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这在医疗圈掀起波澜。此前,上海发布《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办法》),是在11年前的2013年。
专培,全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继续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在国际医学界有广泛共识和长期实践。
专培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我国专培参照的是美国模式,在取得住院医师资格证后自主选择是否专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是捆绑模式,医学生毕业后第1年即纳入专培计划,前3年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第4-6年进行高级技能训练。
专培相当于花费2-4年的时间去学习和实践,此时医生是工作者的身份,也会领取工资、缴纳社保、计算工龄,属于在职学习,只是工作内容以学习为主。
住培注重“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专培着眼于“能独立规范承担本专科常见多发疾病和疑难重症诊疗工作”。专培相比住培,在专科相关临床实践技能、疾病诊治和理论知识上更上一层楼,对于医生的专业发展和提升是有好处的。但是由于某些原因,部分医学生对此持不同意见。
养家养娃:银两几多?
2015年12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工作目标为:2016年,遴选有条件的专科启动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力争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初步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形成较为完善可行的组织管理体系、培训体系和有效的政策支撑体系,形成完整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合格临床专科医师。
上述《指导意见》规定专培培训对象为: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拟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工作的医师或需要进一步整体提升专业水平的医师;具备中级及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需要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指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下同)研究生。
在最为人所关心的待遇方面,《指导意见》提出,
完成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通过结业考核者,在符合国家学位授予要求前提下,可申请授予相应的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在符合规定条件的前提下,申请个体行医时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者予以优先。在全面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的省(区、市),可将取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高级技术岗位聘用的优先条件之一。
学医道路漫长又艰难,每个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医学的人都有此认知,
大家不满的并不是漫长的培训道路,而是可能存在差异的待遇。
“如果规培、专培也整得跟廉价劳动力差不多的话,一个医生到了35岁都没个像样的工资?难崩。”
“钱给够,大家都愿意。待遇不到位,画什么饼都不香。”
“耶,爸妈的压力更大了捏,他们要更努力了捏(我能安心读书吗,处处都要钱)”……
专培的医生大多都年过三十,不乏拖家带口者,专培的待遇成为了重要的考量因素。在不满的声音中,待遇低、廉价劳动力、羞于啃老等说法是高频词。
据了解,
国家财政的补贴是3万元一年,给到规培生手里的是2万元一年,
折1667元/月。
其余的要看医院和当地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南方的医院比较“豪横”,如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最高可以给到24万元/年。
不少医院给出“同工同酬”的承诺,减少本院专培生和外院专培生的待遇差异。
待遇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医师协会要求,参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同级别医师水平。培训第一年到第四年总收入(含餐补、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等):
1. 本科学历:12.5-14.8万元/年。
2. 硕士研究生学历:15.1-17.7万元/年。
3. 博士研究生学历:17.8-20.9万元/年。
4. 其他:夜班费200元/次,有公寓可供住宿申请。
——2024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试点专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招收简章
投入产出:收益几何?
“是不是专培后,就一定能拿到博士学位呢?”
专培之后的收益也是医生们关注的重点。笔者注意到,新版《实施办法》延续了已失效的2013年版《试行办法》规定,指出各级医疗机构应当将《专
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晋升临床医学类高级职称的优先条件之一。
更有吸引力的是,上海在试点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
如果顺利的话,专培合格后能同时获得博士学位。
但是能否获得博士学历,是否达到普通博士同等认可程度,目前还未可知。笔者注意到,在已失效的2013年版《试行办法》规定,取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成绩优秀并符合申请学位条件者,可以向有关学位授予单位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专培基地:培养质量如何?
“试问有几家规培单位能按规培教学质量要求做到合格产出?”
“规培刚结束,上级医生觉得你干活理所当然,教你看心情,不教你就是忙,结业考核靠自己,不要害他扣钱就行!”
别人问:“你这三年都学到了些什么”
某规培生回答:“出院病历三天未归档,罚款500。”
专培的沉没成本较大,除了对医生,对于社会亦是如此。专培的医生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单位,原单位还需要继续承担其人力成本,也要找人来补位,对于原单位是投入;国家和政府对其有补贴有管理,也需要投入;带教基地要安排培训、考核,也需要投入……
上海此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专培质量。
根据《实施办法》,专培由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毕教委)来统一管理,上海市医师协会对各专科进行业务指导并组织实施结业综合考核,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制定年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计划并予以公布……在笔者看来,上海由统一的部门来负责专培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各医院之间的差异而导致专培效果良莠不齐、学员觉得“浪费时间”“收获很小”等问题。
在执行层面,医院需要有部门负责落实本单位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工作,由拥有专培资格的培训基地所在医院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培训基地毕教委)来落实,但结业不由医院说了算,需要由上海市医师协会组织实施结业综合考核,各专业组来把关,考核培训结果。
有医生担心,医师协会不敢“得罪”医院。《实施办法》明确,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及参与情况纳入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医院等级评审、医学重点学科和临床医学中心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也就是医院专培做不好,绩效评价和各种评审都会受影响。
作为专培改革排头兵,取消“试行”的帽子,上海市用了11年,而全国真正走上、走好“5+3+X”专培之路,依然漫长。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