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康圈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是一种心态!懂点健康养生,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营养师顾中一  ·  2025年1月个人总结丨非常幸福,体重很高, ... ·  2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一个比跳绳还全能的减脂小工具,建议人手一个 ·  昨天  
丁香医生  ·  连续久坐,一定别超过这个时间 ·  昨天  
丁香医生  ·  尿,到底什么气味才是正常的? ·  3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去年厨房买的最值的 9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康圈

比癌症还要可怕的疾病,100%致死率!很多人家里就有感染源

健康圈  · 公众号  · 养生  · 2019-02-28 11:52

正文

健康圈

每日健康资讯

通俗 | 实用 | 可信赖




谁也想不到,在被狗舔舐之后仅仅过了40天,9岁的小楠(化名)竟突然死亡,死亡原因是狂犬病!


玩耍时被小狗舔舐到伤口

40天后,9岁男孩不幸身亡


2月12日,在河南卫辉市安都乡,9岁儿童小楠(化名)不幸身亡。事发后,卫辉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马上对小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孩子因狂犬病发病而死!


小楠的爷爷说,2018年5、6月份期间,小楠在曾祖父家逗小狗时曾被小狗抓伤,但这次没有告诉家人。


2018年12月30日,小楠在和另一条小狗玩耍时, 小狗舔舐了他的手,而恰巧被舔舐的地方有一个伤口, 这两次暴露家长均不知情,也没到疾控部门进行处置。


2月7日,小楠陆续出现怕风、怕水、怕光、怕声等症状。2月10日,孩子症状加重,出现双上肢麻木,伴有躁狂、兴奋、四肢痉挛。随后小楠被送到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狂犬病。虽经全力抢救,但小楠还是在2月12日不幸身亡。


每年全球6万人 死于狂犬病

致死率100%!


狂犬病是迄今唯一100%致死 的急性传染病。 全球每10分钟就有1人死于此病, 每年全球死于狂犬病的人近6万!


人是如何感染狂犬病的?


■ 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

■ 黏膜、破损的皮肤或开放性伤口被患狂犬病的动物舔舐或被狂犬病病毒污染;狂犬病病毒是不能侵入完整的皮肤的。

■ 移植了狂犬病病人的器官或组织。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狂犬病病例都是被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狗咬伤所致。近年来,也出现了通过移植狂犬病病人的器官或组织而感染的病例。



面对狂犬病,

有没有更安全的预防措施呢?


1、 主动给狗打狂犬病疫苗


首先大家要做一个文明负责的狗主,遵守养犬登记制度,主动为狗打狂犬病疫苗。携带狗狗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当用绳子牵领,体型较大的,最好佩戴口罩。


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轻易和陌生的狗亲近,避免被咬伤。不要带孩子去狗较多的高风险区域。



2、 进行暴露前免疫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防狂犬病的建议,对于面临较大被狗咬伤风险的人群,如与狂犬病病毒接触的实验室人员等高风险职业人员,实行暴露前免疫是较为稳妥的预防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风险地区的儿童,暴露前免疫尤其必要, 由于儿童往往会与动物玩耍,或者易受动物攻击,咬伤可能会更严重, 或者甚至是不报告咬伤事件。


当被狗咬伤之后,一旦接受狂犬病疫苗的加强注射,免疫记忆将快速启动,不必再注射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抗体即可及时达到有效保护水平。


因此,对于高风险人群,暴露前免疫比暴露后免疫更重要。


暴露前免疫程序


基础免疫免疫程序: 第0天、第7天和第21天(或第28 天)分别接种1剂,共接种3剂。


加强免疫: 如出于暴露前预防的目的,则已接受全程基础免疫者无需定期进行加强免疫。



3、 被什么动物致伤需要接受暴露后免疫?


狗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占95%以上,其次是猫。


野生食肉动物,也有传播风险:


鼬獾、红狐、貉、狼是我国重要的野生动物传染源;


蝙蝠也可以传播狂犬病,但在我国罕见。


牛、羊、马、猪等家畜和兔、鼠等啮齿动物咬伤风险低;


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病毒。


暴露后免疫完整流程包括


❶伤口处理(伤口冲洗→清创→消毒)

❷注射免疫球蛋白(必要时)

❸伤口缝合(必要时)

❹注射疫苗



完整流程的具体操作——


伤口处理


正确清洗伤口的方法: 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如自来水管)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伤口,冲洗伤口周围,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自行清洗伤口后,应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后续伤口处理。


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


伤口处理之后,必要时需要打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是为了更安全起见,因为人体产生主动抗体需要时间,而狂犬病的预防是和病毒赛跑的一个过程,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中和伤口局部的病毒,及时提供免疫保护,直至体内主动免疫的建立。


当皮肤被贯穿、破损的皮肤被舔舐或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舔舐(III级暴露)(哪怕很小的伤口,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时,应注射免疫球蛋白。


接种狂犬病疫苗


除非接触猫狗的皮肤没有任何伤口,或者没有被他们接触到粘膜,否则都需要接种疫苗。


关于狂犬病的5大误区

你一定要了解!


“狂犬病感染致死”的新闻近年来时有发生,但是狂犬病相关知识大家可能知道的并不多,甚至存在很多错误认识,尤其是下面这5个,大家一定要了解清楚了。


1、被狗咬了一定会得狂犬病?


首先要确定狗是否携带狂犬病病毒。 如果可以确定狗狗是健康的,则无需担心;如果确认为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狗,则应该担心感染。


其次,需要看被咬的严重性。 在专 业术语被叫做“狂犬病暴露”分级,被咬的越严重,暴露级别就越高。如果“咬”或者“舔”的行为没有出现皮肤破损,则无需担心。除此之外的情形,则应该担心感染。


最后,是否及时正确进行了预防处置。 在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情形下,如果及时正确进行了对应的预防处置,则无需担心。如果没有及时且正确进行预防处置,则有感染患病的可能。



2、人感染狂犬病后会发狂咬人?


狂犬病患者发作初期,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乏力等症状,到了中期,症状强烈,患者开始精神错乱出现幻觉,同时对于光、声音、水、风等外界刺激反应激烈,其中对水的反应最剧烈。甚至听到水声,听见“水”字都可能出现咽喉肌严重痉挛,进而导致窒息。


狗感染狂犬病时会表现出发狂咬人,这是疼痛引起的。但人跟狗不同,即便感到疼痛,缓解的办法也不是四处咬东西,所以如果人类狂犬病发作,是不会到处去咬人的。


3、“十日观察法”靠谱吗?


“十日观察法”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狂犬病防治办法之一,但有一系列前提,包括:


仅限于家养的狗、猫和雪貂,且伤人动物需有2 次明确记载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史;


要考虑众多因素,如:暴露地区的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伤口类型、暴露严重程度、伤人动物的临床表现及其免疫接种状况、伤人动物进行隔离观察的可能性以及实验室诊断的可获及性等。


“十日观察法”不是让人在被咬(抓、舔舐伤口)后什么都不做,先观察个十天再说, 而是推荐在立即启动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包括接种疫苗的同时,对动物进行10天观察(隔离观察外观健康的犬或猫)或安乐死后进行实验室检测。


如果10天内,这个猫或狗还没有因狂犬病发病死亡,就可以终止狂犬病预苗注射,同时可判定被咬人根本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


不过,临床实际工作中,不建议终止。在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王传林看来,完成一个标准的全程程序处理,机体可产生可靠的抗体,使机体得到长时间的保护,同时,再次暴露后,只需加注疫苗即可。


4、被狗咬伤、抓伤或舔舐伤口后应该怎么处理?


用肥皂水等弱碱性清洗剂和大量流动水交替清洗每一处伤口,至少清洗15分钟以上;如果使用专用的伤口清洁装置,效果会更好。


清洗完之后,如果用生理盐水再冲洗下伤口,效果会继续加成(避免皂液或者清洗剂残留);最后若有条件,用稀碘伏或者苯扎氯铵等皮肤黏膜消毒剂给伤口消毒就相当于又加了一道保险。


(被犬咬的伤口)


5、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血清、免疫球蛋白)什么时候打?


要不要打疫苗?很简单,见血就打,没见血皮肤有破损就打,伤口或者眼睛被舔了更要打,不确定情况下找专业的医护人员判断,需要打就打。


其实还可以选择在没受伤之前就打三针预防(注意,只能保护三个月,并非终身免疫)。


要不要打被动免疫制剂?也很简单,见血就打,没见血但皮肤破损在神经丰富地区(头面部、手脚、生殖器等部位)就打,伤口或者眼睛被舔了更要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