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探长淘到了一部冷门佳作,它是一部科幻伦理片,网飞出品,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1%。
全片只有2位演员,成本不高,但网飞把这些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片中主要的机器人角色由全球顶级的
维塔工作室
(《指环王》《阿凡达》《阿丽塔:战斗天使》等)
负责完成。
片中机器人形象概念设计图
两位女演员中,一位是95后的丹麦女演员克拉拉·卢嘉
(Clara Rugaard)
。
另一位是拿过两届奥斯卡影后的神话级女星希拉里·斯万克
(Hilary Swank,《男孩别哭》《百万美元宝贝》)
。
希拉里·斯万克VS克拉拉·卢嘉
这部电影在烂番茄至今保持着
91%
的高新鲜度。
但在豆瓣它的标记人数还不到3000人,很多人都可能因为“充话费送的译名”而错过它——《吾乃母亲》。
《吾乃母亲》
I am mother
2019.1.25 圣丹斯电影节
无剧透故事简介
《吾乃母亲》的英文原名为
“I am mother”
,即
“我是母亲”
的意思。
它的故事梗概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一个机器人抚养人类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一个灯光闪烁、摇摇晃晃的地下掩体中。
这一天,人类灭绝,也是在这一天,这个地下掩体自动开启。
一切都被设定好:
人类一旦灭绝,掩体中的胚胎就开始“孵化”,从而为人类文明保留火种。
但此时,能够照顾幼儿的只剩下一台机器。
它从63000个胚胎中选取一个女性进行抚养,因为人类首先需要的是一个母亲。
但在这之前,这个机器人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
它能否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
人类末日过去13867天后,机器人抚养的婴儿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即使从没有出去过,她在地下掩体中也保持着良好的作息,每天训练、学习、测试。
周期性的心智和伦理道德测试决定着她们能否开始孵化新的人类。
直到有一天,从外面闯入一个中年女性幸存者。
这个女人告诉女儿,
外面的世界已经可以生存,但外面最大的威胁不是恶劣的环境,而是像“母亲”一样的机器人。
女人的话是真的吗?机械母亲到底隐藏了什么?
在女人和母亲之前,女儿不知道该相信谁。
随着女儿一步步深入,她的认知被不断推翻,剧情一再反转再反转,直到最后,真相甚至还叫人有点脊背发凉……
维塔工作室+
黑名单剧本
《吾乃母亲》成本不高,但因为演员和场景少,使得它能够把资金都用在了核心上。
影片的主角是“母亲”,她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
母亲也是本片最出彩的角色之一,配音由萝丝·拜恩
(Rose Byrne,《潜伏2》《X战警:第一战》)
完成。
而这个让人捉摸不透的角色完全由维塔工作室打造,他们让这个角色有了灵魂。
《X战警:第一战》中的萝丝·拜恩
母亲这个角色是个矛盾结合体。
她的角色充满母性和关爱,但又同时兼具机器的理智与冰冷,还保留了机器人的攻击性和威胁。
设计素材图,团队每天会讨论毙掉30多个手稿
定稿图片
母亲的眼睛致敬了经典的《2001:太空漫游》中的那台电脑,她眼睛下方的两个圆点可以移动来制造表情。
她的胸前和左臂特意安装了加温和保暖的柔软装置。
整个机器人非常逼真,质感很强,一个回眸一个转身都是戏,这是因为她里面住了个人。
幕后花絮
母亲的设计总监Luke Hawker打造了一个1:1的实体
(250个零件组成,每次要上50个螺丝)
。
他亲自穿上这个外壳进行表演,再加上辅助的电子操控,一个有着独立思想,还会看小孩的机器母亲诞生了。
幕后花絮
《吾乃母亲》
除了角色出彩,影片的末世背景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地面上的室外场景不多,但每一幕都能让人感受到末日之后的荒凉。
地下掩体之外是烧焦的土壤,没人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
我们只知道那天过后,人类灭绝,只剩下机器在自动运转。
《吾乃母亲》之所以好看,除了制作精致和角色精良之外,核心在故事。
原剧本《母亲》是2016年“黑名单”
(The Black List)
上未被改编成电影的最佳剧本之一。
“黑名单网站是好莱坞大佬们寻觅优质剧本的宝藏之地,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逃离德黑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作品都是从这里被扒出来。”
网页截图
故事中虽然角色很少,但每个角色都让人捉摸不透。
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谁在撒谎,又是谁在图谋不轨。
而故事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提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
比如开头对女儿的测试中,有关器官移植的伦理学问题:
医院中有5名病人病危,他们需要5个不同的器官进行移植。
这时来了一个新的危重病人,他的器官正好可以拯救另外5个病人。
如果你是医生,你会选择治好新病人然后眼睁睁看着另外5个病人死去,还是拖延新病人的治疗,最后用他的器官去拯救那5个人?
作为回答,女儿引用了哲学家
孔德
的话:
我应该愿意承担伤害,以做出有利他人的事。
这句话似乎在暗示,她应该承担等待新病人死亡的责任,来拯救另外5个人。
“伊西多尔·玛丽·奥古斯特·弗朗索瓦·泽维尔·
孔德
,1798年1月19日-1857年9月5日。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
但女儿提出了质疑:
我了解这5个病人吗?他们是懒惰还是勤奋?他们如果是谋杀犯或小偷,可能在我做出牺牲后,伤害到更多的人。
这也引出了本片隐藏的核心主题:
是不是每个人类都有着平等的生命权和幸福权?
这个器官移植难题,其实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实验
“电车难题”
(Trolley Problem)
的变体。
1967年,菲利帕·福特首次提出电车难题:
一辆电车即将压到被绑在轨道上的5个人,此时你可以扳动拉杆让电车变道,但这样电车就会压死另一个轨道上的1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菲利帕·露丝·福特,英国女哲学家,现代伦理行为学奠基人之一。”
图片来自lionsroar.com
有些人会认为,5大于1,5个人的生命比1个人的生命更重要,所以要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以求得多数人的利益。
但问题是,生命都是无价的,没人能够决定生命之间孰重孰轻,谁该生,谁该死。
拉杆,你会直接成为杀死一个人的凶手,不作为,你将间接成为害死五人的凶手。
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
因为不管你怎么选都会面临道德的审判。
而这个问题和本片有怎样的联系,如果不想被剧透,可以先看到这里,等看完电影之后再回来探讨答案。
想看解析的,继续往下拉。
终极反转解析:生命平等吗?
以下内容严重剧透
《吾乃母亲》的精彩之处在于它拍出了几次过瘾的反转。
外面的女人闯入地堡后,她打破了女儿对母亲,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谁在撒谎?
在女人到来之前,母亲一直对女儿说外面的世界环境恶劣,
辐射污染严重,绝对不可以出去。
就连发现一只疑似外来的老鼠母亲都要焚烧掉。
但这个女人却证明外面完全可以生存。
而且女人还说,在外面的矿井里,还有更多幸存的人类。
而最让女儿疑惑的,是女人对机器母亲充满敌意。
因为女人声称:
机器人在屠杀人类,他们甚至焚烧婴儿!
女人说自己身上的枪伤是机器人所为,但母亲则说,对比子弹之后发现女人的枪伤并不是机器人的武器造成,女人在撒谎。
可女儿亲自对比了子弹之后,发现撒谎的竟然是母亲。
女儿选择相信女人,故事迎来一个反转:
女儿被骗了——
外面根本就没有什么矿井和幸存的人类,只有女人自己生活在一个废弃的集装箱里。
女人骗她逃离地堡,和自己生活,
不过是因为孤单和自私。
这也应了母亲说过的话:
这个女人不关心任何人的未来,她只关心自己。
女人和母亲都在撒谎
,那么母亲撒谎又是在隐藏什么呢?
>>>>母亲在隐藏什么?
女儿并
不是母亲的第一个孩子。
女儿没有名字,她的编号是APX03。她无意中打开了胚胎容器和一个APX02的盒子,
发现在她前面已经有2个胚胎被孵化。
这也终于解释了开头的时间问题:末日第一天,胚胎就被孵化,但13867天
(约38年)
后,女儿好像才刚满18岁。
那么,在她之前的两个女孩去了哪里了呢?
原来,APX02才是我们开头看到的那个女孩,但她的测试成绩显示
“失败”
。
这说明母亲并没有按照设定把第二个女孩抚养成功,而女儿在焚烧炉里发现了APX02的残骸。
这说明APX02被母亲烧死了。
那么APX01号胚胎去了哪里?
APX01就是突然闯入地堡的女人,她不仅年龄符合
(38岁左右)
,在最后,母亲也揭露了谜底:
其他人都死了,只有你活了下来,那是因为这都是我的安排。
APX01从一开始就被放回了人类世界,
因为这都是测试的一部分。
而这些测试和母亲所谓的安排又是什么呢?
>>>>人类为什么灭绝?
APX01的放生只是母亲计划的一部分,让APX01找到这个地堡也是。
母亲为的,是让女儿看清“旧世界”的人类的自私与丑陋,同时也是为了测试女儿是否“合格”。
影片最后,母亲找到了APX01,并关上门对她“下手”。
但是为什么,母亲非要杀死APX02和APX01呢?
这也是本片最大的反转——
机器人毁灭了人类。
女儿回到地堡和母亲对峙,母亲才说出了真相:
母亲这一代机器人被培育为珍惜人类生命胜过一切,但它们同时看到人类身上的劣根性,计算出人类终将自取灭亡。
它们不可以袖手旁观。
于是,它们决定屠杀掉目前所有的人类,然后再培育出更好的人类——更聪明,也更加具有道德观念的人类。
但如果新培育出的人类不合格怎么办?
焚烧掉。
母亲的角色,正是“电车问题”中选择扳动拉杆的功利主义者,他们认为5条生命的价值大于1条生命的价值。
母亲计算出,在新世界中茁壮成长的人类数量,将远大于死于旧世界的人类数量。
所以,为了“更多更大”的利益,母亲选择“承担伤害”——成为凶手。
为了建立未来更美好的世界,母亲这一代机器人毁灭了一切。
>>>>新的世界?
既然母亲要消灭所有“旧世界”的人类,那她为什么没有杀死女儿呢?
那是因为在母亲眼里,女儿是合格的
“新人类”
,更会是一个合格的
“母亲”
。
而整部电影所说的“I am mother”
也并不是指机器母亲,
而是成为所有新人类母亲的女儿。
全片所有的角色都没有名字,除了女人提到的她的三个朋友。
而她三个朋友的名字也全都出自《Bible》:Jacob,Rachel,Simon。
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这不是巧合。
在《Bible》中,Rachel正是Jacob的妻子。
Jacob和Rachel,图片来自wiki
女儿的角色也借鉴了《Bible》中的寓意:
她是拥有童贞
(胚胎可能人工授精)
、没有原罪的“圣母”。她将带来新的生命,拯救人类,建立新的世界。
她是机器母亲培养出来的第一个新人类,她无私、公正、更有道德。
所以母亲让她接管了孕育着人类未来的地堡。
但如果未来还有“不合格”的人类的话,女儿会如何处理呢?
圣母画像
影片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但最后,
女儿抱着新生的孩子,像母亲一样唱起了那首歌,似乎预示着,新的轮回开始了。
影片在女儿的思考和犹疑中戛然而止,给我们留下值得深思的问题:
怎样的人类才是更好的?
生命是平等的吗?生命有区别吗?
我们可以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剥夺少数人的生命么?
这些问题就像那个著名的“电车思想实验”,它没有答案,只是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
人类从直立行走的智人到现在不过25万年的历史。
恶劣的环境、贫瘠的食物、惨烈的战争,都没有使人类灭绝。
我们被道德约束着,也被道德审判着。
探长也不知道明天的我们会变成怎样,但探长愿意相信片中母亲对APX02说的一句话:
人类也是可以美好的。
(后台回复
吾乃
母亲
)
相信美好就点好看
还有多少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