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鹏汽车顾捷回应超电
:
实际就是增程技术
南方财经
3
月
28
日电,在
2025
电动汽车百人会
“
增程式技术论坛
”
现场,小鹏汽车动力中心总经理顾捷回应
“
超级纯电
”
称,
“
大家都喜欢起不同的名字,没关系,就是增程,重要的技术标签就是
800V/5C
的超充。
”
同时,他还补充,小鹏内部关于增程和混动的技术路线讨论,始于三年半前。
“
为什么小鹏比较晚地介入到超级纯电或者增程系统开发,一是因为当时小鹏还没有足够的规模做这么多的技术构型,二是小鹏自己也有技术路线演进的需求,早期小鹏还是聚焦于纯电。
”
2
、中电联发布
2024
年度储能电站统计数据
-
2025
年
3
月
27
日,在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
2024
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
2024
年
新能源配储整体运行平均利用率指数
32%
,比
2023
年提升
15
个百分点。电网侧
储能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
248
次,
平均利用率指数
52%
,比
2023
年提升
14
个百分点。
-
2024
年电化学储能总充电电量
8991GWh
、总放电电量
7980GWh
、平均转换效率
88.75%
,电网侧储能平均综合效率
81.71%
。
-
截至
2024
年底,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电池厂商包括
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瑞浦兰钧
总装机能量
33.89GWh
、占比
69.59%
。
-
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的
BMS
厂商包括
高特电子、协能科技、海博思创、比亚迪、阳光电源
,总能量
27.31GWh
、占比
56.08%
。
-
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的
PCS
厂商包括
上能电气、科华数据、索英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
,总功率
12.55GW
、占比
54.18%
。
-
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的
EMS
厂商包括
德联软件、长园集团、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四方股份、
总能量
22.25GWh
、占比
45.69%
。
-
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的系统集成商包括
海博思创、比亚迪、阳光电源、远景、中车株洲所
,总能量
18.74GWh
、占比
38.48%
。
3
、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
3
月
27
日,珠海卫蓝半固态电池产线投产仪式在珠海举行。该产线是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实现全球首次
314Ah
大容量半固态电池量产。
依托北京卫蓝全球领先的固态电池技术,并联合广东海四达,通过设备升级与工艺改造,将已有产线升级为
314Ah
半固态储能电池专用产线,是广东省首条大容量半固态储能电池专用产线。
目前,该基地已建成两条自动化产线,总规划年产能为
6GWh
。该产线生产的
314Ah
大容量半固态电池产品兼具长循环寿命与高安全性能,适用于源网侧储能、
5G
基站储能、工商业储能、数据和算力中心储能、新能源商用车、轨道交通、电动工程机械、电动船舶等多个场景,由于其安全优势,尤其适合城市用户侧储能的场景。
4
、东风汽车因电池召回
46056
辆新能源汽车
日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召回编号
S2025M0049V
:自
2025
年
3
月
28
日起,召回
2021
年
5
月
14
日至
2023
年
8
月
25
日生产的部分
2021-2023
年款
e-POWER
轩逸汽车,共计
34816
辆;
2021
年
9
月
25
日至
2023
年
10
月
20
日生产的部分
2021-2023
年款超混电驱奇骏汽车,共计
11240
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因电池管理系统(
BMS
)软件设定不合理,导致电池健康度(
SOH
)计算值过小,引起电池剩余电量(
SOC
)波动达到或超过设定阈值,车辆进入保护模式切断动力电源,造成行驶中动力中断,存在安全隐患。
5
、宁德时代推出全球首个电池循环计划
宁德时代与艾伦
·
麦克阿瑟基金会
18
日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全球电池循环经济的发展。
双方将共同开展
针对电池循环经济的系统性研究,构建全球生态网络,分享电池循环前沿实践。
本次电池循环经济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新能源产业将首次构建覆盖全产业链、政企决策者、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的协作网络。
“
宁德时代已实现覆盖
‘
电池设计
-
生产
-
使用
-
梯次利用
-
回收与资源再生
’
的生态闭环。
”
宁德时代循环经济项目负责人宋丹表示,
“
每块电池都应是能源循环的起点而非终点,这需要全球产业伙伴的协同创新。
6
、海辰储能
2022-2024
年
TOP5
客户分析
【免责声明】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能源时代"公众号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7日内联系"新能源时代"公众号进行删除或洽谈版权使用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