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办公室主任
服务全中国公务人员、文职人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中医  ·  第23批援刚果(金)中国医疗队启程 ·  昨天  
中国中医  ·  陕西新增7个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 ·  2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历年“春之生”音乐会精彩瞬间回顾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办公室主任

史志人才队伍建设要把握好四对关系

办公室主任  · 公众号  ·  · 2024-08-06 12:30

正文

“”


按语





为充分发挥史志评论在价值引导、精神引领、智慧启迪方面的作用,“史志湖州”微信公众号推出《论从史出》评论栏目,今天刊发第24篇《史志人才队伍建设要把握好四对关系》。




论从史出

史志人才队伍建设要把握好四对关系

史志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史志工作作为党的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文化建设工程。加快培育形成优秀的史志工作人才队伍,是贯彻落实“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的迫切需要和实际行动。

先秦《 管子 ·权修》有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育优秀的史志文化人才队伍刻不容缓,应该成为各级史志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重大的研究课题。按照省委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要求,笔者认为史志队伍建设要把握好以下几对关系:
把握好 短和长 的关系,完善人才规划。 短是短期,立足当前。长是长期,着眼未来。史志文化人才的培育需要立足当前的实际“缺啥补啥”,制定针对性的短期培育目标。同时,我们要着眼未来,树立人才培育的长远目标。省市关于党史、方志工作五年规划中对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阐述,给予我们方向和指导。考虑史志事业的长远发展,要更加重视史志人才的梯队培养,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青年就是希望和未来,我们要为青年人才的成才创设平台、搭建舞台,让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今年上半年,省方志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方志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强调“新时代方志文化的传承发展”,启示我们史志事业需要“长江后浪推前浪”,需要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把握好“硬和软”的关系,严格人才标准。 硬是硬指标。史志文化人才的认定也需要有学历、职称、获奖经历、研究成果等这些客观的认定标准。软是软实力,可以说是人才在品格德行方面的表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更看重人才的“才”,对“德”相对忽视一些,不觉得是“软实力”,而只是“软任务”。《曾国藩家书》中有一篇《致沅弟季弟·如何使用有才无德者》中记载:“吾兄弟于有才而无德者,亦当不没其长,而稍远其人。”“德”应该作为史志文化人才的重要标准。我们在重视人才的能力、经验、学识的同时,要更重视人才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德”的考察和培育。“德”可以使整个团队凝聚在一起,从而做出更大的成就。“德艺双馨”、“才德兼备”的史志文化人才是最理想的。

把握好“小和大”的关系,拓宽人才来源。 “小”是指,史志部门相对组织、宣传等部门来说是小部门,尤其是在县区基层,还存在机构不够健全,人员规模偏小的问题,干部人才相对匮乏,挖掘培育人才的潜力有限。“大”是大系统,史志文化大系统。我们要突破部门和地域局限,放眼史志大系统来网罗人才,壮大史志人才队伍,以弥补小部门人才的不足。创新体制机制,掌握好对党史和地方志有兴趣、有研究、有积累的干部、党员和群众,甚至可以跨地域收罗人才,“柔性”引进、培育和使用,建立起动态更新的史志人才库。

把握好“专和博”的关系,优化人才结构。 “专”是专门、专业。笔者认为史志部门需要业务类的,也需要管理类的;需要专才,也需要通才。“博”是广博、博大。要发挥好各专门人才、专业人才的优势,取长补短、团队协作,产生“1+1>2”的效应。《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赢得天下后说的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集聚天下英才并能“因才施用”,是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成功秘诀。同样,培育“又专又博”的史志人才队伍,是推动史志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执笔:陆正荣

编辑:蒋晓逸




往期推荐

①史志部门就是一线部门
②英雄永远不能被忘记
③让“冷板凳”焕发“热效应”
贯彻条例不是“软要求”而是“硬任务”
三轮修志:超越重修续修之争
法治护航:让红色资源活起来传下去
“解放”意味着什么
我们纪念解放,到底纪念什么?
以“望闻问切”法为史志研究开良方
⑩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的宣贯要“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史志何以“IP”出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