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消息,2024年1月1日起,为2023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3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
从2016年到2024年,养老金名义增长了51.13%,CPI增长了11.4%,这八年是退休老人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感十足的八年。
但是年轻人恐怕就没这么幸福了,经过房价翻倍和三年疫情的摧残,已经暮气沉沉了,即使不考虑失业、降薪,社保缴费大幅度增加。
以上海为例,2016年的社保1倍缴费基数为5939元,2024年为12183元,增长了205%,翻倍不止。
如果社保缴费比例不变,意味着上班族的社保支出增加了一倍有余。
在社保缴费里面的养老保险,上海的个人8%,公司16%,前者进个人账户,后者进统筹账户,个人账户就是自己的钱,这是不动的,统筹账户的钱就是给领取养老金的人群用的。
我国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制,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交的钱给现在的老人用,我们以后统筹账户的钱就要靠后面的年轻人了。
早期的养老金制度中,很多从原有体制转入社保体系内的老职工并未充分缴费,但他们的缴费年限被视为“视同缴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养老金的缺口。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中的预测,养老金的累计结余将在2027年达到峰值6.99万亿元,随后在2028年首次出现当期负数,并在此后迅速下降,预计到2035年将完全耗尽。
这几年一方面延迟退休,一方面大幅度提高社保缴费基数,一方面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支出不断增长,以上海为例,灵活就业人员一个月至少需要缴纳近2600元的社保费用,这几乎与他们的最低月工资持平。
钱,不够用了,但是现在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却不断增长,这让每天拼命打螺丝钉的年轻人怎么想?更何况现在老年人领取的钱还是年轻人交的。
更可气的是,很多年轻人被忽悠买了很多所谓的高收益稳健性养老目标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12日,最近一年有鹏华长乐稳健养老一年、平安养老2045五年、中信保诚养老2035三年持有、浦银安盛养老2040三年持有、中银养老目标日期2040、长城恒泰养老2040三年
等8只养老FOF产品黯然退出市场
。加上此前清盘的摩根锦程积极成长养老目标五年、泰达养老2040三年、景顺长城养老2045五年、国联安安享稳健养老一年这4只产品,这类产品的清盘数量目前已扩至12只。
你看看,人还没老,自己的养老FOF没了,呵呵哒,讽刺。
想想85——95这十年的人真是惨,一方面接盘老破小,租售比低得要死,一方面面临就业压力,一方面交社保养老人,牛马一生,但是到了自己退休的时候,养老是准备靠社保还是养老FOF?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独生子女家庭较多,一对夫妻往往需要赡养四到八位老人,下面还要养娃。如果没有适当的养老准备,稍有风吹草动,看起来十分美好的中产家庭可能就土崩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