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康界
健康界:华语医疗智库—为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IRS医械合规动态  ·  临床文献检索方法(中文文献),保姆级教程! ·  2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DR摄影之胸部篇 ·  2 天前  
丁香园  ·  为救一名患者,我们用了 1500 支阿托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康界

沧海拾贝 听他们讲述另一种“协和”

健康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19 20:41

正文

摘要

协和百年之际,数位协和人现身讲述往事,点滴之间明白协和传承的不止精神、理念,还有这些......

来源:健康界 作者:郭玉卿


日前,由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健康界传媒、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联合主办的2017年健康界峰会如期而至。恰逢北京协和医学院(下称协和)百年,曾毕业于该校的老中青三代齐聚“大师话”分论坛,共述协和往事。

拾贝:有一种精神叫“协和精神”

铅华洗尽,精神犹存。


精神,本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离开了本体,它只能称作“空想”。但协和精神,流传百年仍不衰退,靠的是古往今来一代代协和人平凡而伟大的“不辍劳作”。毕业于协和临床八年制的常青博士,将这种“劳作”概括为另一种协和精神——自省、专注和慈悲,但这种精神不只是耳熟能详的几位协和名医的专属,“协和人”也不是少数人的专有名词。


“它不但包括所有有着类似气质的医者,还包括从其他学校考入协和进而工作的人,以及许多辅助科室的平凡协和人。深受协和文化熏陶的常青,在以笔名“讴歌”撰写《协和医事》前,又寻访接触了大量的协和人、事、物,对协和精神的感触不言而喻。

讲述者:《协和医事》作者 常青


协和精神不光体现在协和医者身上,在协和接受教育但后来离开的人,身上依然可以寻觅到协和精神的一丝半影。常青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10年前,身居管理要职,忙碌之余依然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写完《协和医事》,甚至为了找到一手资料,亲自跑到洛克菲勒基金会档案馆——位于纽约市近郊的Tarrytown,一个环境优美的小城镇,每日乘火车奔波于小镇和纽约市,毫无怨言,这本身或许就是协和精神的一种体现。


但在常青看来,这更像是一场“自我救赎之旅”。在这场跨越时空的旅程中,沿途所作《大河深处》道出了彼时常青最真实的感受,也更加坚定了她完成《协和医事》的决心。


传承:过的是医圣时代 存的是良医余韵

有人生来伟大,有人追求伟大,有人被称作伟大。作为“协和系”院所之一,北京协和医院(下称协和医院)的伟大,来自其人的伟大。“伟大并不是轰轰烈烈,平凡事坚持做,做到极致,也就成了伟大。”今年80多岁的协和医院呼吸科老专家朱元珏,对协和的伟大有另一种感触。

讲述者: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老专家朱元珏(左)


“做远远比说重要!” 朱元珏老人一语道破协和人的做事风格。的确,在属于林巧稚、张孝骞、朱贵卿、吴阶平等一代医圣的时代,即使饱受肌肤折磨之痛,他们依旧不忘初心。


“‘南吴北朱’中的‘朱’就是恩师朱贵卿教授,他是我国泰斗级的呼吸内科学和结核病学专家,历经上世纪中期各种运动之后,不幸患了结肠癌。即便这样,朱教授依旧亲率科室所有成员,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完成了我国第一本呼吸科专著——《呼吸内科学》,为当时的呼吸疾病的诊治提供了规范。” 朱元珏教授回忆起和恩师工作的点滴,忍不住感慨。


而这仅是协和众多医圣中很小的一部分,协和还有许多并不看重声誉的普通医者,他们坚守在看似普通的岗位,却获得了协和人的认可。协和医院检验科已故的王澎医生就是一个典型。


王澎不是教授,也鲜有SCI文章,但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岗位上,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她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了工作中,发现了很多未曾听说过的致病菌,解决了很多临床难题。王澎生前很喜欢的一句话:为病人义务劳动是我愿意做的事情!直到去世前一天,她的最后一张PPT里还有这句话。


这种做事风格在协和已经成为习惯。在他们看来,“做得多”远远比“说得多”重要。这样的一群人聚在一起,或许就是“认知共同体”的传承,而这种传承却难再复制和模仿。


寻味:近乎苛刻的理想主义 近乎顽固的坚持

众所周知,受助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资助的协和,办校标准从一开始就很高,前后酝酿10年到1924年却只有3人成为第一届毕业生。如此高投入低产出,放在今日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但协和仍然坚持了下来。虽然至今在数量和质量上仍存争议,但协和的办学标准从未改变。


有些标准在今天看来,似乎无用,甚至是无用功,但或许就是因为这些“无用之用”,沉淀出了百年协和的品牌。这个品牌必将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历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迹,就连该基金会档案馆馆长常提的两个词,其中一个便是PUMC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拒绝平庸,拒绝二流,永远做最高标准’是对协和文化的通俗解读。在这种氛围之下,‘想不进步都很困难’,这也正是协和的魅力所在。”


协和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梁乃新,一个毕业于协和临床八年制,在协和学习工作已超20年的外科医生,对自己最现实的要求是“成为会动手术刀的内科大夫”。他将协和人做事较真的态度归结为“共情”——跟病人共情、跟病人家属共情,跟要治的病共情,作为老师,他同样将这种态度传递给了学生。

讲述者: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梁乃新


协和校训“严谨、博精、创新、奉献”,这些看似矛盾的词语背后,是协和人的真实写照。协和医院肝胆外科钟守先教授,有一项本领让梁乃新至今都仰慕——CT片上“做”手术。“每次做手术之前,钟老都会花将近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仔细地看CT片,我们小大夫陪着他觉得很困惑。有一天确实是太累了,我就问钟老,您到底在看什么呢?他说,小梁,我在这个片子上看我每一步的手术入路和我即将遇到的问题,以及我可能的解决预案,如果没有两个以上的解决预案,我心里不踏实。”


据梁乃新回忆:“钟老反复练成的本领,终于在一次难度超乎想象的手术中体现出来了。当大家束手无策时,钟老在手术台上摘下手套,重新看了10分钟的片子,回来让所有人都只做拉钩,等他把肿瘤切出来并交病理之后,诊断报告所述上缘、下缘的数据以及肿瘤的大小老人家术中画的手术图一模一样。”


多次领教钟老的本领之后,梁乃新除了高山仰止,更愿意身体力行去模仿和学习,并努力做到已故整形美容外科主任乔群所说的“心中有患者,脑中有方案,眼中有层次,手下有感觉”,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像协和前辈那样的真正的外科临床医学科学家。


希冀:下一个百年协和 由你来谱写

100年前,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族完全有能力在中国建100家医院,并招聘100名全世界最好的大夫来中国治病,但这个家族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历经百般波折建了一座医学院。


“因为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医学教育就是医学的未来。所有的努力如果最后不能落实到教育上,不能培养出下一代,那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是虚幻的,也就不可能出现认真给人看病的大夫,这将完全脱离医疗本质。”同样毕业于协和临床八年制、现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任,教务处负责人的马超,道出了教育的本质。

讲述者: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负责人 马超


协和的办学理念“Hire the best people and make them happy”, 让身处协和、服务协和的马超感触最深,“这种快乐是在团队中成长并完成自己心中理想的满足,非物质所能及。”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驱动下,协和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的精英团队。也是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协和形成了著名的“三高三基三严”,强调能力素质培养、强调基础扎实宽厚、强调科学严谨求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高质量输出;注重能力素质培养和通识教育......


“放眼当下,也许协和的部分学科不是最强的,但协和人的基本功永远是最强的。”常青说这是国内医生对协和的评价。在国际上,协和医院培养出来的医生同样获得了高度认可。


所以,心动之余,何不亲自来协和感受一番?


(本文系健康界原创,转载需授权。商务咨询:010—82736610—8877)


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健康界APP,观看2017健康界峰会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