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盖碗,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传奇
有人用来喝茶赏花,有人用来会谈正事
既出世,又入世
平常体验,不过生活本来面目
过去,鲁迅用盖碗鉴好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一个盖碗的使命,出好茶汤,鉴茶好坏
,仅此而已。
茶喝得多了,泡茶的
盖碗也要讲究
。见多了
华丽或朴实,手作或模具注浆批量生产的,到头来喝进肚里的都是日子,
只求简单、长久
。
一个盖碗的使命
鲁迅说,泡好茶,要用盖碗。
大小要合适,
一人静心可拨茶细品,也可奉茶待客,
甚至二人对饮,闻香观色,也
能
别有意境,自然而然不突兀
。
拿着要不烫手,泡出一碗纯正茶汤,喝一口便知好坏。
所以说,人不到一定境界,定不知盖碗轻重,
什么茶都泡得很香的盖碗,老茶客都人手一只
。
原矿釉、手拉坯,烧出绝妙茶器
天底下的
好茶器都在景德镇
,陆寿义在这里做茶器12年,是好是坏,一摸便知。
但你要问他“好的盖碗怎么选?”却不一定答得上来,反而会直接做一个给你。
▲ 陆寿义手工制作的盖碗套组,1盖碗2品茗杯
〖 三才碗 〗
他做出的白瓷盖碗,致密度较高,泡完茶杯底留有茶香,但清水洗净后又像新的一般,
在哪儿都能泡一碗,怎么泡都好喝,从不挂味。
模
具注浆批量生产的盖碗,常常盖子与碗身割离,出水不流畅,茶味随时溜走;手作的盖碗,碗、盖、托,
每一件都经人手修整,默契度独一无二
。
茶器定型之前,不合格的只能打碎。人活着,不也是打碎、重建,然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吗?
▲ 手作一只盖碗需要绝对持久的注意力
一套茶器要登对,就要反复修坯,上下数十道工序,都由陆寿义把握。
1310°是烧窑的最高温度,烧出来的茶器致密度高,不易破碎,手敲杯壁,声音像金属碰撞般悦耳。
〖 甜白釉 〗
茶席的气质,全看釉色。甜白釉
,是白瓷的终极,
光照见影,
没有十年经验根本烧不出
。
无数次瓷土与釉的配比,才烧出光滑无纹的釉面,也正是这低调的白,如皓月指引夜路,照亮人心,风雅茶事才有了人情味。
泡茶不烫手,品茶有真味
手作茶器,每一步都是细致活,等了数月,再过滤次品,目前在
物道仅有100套有售。
〖 防烫
〗
茶器的釉面很平滑,杯子的唇口设计,能更好表现茶汤,泡茶时单手提起,
碗盖微斜出水,不会烫手
。
碗的折边较宽,
顶部凹口略宽,食指按压会更有力,
盖子的位置略深,让
水流出如细溪
。
〖
呈现茶之本味
〗
盖碗致密度高,
善聚茶香
,一撮茶叶,沸水注入,
茶叶翻滚,汤色清明
。
一双登对的品茗杯,正适合手握,茶满7分,不曾烫手,浅尝一口,舌底全是销魂茶香。
一组茶器,一个盖碗两个杯,端在眼前,明白如月色,静如“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我们给它起名叫“皓月”。
肯花时间在一件器物上的人,真的不多,陆寿义就是之一,能看到这里的你,也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