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进入12月份的经济会议和预期政策,包括财政赤字、财政支出方向等政策。同时,文章还分析了消费板块和科技的性价比,指出消费存在预期落空和不确定兑现时间的风险,而科技是牛市的主线,不存在短期预期兑现的风险。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导入期科技的炒作风格和五大导入期行业的轮动式上涨特征。最后,文章指出12月将是“政策月”,并提醒投资者开始逢低试错但要谨慎。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经济会议和预期政策
文章讨论了进入12月份的经济会议,预计会议可能会提前并宣布一些政策,包括财政赤字和财政支出方向等。
关键观点2: 消费板块与科技的性价比
文章分析了消费板块存在预期落空和不确定兑现时间的风险,而科技作为牛市的主线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不存在短期预期兑现的风险。
关键观点3: 导入期科技的炒作风格和五大导入期行业的轮动上涨
文章提到了导入期科技的炒作风格和五大导入期行业的轮动式上涨特征,指出日内追高易被套,跌买则易活。
关键观点4: 汇率与机构外资回归的影响
文章探讨了汇率问题对机构外资回归的影响,指出汇率回稳可能导致机构开始动手,进而影响消费板块的表现。
关键观点5: 12月的“政策月”和投资者策略
文章指出12月将是“政策月”,并提醒投资者开始逢低试错但要谨慎,不要抱过高的预期。
正文
这个会议呢据说提前了,所谓无事不起早,按照正常角度去思考,
假如真提前了说明可能还是有什么政策要出来:
我一直形容A股就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子,很需要情绪价值,很需要“预期”,有预期就容易炒作,没预期或者情绪被消磨掉了之后,就容易跌;
消费股最近也开始活跃起来,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在博弈政策,其实还有一方面很多人想不到的因数,那就是机构/外资回归:
如今汇率回稳,这点与贝森特上任美国财长,大概率不会奉行非常激进的制裁政策,因此汇率开始企稳回升,机构开始动手有关:
其表现很像游资风格,譬如【桂发祥】【一鸣食品】【好想你】等等,均是以游资风格呈现,而相对来讲,传统的一些白马方向譬如白酒、调味品、免税等均没有什么起色;
不仅存在预期落空的风险,且还存在不确定的兑现时间问题:
在《
导入期,大放异彩
》中老梅说过,导入期科技大概率是下一轮科技的炒作风格,这并不是说成长期的不好,而是导入期可能会表现出更高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