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学报
我国第一张大型文学专业报纸,创刊于1981年。深入文学现场,关注读者需求。 “使看不见的看见,使遗忘的抵抗遗忘”——文学的意义大略如此。而这,也是以文学命名的报纸存在的理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揭秘5个潜力巨大的新兴职业! ·  昨天  
哔哩哔哩  ·  对谈《好东西》导演,她又犀利了一小时 ·  昨天  
哔哩哔哩  ·  没了一只手是什么感觉?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骑行届的新晋顶流,竟然是只狸花猫?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学报

王萌萌:紧贴大地是为了起飞 | 在文学现场

文学报  · 公众号  ·  · 2017-11-01 17:30

正文


作家铁凝曾言:“文学应当有力量惊醒生命的生机,弹拨沉睡在我们胸中尚未响起的琴弦;文学更应当有勇气凸显其照亮生命,敲打心扉,呵护美善,勘探世界的本分。”当我们步入全新的时代,踏入新鲜丰足的文学现场,应该以何种姿态走进中国的深处,寻找、发现和看到当今中国人心灵的幽微之处,书写富有创造力的中国故事?本期我们关注12位近年来创作颇丰的青年作家,他们讲述,亦在倾听,他们记录,亦在思考。



小说家,曾获“上海文化新人”、上海市五一文化奖,著有小说《大爱无声》《米九》《爱如晨曦》等,编导拍摄了公益纪录长片《书术梦嫫——彝族女教师》。


紧贴大地是为了起飞

文 | 王萌萌

志愿服务可以说是我写作的原点,也正因为做志愿者的经历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充沛的激情,才让我在这些年的写作过程中始终遵循着一个老旧却又有效的原则——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与源泉。


不记得是个有些倦怠的午后,还是个闲散的黄昏,只记得有蝉声隐约,字是写在一张寻常的信纸的反面,如平日空暇时习惯的那样,信手涂抹一些零碎的字句。但脑中的念头逐渐清晰,就这样,我写下了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初步构思。


那是2007年的夏末,倘若那算是起点,转眼间我已写作十年有余。十年光阴,不论对于写作还是人生,似乎都不算长,但也不算短。觉知到心里浮躁焦虑生起的时候,我会提醒自己回头看看,再踮起脚朝前望望。


王萌萌的“志愿者三部曲”


为什么写?这是每个写作者从始至终要面对的问题。对于当年的我来说,是不同于之前生活的经历,让我产生了表达的欲望。


在苏州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上海工作,但单调、模式化、同质化的生活与工作状态令本就迷茫的我感到窒息。因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一公益组织做全职志愿者,那个时候,国内公益事业方兴未艾,亲友们对于我的选择也不太理解。我不愿多说什么,但心里认定的事就不会轻易改变。


因为做志愿者的机缘,我走进了云南大山深处,亲眼目睹没鞋穿的孩子席地而坐贪婪阅读爱心捐赠的图书;只有一块破黑板、几张随时可能散架的旧课桌的教室……对生长在发达城市中的我来说,这些景象从看见那刻起便深印心中,再难忘记。之后,我多次前往有七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省元阳县黄茅岭乡支教、采风,曾经冒雨走八小时艰险山路,探访了当地海拔最高、最贫困的山寨马鹿塘,探望了腿脚不便还依然坚守在马鹿塘小学任教的瑶族老师和深深爱戴他的、拿旧化肥袋子做书包的学生们。


王萌萌(左)与山区的孩子在一起


返沪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处于魂不守舍的状态,我的心似乎一直留在那个民族风情浓郁的偏僻山乡。可是上海纷乱熙攘的城市生活还在继续,我烦躁不已、寝食难安,想要寻得一种方式让自己的灵魂和肉体重新结合,找回心灵的平静。于是我在几位师长的鼓励下拿起了笔,试着用最热爱的文字表达和倾诉。就这样我开始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大爱无声》的创作。那时我白天做志愿者,晚饭后开始写小说,写到凌晨一点多睡觉,周末的时光也都投入到写作之中。


从此行走的方向明晰起来,我马不停蹄地四处奔波、不畏艰险地采风、全心投入地写作。五年里我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初稿字数累积有一百多万,这三部小说写了不同领域的志愿者的故事,组成了志愿者长篇小说三部曲。


我一直都被称作“志愿者作家”,直到现在也是如此。其实我一度对这样的称谓感到不自在,也因此而自我怀疑,是否自己有靠“志愿者”身份博取关注与认可之嫌?然而志愿者也是人,所有的艺术作品本质上都是表现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心世界。志愿服务可以说是我写作的原点,也正因为做志愿者的经历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充沛的激情,才让我在这些年的写作过程中始终遵循着一个老旧却又有效的原则——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与源泉。为了采风吃苦受累我习以为常,还曾经多次深入险境甚至与生死擦肩。我不去想值不值得、更不在意外界的评价,只是觉得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应该竭尽所能。


“志愿者长篇小说三部曲”完成之后,我很久都找不到能够产生表达冲动的新选题。而在文学创作上进入得越深,我越感到自己的单薄与虚弱,如同渺小沙粒坠入浩渺深海,异常地恐慌与焦虑。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压力的增加、思想心态的转变,我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创作瓶颈期。之前的身体透支积劳成疾,失去了青春年华时精力与激情都天然具足的优势,真刀真枪地面对现实生活循环往复的重重消磨,时时感到举步维艰。


“体验”

好在写作磨砺你、消耗你,也在塑造你、滋养你,当你相信它与你命定有一段难解且持久的、甚至可能要纠缠一生的缘分时,你也就不得不领受它带给你的一切,变得更加谦卑、坚忍、沉着和温和,因为你知道轻忽不得、松懈不得、急不得、蛮横不得。你不得不为了能配得上它而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时常想到多年前曾有师长对我说,若想在写作上后劲足,不能一味依赖所谓的“体验生活”,任何看似平淡无奇的事件、人物背后,都有可以书写的切入点。当时我不以为然,如今才明白他的深意。个人的生命有限,经历再丰富也有很多永远触及不到的领域和角落,所以对于写作者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如何利用自己有限的经历和积累,充分挖掘其中无限的可供创作的维度。尤其在当下这个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时代,对现实生活的深入体验之后,更需要精准地把握和提炼,不断提高学养和专业技巧,才能抵达更开敞的创作空间。


在山区


于是我在自己有热情的领域继续深扎、深挖,并在第一时间以这些经历进行纪实性的写作。我写徒步朝拜神山冈仁波齐、写北极熊之都丘吉尔苔原探险、写为了实现儿子的遗愿去沙漠种树的大地母亲、写为了救护白天鹅而牺牲的丹顶鹤姑娘……


同时,我在身边最熟悉、最平常之处寻找小说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我不能不将目光停留在已成为第二故乡的云南红河州大山深处的女性们身上,她们怯懦、短视、粗俗、现实、麻木,却又质朴、坚韧、宽厚、浪漫、深情,她们承受的苦难、她们创造的美好和她们追寻的梦想……她们的故事在我的脑海中酝酿盘旋很久很久,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方式讲述。最熟悉却又最在意的人,往往最难写好,写得越久、越多,落笔反而会愈加谨慎。我想是我贴得还不够近、沉得还不够深,或者是我还没有让自己在某些时候成为她们,其实我本来就是她们,真正看见了她们,我也就看见了自己。


相对之前来说,近两年我写得慢、写得少,越来越能看清楚自己的局限,想要追求一种更从容与平衡的状态。人的天赋才华有高低、际遇各不相同,选择写作是选择了一种相对安静、相对内在化的面对自己与世界的方式,善用这种方式,不论甘苦得失,总能让文字更有觉知、更通透。


今后的写作之路上,我愿做磕长头的朝圣者,每一次匍匐都紧贴着大地。而紧贴大地是为了接近天空,就像鸟儿使劲拍打翅膀、爪子用力蹬地才能起飞。





文学照亮生活


主界面查看精彩推荐

合作事宜请留言













文学报



公众号:iwenxuebao

网站:wxb.whb.cn 

邮发代号:3-22 订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