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贵院提出的司法建议,我局立即组织研究,停用该公园的隐患设施......”“我司就司法建议进行研究,整改工作已全部落实......”
某行政主管部门、某物业公司在盐田区法院发出的司法建议复函中回复道。
为何同一时间发出两份关于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管的司法建议,这源于盐田区法院公开审理的一起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的案件,该案因一名未成年人在辖区某公园内一游乐设施玩耍时不慎摔伤,引发索赔诉讼。
“就是因为管理部门和物业公司没有为游乐设施配备相应安全设施,孩子才会摔下来。”“游乐设施现场多处张贴了安全警示,我们已经尽到了安全管理和安全警示职责......”
庭审中,行政主管部门、某物业公司作为事发公园的服务方,与原告各执一词。
“法庭充分理解各方的意见,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是一项社会工程,在孩子安全监管方面,我们谁都不能置之度外。”
经过法庭一个小时的全力调解,三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
案件圆满调解的同时,承办法官吴静敏锐地发现,导致意外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涉案娱乐设施的相关配套不符合质量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及时排查,早点发现设施的安全隐患,也许意外就能避免”
,吴静总结道。
这一发现马上引起盐田区法院的重视,考虑到暑期旅游旺季即将到来,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盐田区法院在认真研判相关情况后,依法向辖区行政主管部门、某物业公司发出司法建议书。
“司法建议不能一发了之,而是要动态跟踪问效,才能起到保护未成年人的作用”
,吴静说道,
“司法建议发出后,我们及时了解相关部门的落实情况和司法需求,第一时间共同探讨、沟通解决问题,确保司法建议成为‘治本’良药。”
在收到司法建议书后,行政主管部门第一时间停用该设施,对各公园进行安全排查,整改完成多处安全隐患,并将问题设施纳入改造计划。物业公司加强安全责任培训,加大排查力度,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聚集区域的监控保障,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打造整洁、舒适的公园环境。
靠前防范、前端化解。盐田区法院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防治,坚持在个案办理、类案分析中“溯源”,全面加强对涉未成年人案件特点、态势、规律的分析研判,深入研判涉未成年人案件反映的家庭、学校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对苗头性问题进行动态预警,确保司法建议“建在点上、议在实处”。2020年以来,盐田区法院共向教育部门、学校、街道、社区发送
8
份未成年人保护司法建议,采纳率
100%
,实现以“治已病”促“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