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微信公众号调整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继续接收本公众号的内容,请将“建筑结构”公众号设为星标,并多点文尾的
“在看”
和
“赞”
。
星标设置:
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 . .」,点击
「设为星标」
,公众号名旁就会出现黄色五角星(Android 和 iOS 用户操作相同)
据解放日报5月4日最新消息,
在夜幕低垂的时候,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的大礼堂陷入了一片火海,火光照亮了夜空,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如同一头狂暴的野兽,在宁静的校园里肆虐,让人不禁为之震惊和担忧。
△ 事发现场
©解放日报
△ 失火后的大礼堂
©红星新闻
着火大礼堂全名为“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
,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许心武任校长时主持规划,该校教授等人员自行设计,
历时三载、耗资二十一万大洋建成的。
2006年,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礼堂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 河南大学大礼堂原貌
©
上游新闻
如今,一夜之间,大礼堂遭遇大火,想必流连过明伦校区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灼痛感。网络上,人们纷纷讲述自己和大礼堂的“故事”,满是悲伤和惋惜。
据解放日报5月4日消息,河南大学表示,火灾发生时,礼堂内没有施工人员,初步推测起火原因可能与修缮过程中的电路老化有关。
△ 解放日报截图
©
解放日报
梳理老旧建筑物,尤其是博物馆建筑,其防火特点与隐患不容忽视。这些建筑因历史悠久,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同时也可能隐藏着诸多火灾隐患。
△ 河南大学大礼堂原貌
©
河南大学官方网站
△ 火灾事发现场
©
中国之声
为了确保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得以安全保存,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防患于未然。下面是小编整理几个重点内容,提醒相关人员注意防范。
老旧建筑物自身防火特点
1、老旧建筑年代久远,缺少配套的消防设施,部分装有消防设施的建筑也常常因为维护不善也存在老化、落后的情况,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先天性不足,存在建筑防火设计当时的设计要求低;
2、老旧民房多数存在消防通道不足、消防水源紧缺、建筑防火设施老旧或失效,后期管理没有按照新规范要求进行设施更正;
3、建设完成后,随着各种装修改造过程中,自行变更了原有建筑防火分隔、改造过程中为满足展陈空间要求,打断或破坏消防设施管道线路、建筑改造装修材料,未能按照当时规范装饰装修材料的防火要求进行装修,或已不能满足现行国家规范装饰装修材料的防火要求。
△ 河南大学大礼堂原貌
©
河南大学官方网站
老旧建筑物火灾隐患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分析
:
较多老旧建筑,由于各种原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联动设备不能正常启动,导致处于瘫痪状态。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规范参照
:
①《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4.1条。
2、配电室未设置挡鼠板
。
分析
:
因为没有挡鼠板,配电设备内部受到老鼠等小动物侵入,将导致电线等配件被咬嚼,会在很短时间内导致配电设备受损,可能造成短路、爆炸等事故。
规范参照:
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第6.2.4条。
3、私拉乱接的电线,且电线裸露在外,没有穿管得到妥善的保护。
分析
:
私拉乱接电线导致电线的过载发热,从而引起短路故障,一旦爆发,便可能引发火灾。
规范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六条。
4、由于电气线路老化,且部分未进行穿管保护。
分析
:
在有可燃物的闷顶或吊顶内,电气火灾往往频繁发生。这些火灾的罪魁祸首,往往是由于电线未经金属导管的保护。长时间的使用使得电线的绝缘层老化,漏电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引发火灾。又或者,电线在超负荷运行下,发热后一旦遇到可燃物,便立刻引发熊熊烈火。
规范参照
:
①《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10.2.3条;②《民用建筑电气标准》第8.1.6条;③JGJ66-2015第10.4.9条。
5、自动喷水灭火设施不能正常联动,消火栓里无水。
分析
:
由于管网老旧,时间长了,管道密封性也不是很好,所以当火灾来临的时候,发现消火栓管网无水或者消防设施无法正常联动,火灾发生时不能及时启动灭火系统。
规范参照
:
①《火灾自动报警规范》第4.2.2条;②GB50084- 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喷规》)第11.0.2条、第11.0.5条;③GB35181- 2017第7.4条。
6 、穿越设备间管道、水平桥架未进行防火封堵。
分析
:
穿越设备间的管道,应选用了硬质聚氯乙烯材料,为了防范火灾或烟气的肆意蔓延,应在穿越防火隔墙的关键部位,采用防火封堵措施。有效阻止火势和烟气的扩散,为设备间的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规范参照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3.6条。l.火灾隐患:电缆井水平、垂直防火封堵不符合要求,电缆井的门设置不符合要求。
△ 大礼堂旧景
©
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 河南大学大礼
堂位于明伦校区正中
央
©
河南大学官方网站
结尾:
河南大礼堂如今只能静静地躺在历史的尘埃中,成为过往的回声。建筑,它是文化的肌肤,而文化,则是建筑的脉搏和心跳。河南大学大礼堂的珍贵之处,不仅仅在于它那独特的建筑风格,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沉甸甸的历史重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精神。即使有一天,河南再次崛起一座与原大礼堂外观一模一样的建筑,但那份历史的韵味,那份文化的灵魂,却早已随风飘散,无法复制,更无法找回。因为真正的珍贵,不是在于物质的形态,而是在于它所承载的那份无法替代的记忆和精神。
来源:
素材来源解放日报、世界建筑设计联盟及相关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