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叙事、文化创伤与自我建构
——《记忆之弧:一位犹太难民的人生故事与历史反思》
(中文版封面)
(英文版封面)
作者简介:门罗·E.普莱斯(Monroe E. Price),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教授,全球传播研究中心(CGCS)创始人。纽约叶史瓦大学卡多佐法学院教授、牛津大学社会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因在媒体、市场和民主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获得2016年国际传播学会(ICA)年度“埃德温·贝克”奖。主要著作包括:《法律与美国印第安人》《电视、公共领域与国家认同》《媒介与主权:全球信息革命及其对国家权力的挑战》《拥有奥运:新中国叙事》《言论自由、全球主义与新型战略传播》。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一位二战时期的犹太难民在美国成长、生活,并通过与故土维也纳的“想象对话”来建构主体身份的故事。全书既有对难民流亡生活的细致描绘,又时刻穿插着对“自己是怎样的犹太人”的思考和追问,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剧烈的时局变动和极端的社会变迁对人生遭际的影响,以及人类挣扎、适应的求生过程。这虽然是一个犹太人的故事,但其中涉及的文化创伤、集体记忆、身份认同、主体建构等关键问题,具有普遍性意义,对中国读者亦有启发。
译者简介:龙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关注领域涉及媒介、社会与文化,传播伦理、互联网等。译著有《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等。
精彩书摘
我在娘胎时的维也纳,一如她原本的样子,那时的我是奥地利人;但就我出生时的情况来看,我却变身成为德国人……对于我来说,“出生地”的这种含糊性,不仅是指我曾经所在的奥地利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存废问题,还应该有更多的含义,譬如放逐、动荡等等。
我在想象中与这个世界协商,倾向于把自己看作一个较少奥地利成分的奥地利人和较少难民成分的难民。通过一个叫菲利克斯·克鲁尔(托马斯·曼小说中的人物)的中间人,我完成了这种自我认同。我的调适是一种伪装术,在这个过程中,我运用个人经历中积累的经验而不是真实身份来适应现实。
对我来说,面对提给自己的问题,我找到了维也纳式的解决方法:为波普主张的目标而工作,但对于法律支配地位的根本性,则抱持着维特根斯坦式的怀疑主义。我在认定法律该被严肃对待的前提下为人做事,然而在骨子里,则保有着我的怀疑。
就发明传统这一概念而言,我常常觉得其中一些东西很敏锐,同时有一些东西让我困惑。恰好我们都是难民,我们都有一个需要,即提供一个有关我们自己过往的故事。我们都在致力于自我发现,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改写过去,进行自我欺骗。这种自我欺骗往往是建构性的,即当你想在许多空格中填入事实时,却发现相应的事实不可得(或难以承受)。
名人荐书
真切而扣人心弦的记忆,新旧世界犹太生活的冥想。
——本哈德·施林克(德国法学家、小说家,著名小说《朗读者》作者)
此书展现了一位生于维也纳的杰出美国知识分子的敏锐反思……作者不断地与他所说的那个作为奥地利人的自我展开“对话”。
——伊莱休·卡茨(美籍犹太裔社会学家)
记忆与身份在时空的迁徙当中变形,充满了误认与再造。这样的故事似乎就是我们的故事,那是一则关于如何回溯那回不去的故乡的故事。
——梁文道(作家、资深媒体人)
这则感人故事,叙述得如此平静、温暖、栩栩如生,让读者于无数细节中,认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与信仰,与异地文化,与异教传统接触、调适、认同……的真切心理、情绪和认知的丰富面向。这一呈现,具有恒久的启发与价值。
——刘苏里(北京万圣书园创始人)
本书目录
我是谁/001
在乎与义务/012
骗子,信仰治疗师/017
离开维也纳,1938~1939/024
德奥合并及以后/029
水晶之夜/035
离去/038
梅肯,佐治亚/046
移民再安置/047
梅肯/057
纽约市/068
印迹/071
艾琳/071
表兄/079
英格斯门家族在美国/086
辛辛那提,俄亥俄/100
南沃里克和罗斯劳尔/106
犹太教会堂/115
学校/122
工作/126
不安全感/128
回收/133
尝试/137
同化和美洲原住民/143
抱负/150
维特根斯坦和我/157
衣食住行与世俗生活/161
食物/161
服饰和车/171
青春期/176
记忆的对象/185
陈列柜/195
首席拉比/202
收藏/206
和解/212
公民身份与护照/216
赔偿、责任、改善/220
国家基金/224
大和解基金/228
没有犹太人的城市/233
塔波尔斯塔瑟,2002年5月/238
创造传统/241
致谢与后记/245
译后记/251
(跟踪学界动态、把脉学术前沿,请关注“传媒学术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