,或逐步出现尾部企业出清的情况,我们预期 2024 年我国粗钢产量或环比 2023 年小幅减少。

上周螺纹、热卷模拟生产利润分别为 178 / 吨、 238 / 吨,较上一周降 53.4 、降 93.4 / 吨。 从成本端来看,上周矿价震荡上行,焦炭价格两轮提涨落地,已累计提涨 200 / 吨。根据 Mysteel 数据,上周进口铁矿库存 14759.11 万吨,环比升 199.64 万吨; 247 家钢企盈利率 50.65% ,较上周上升 2.17 个百分点。展望 2024 年,随着海外经济步入衰退周期,成本端能源与原材料价格有望回归,供给将更多匹配需求,盈利端有望实现触底回升。

维持“增持”评级。 加快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高质量发展是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龙头及产品结构有优势的钢企将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 供给端政策超预期放松,需求修复不及预期。

建筑核心观点



铜等有色矿产待重估,低空经济产业成长性高
国君建筑韩其成 /郭浩然/陈剑鑫
国际铜价持续上涨,低空经济孕育了巨大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
近期国际铜价出现加速上涨,拥有铜等有色矿产资源公司将受益。 (1)4月5日LME3个月铜(期货官方价)为9318美元/吨,较上周上涨5.5%,较上月同期上涨9.3%,过去一周上涨态势有所加速。(2)据国泰君安有色团队,铜供给端此前铜冶炼厂达成了减产的一致意见,具体落实情况仍有待观察。(3)据国泰君安宏观团队,美国3月新增非农就业30.3万,远超市场预期的21.5万人,仍然维持美联储年中首次降息、全年降息3次的判断,一是因为鲍威尔此前曾明确表示,就业强并不一定意味着高通胀,二是1-2月通胀数据的“噪音”因素偏多,并没有改变通胀回落的趋势。铜等有色矿产资源待重估。
广东深圳、江苏苏州、浙江等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对板块形成持续催化。 (1)4月20日经济日报《稳健有序发展低空经济》文章指出要做好制度设计与安全保障、深化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推动打造一批先进产业集群。(2)4月18日深圳市指出到2025年力争全市物流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3)4月18日苏州市召开低空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力争到2026年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4)4月18日浙江省通用航空产业协会召开低空经济项目对接会,指出围绕低空新基建运营服务,打造“产业+运营”双平台。(5)4月18日工信部表示低空经济将来一定会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6)4月17日发改委表示积极稳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前景光明。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政策风险,基建投资低于预期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