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闯先生转型工场创始人、洪晟观通基金合伙人汤明磊在闯先生母婴童UP加速营开营仪式上的分享,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有所删改。
我前几天发了一条朋友圈:有梦想的人值得尊敬。但我还没有写后半句话:你要看他是不是一直在做一件事,如果把它放到十年去看,他做的不是一件事的话,我觉得值得尊敬,但不值得效仿。
昨天我听到了一个词,叫“驻场创业家”,这是一些大的就业机构为养着一些特别成功的创业者,一次创业成功或者二次创业成功之后去找三次四次的风口机会来给他们一个时间在机构里面不断地看项目,去找一些风口。这可以算是连续创业者的升级版了。
“风口”这个词在这些年被反复的提及,“风口”这个词其实和我之前提到过的“需求”是相互冲突又互相博弈的一个词,母婴行业也是如此,其实母婴行业不是一个风口性的行业,尽管“二胎政策”出台了,但二胎的效应真正发挥了多少,这很难说。
因为母婴行业属于长青性的行业,我们的国家其实有很多长青性的行业,比如餐饮,餐饮无论怎样也迎不来风口,因为我一天只能吃三顿饭,服装也迎不来风口,因为夏天我只能穿一件衣服,母婴也是如此,早教做得再优秀,如果我自己没有孩子,也不会去上早教,所以它是长青性的需求,如果你把它定义为是一个长青性的需求,把它按照长青性来做生意的话,那他可能就做不成一个伟大的生意,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在需求之上和风口之下来思考一些问题。
大家为什么要做母婴生意?我觉得绝大多数应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母婴生意是高溢价的生意,母婴市场是一个能赚钱的市场,任何东西加上“母婴”,加上“儿童”,就能提高溢价,这也是母婴市场有大量浮躁者的原因;另一个是自己有了宝宝,希望可以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需求,但无论是哪种创业者,一定会在BP的第一页跟投资人来陈述一个事实:母婴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但是母婴市场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吗?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在我看来,母婴市场,不大。真正的二胎之后的购买力能够有多少呢?在孩子身上的花费究竟能有多少呢?
首先我讲一个我好朋友的事情,他是我的发小,其实条件不算太差,他和他的妻子在杭州生活,一个月的工资加一起一万两千块钱,有一天吃饭时我问他,这一万两千块钱你有多少是花在你小孩的身上?他的小孩刚刚一岁,他说:满打满算一千五百块钱。
这样算下来,在座各位提供的服务,他都享受不了,因为他每个月还有五千块钱的贷款需要还,他还要为他下一套住房,个人的财富积累,每个月再积累三千块钱,给自己和老婆用的钱每个月可能才一两千块钱,这样的人作为你的目标客户,你又能赚他多少钱?
第二,母婴不应该叫做市场,这个市场是一个人群,也是我们基金的投资逻辑,因为是一个人群,所以它无所不包,它既包括产品,也包括服务、SAAS、底层、技术、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大家做的行业真正能占到母婴的多少市场呢?其实是被切碎的,不是一个碎片化的市场,是粉末化的市场,还有大量的散户,所以如果你做的托管,价格降不下来的话,你能做得过社区里面的老阿姨吗?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粉末化的市场里,你能抢到多少份额?你们能真正获取用户吗?用户真的能够被你获取吗?
第三,二胎的效应其实并不明显,因为现在大家连一个孩子都养不起,又有多少人有经济条件养第二个孩子,第三个孩子?他们又能够为这些孩子花费多少钱?也是一个未知数。
第四,服务的地域性,我们当中许多创业者细分的赛道其实是存在地域性的,你会发现即使你的服务做得再牛,但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已经有与你对标的标品了,而且短时间之内也不会被消灭,你不可能一统全国,因为这不是互联网,也不是技术,开始往线下做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一系列的问题。
以上提到的只是一些,其实还有非常非常多的理由可以说明母婴这个市场是一个很小的市场,完全比大家心里面想的市场要小得多。
但是,真的是一个很小的市场吗?其实也很大。如果真的是这么小的市场,因为我也是一个创业者,我新发起了一支基金,我难道期望我的基金砸掉吗?我肯定费尽心力去打造这一期基金里面最优秀的项目,然后不断地把我个人搭进去为大家站台,来希望大家成功,如果这是一个小的市场,我们在基金投资策略的定位上为什么一开始直接就定位在母婴童这个领域,是因为我觉得其实它是一个大的市场。
大家会发现,为什么我们所有的人都在讲垂直,这个话是我在两年之前就说的,从2016年开始中国进入垂直时代,所有的人都在讲垂直,但是在中国,“垂直”这个词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什么叫“垂直”?有的人讲垂直一个技术,有的人垂直了一个概念,有人垂直一个产业,我们垂直的是一个人群,无论大家做的是哪一个细分领域里的生意你们的买单方,你们的客户,其实是一群人,就是宝妈、辣妈。
在中国现今这种“女强男弱”的情况下,男人是负责挣钱不花钱的,家里面更多的经济财权是掌握在宝妈们的手中的,其实这一批用户手里面掌管的资金,加在一起何止两万亿,简直不止二十万亿!
所以我经常会跟我们的创业者、创始人说,我们做的事情是一根针,我们首先要扎在这个泥土上,我们要有存在的价值,我们要有核心竞争力,我们才能扎住,才能扎在这个雨林里,但是不代表我们只能做一个事情,因为你抓住的是一个人群,所以任何一个品牌都可以变成渠道,任何一个很牛的渠道都可以迅速裂变成很多个品牌,这也是我们大家做这件事情的原因,不是真的为了做我们这件事情,是为了抓住这个人群。
因为这个人群是一个永远不会衰竭的人群,只要人类还存在,只要国家还存在,这个人群就一定会存在,这个人群中的需求就会不断地被优化,不断的被推到高潮,所以这群人掌握的市场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市场。我们希望的是,通过一个产业,通过资本,来打通这个人群,把你的客户和我的客户共同分享出来,这才是利益共同体。
我们为什么要做“母婴”?母婴就是“母”和“婴”,所以大家在做这个事情,做着做着很多东西都会偏离它的本质。大家很多都已经做到一个阶段了,大家有没有经常反过来审视一下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做母婴这个行业的生意呢?比方说,我要做“母”这个生意,我的初心是什么?你希望你的老婆成为妈妈之后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现在的生活对她来说好吗?我能不能提供一个能让她过更好生活的机会,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生活场景?
这个是现在中国普遍妈妈们的情况,包包、宝宝、饱饱、抱抱。为什么要来做“母”的这个生意?是为了帮助你老婆和像你老婆一样的这些女人们找到自我。
现在基本上是被以上这四种垄断:独立的女强人是对抗自我的;刁蛮公主型是深陷自我的;全职保姆型的是消灭自我的;家庭少妇型是迷失自我的。赚的钱可能便宜的是管家和司机,这是现在很多的情况。为什么?因为没有自我。为什么没有自我呢?因为大家还没有成长起来。成长起来了就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服务,各种各样的产品,帮助她们找到自我。
那么做“婴”的生意是什么呢?是你希望你的孩子和跟你孩子一样的中国下一代能够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来说一说我的童年吧,我的童年就是一个很悲惨的童年。为什么要用一件衣服来举例呢?就是说这样的习惯、这样的基因其实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不能再放纵这样的基因了。其实每个人出生的时候体质都应该是差不多的,我小时候身体特别不好,原因是我妈妈和我外公在给我穿衣服的这个事情上形成了巨大的争执,并且因为这种争执把气撒到了我一个小孩子的身上。
我妈妈只要一下班就开始给我脱衣服,因为觉得老人给小孩穿得太多了,然后,只要我妈一上班,我外公就会给我加衣服,而且标准是一定要加到我出汗为止,老人比较保守,觉得小孩还是不要冻着比较好。三岁之前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无论春夏秋冬,我在我妈上下班时期穿的都是不一样的衣服,导致我总是一冷一热的,身体就不怎么好。
我的早教是什么?我那个时候没有早教,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妈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就给我准备了三千字的字卡,是我自己自学的,因为父母的工作特别忙,我一个人在家里面每天晚上学一遍,然后白天把字卡排起来认字,所以我认字比一般人早,四五岁的时候就把小学之后的字都认完了,然后每天孤独的守着家里大概装有两千本书的大书架,这样的日子大概过了有五六年,这给了我很多东西,也让我失去了很多东西,这也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失去的,我希望我的孩子得到的更多。
大家也应该有这样的初心,应该要为自己活,现在大家扪心自问一下,做的“婴”的服务和产品有多少是卖给小孩子本人的,还是卖给的是家长,让家长们买得爽就可以了?尽管这样可以让你更快的赚到钱,家长觉得虚荣了觉得好了真的对这个小孩子有帮助吗?你们真的是在做帮助下一代的事情吗?所以,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说这些的初衷:卖给妈妈们爱远大于卖给妈妈们美;把产品卖给孩子远大于把产品卖给妈妈。
我希望能把这样的价值观,把我的一些个人思考来影响到我们这个加速营,可能在短期内赚钱不容易一些,但是长期未来的市场一定属于你,所以我觉得这是短期和长期的博弈,希望大家在这之中能做一个很好的考量。最后送给大家12个字:不忘初心,不藏匠心,不昧良心。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
汤明磊:母婴儿童行业需要按下Shift键
【加入UP加速营,我们一起去改变】
UP加速营,致力于成为母婴童产业创业者的陪伴者,我们把UP加速营定位成我们的投后服务的主要形式,不搞花哨、不搞形式,通过加速营的形式,让所投母婴童产业不同项目创始人之间能够互相认识、分享产业经验与知识、探索合作空间,并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产业大咖,拥有大量的曝光机会以及寻找到匹配的投资人。
请将你的商业计划书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