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浪潮工作室
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看世界的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哪吒2》,又登顶了! ·  10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台媒:大S骨灰已乘私人飞机抵达台湾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台媒:大S骨灰已乘私人飞机抵达台湾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夜读】明天开工!是时候刷新自己了 ·  3 天前  
央视新闻  ·  跨越3300公里,他们终于有了一张全家福 ·  3 天前  
河北省应急管理  ·  高速几十辆车连环撞!春节返程高峰警惕→ ·  3 天前  
河北省应急管理  ·  高速几十辆车连环撞!春节返程高峰警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浪潮工作室

为什么每个东北妈妈都是哲学家

浪潮工作室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03-23 11:32

正文

本文授权转载自

ONE文艺生活(ID:one_hanhan)



为什么东北人非常自来熟?

为什么东北人超级搞笑幽默?

为什么东北人百折不饶乐观向上?


因为东北人都有个伟大的妈妈。


东北妈妈,现代一流母亲。

幽默风趣,骂人绝不重样;耐心细致,张口闭口就要废了孩子;还特别顾全大局,总是说回家再收拾你。


东北妈妈这些独树一帜的优点,让每个东北人在成长阶段,就拥有了很多可贵的品质。

越挫越勇,不是娘胎带的,而是后天培养的。


俗话说得好,在一个人专属的bgm里,你是无法打败ta的。

东北妈妈亦然。

在特定场景下,她们会有固定且超常发挥。

逻辑链条完整,预设反驳精致,让当事人感受到一种眩晕感,旁观者叹服其交流技巧与话术。


所以求求你了,憋跟你的东北老妈讲理。

你会死得很惨的。

东北妈妈,隐藏的民间作家


要想做瓷器活儿,就要有金刚钻。

东北妈妈之所以能够行云流水地骂孩子,跟她们词汇量的丰富脱不了关系。

如果把东北妈妈和高考状元放一起,考民俗谚语,我愿意押东北妈妈赢。


她们的词汇非常接地气。

比如:


你说了句富有想象力的话

——憋搁那胡诌八扯的!


你重复了一句她说过的话

——一天净说车轱辘话,放罗圈屁!


她们还有收集歇后语、俏皮话的业余爱好。


你说诶呀突然忘了一件事

——现在来能耐了,“孩子死了来奶了!”


你说那赶快补救一下吧

——每次都临时着急,“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


你说这都不行那我怎么办啊

——没个准话儿,一天天“阎王爷写日记,鬼话连篇的!”



除了词汇,句型的活学活用,让人叹为观止。

完全是东北乡村诺贝尔文学奖水平的。


夸张句:

嫌弃你总丢东西

——“你怎么不把自己给丢了?”


嫌弃你不搞卫生

——“家里都下不去脚了。”


这里要着重表扬一下,东北妈妈的比喻能力登峰造极。

如果说东北人比喻第二,那么东北妈妈比喻第一。


比喻句:

嫌弃你不爱运动

——“你一天天跟老母鸡抱窝似的。”


嫌弃你讲话太快

——“你说话别那么快跟机关枪似的。”


还有对称句:

熬夜不起床——“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性格不痛快——“牵着不走,打着后退。”

吃饭不节制——“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


对称结构语感好,讲出来有种诗歌般的“音乐美”,是东北妈妈的最爱。


不管这事儿谁对谁错(怎么可能是妈妈错),气势上都不能输。


有时候听东北妈妈嘴里说出来的话,微言大义,优美动听,要不是在骂我,我都想抄下来当金句。

每个东北妈妈都是最佳辩手


在东北,每个家庭就是辩论场,每天都上演《奇葩说》。

而东北妈妈,是兵不血刃的最佳辩手。

想跟东北妈妈讲理?你根本不是个儿。


她们的善用技巧是偷换概念,转移视线,上纲上线,一句话反转。

把你的很多错误归谬,问你当初怎么不做好预防,让人没有还嘴的余地。


她们最令人佩服的是理直气壮的态度。


在气势上,给人一种永远正确的错觉。

总的来说,东北妈妈坚持打死也不承认,无理也要辩三分。



比如最常见的情况:你耳机找不到了。

毕竟你房间用你妈的话说,“堆得跟个破烂市场似的”。

这时你会向你可爱的妈妈求助,而她会先来一波输出。


你问,妈你看见我耳机了吗?

——“你让我帮你看着了吗?”


你问,妈你真没看见吗?

——“你看我像耳机不?/我看你像个耳机!”


你问她有没有动你东西。

——“我从来没动过你东西!自己东西看不好,还赖别人!”


你说你明明看见她给你收拾屋子了!

——“你天天那些东西yang哪烂扔,我能不收拾吗!”


你抓住漏洞说你果然乱动我东西了吧!

——“闭嘴吧!憋说那些没用的了,赶紧找吧!”


东北妈妈在帮孩子找东西这件事儿上,非常利落干净地把自己拎了出去。

我们要找东西,她批评我们乱放;

我们说是她乱放,她说憋吵了快找吧。


果然是跳战场的奇才,玩诡辩的大师——东北妈妈。

除此之外,东北妈妈还有N副面孔


都说小丫头片子有两幅面孔,不错。

东妈是从小丫头片子进化而来的,面孔多一倍不止。


在能屈能伸这个方面,没人能敌得过东妈。

她们好像不知道啥叫尴尬和冷战。


她们是天使,每天晚上给你送水果拼盘。

她们是魔鬼,每天早上让你鸡叫就起床。


她们是魔鬼中的天使,上一秒还骂你是倒霉孩子,下一秒就亲热地让你帮她p图。


这种让人怀疑妈妈是不是精神分裂了的情况,常发生在孩子学习考试中。

每个东北家庭,都会因为高考发生不同程度的争吵。

包括夫妻吵,母子吵架,父子吵,再夫妻吵。


由于筹备考试的所有家庭内部矛盾,最后多半都会是父亲的错。

因为孩子要考试,不能错。

而我们东北妈妈,不好意思,从来不错。



她们考试前恐吓孩子:


“咱家就是普通老百姓,你别指望你爸你妈能帮你干啥!”

“你考不上就给我去端盘子!”

“考个大学整得像为你爸你妈考的似的!”


有时又突然搞温情袭击:


“现在什么都不用你操心,你现在的唯一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你放心考,考不上妈养你。”

“儿子/姑娘,你压力别太大啊,就是个考试,妈相信你。”


而等你考完了,她就会立刻换一副面孔:


“一考完就挺尸,就这样考上了也毕不了业!”

“你嘴一直不闲着,吃完了就跟个弥勒佛似的,一躺一天。”

“瞅你那窝囊样儿,好孩子都养别人家去了。”


在这种反复无常的语录冲击下,每个东北孩子的考试环境都格外严峻。

不仅要面对非常困难的试题,还要面对忽冷忽热的老妈。


这份儿心理素质,让多少东北学生变得乐观豁达,以至于幽默搞笑的名声传扬海内外。

整个东北人的幽默和乐观,东北妈妈助力不少。

哲学家东妈:透过现象看本质


东北妈妈的表达,有反驳有议论有煽情。


她们深知,一句没有引申义的话无法流传。

没有价值的怼孩子就只是在泄愤,并不高明。


比较常见的升价值有:


“裤衩子不洗还能洗被套?”


——你这么不爱干净将来窝囊死!

——肯定上大学就把埋汰衣服给我一包一包邮回来。

——我倒是能管你,可我管不了你一辈子啊。

——等我死了,你也就埋汰死了!(???)


滑坡论证哪家强?东北妈妈求表扬!



还有:


“就跟你妈有能耐,你出去呲哒呲哒别人试试!”


——不用说你你不服气,将来有人能治你。

——等你到时候在外面吃苦了,憋回家哭!

——现在的孩子都这样,就跟对他好的人来能耐!


这里甚至出现了一个“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的价值。

东北妈妈哲学家逻辑学家人设不倒!




东北妈妈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如果你想当个战无不克的东北妈妈,请背过这篇手册。

如果你想从东北妈妈手里逃过一劫——对不起,不可能。


最后我想说,东北妈妈是个宝藏。


她们爱描绘,善比喻,喜升华,能歌善舞,能文善武,没有吵不赢的架,打不服的孩子,掰不过来的逻辑,和撕巴不出去的人民币。


岁月你得对所有妈妈好一点儿,东北妈妈尤其是,不然没你好果子吃。


而我也要说一句,妈妈我爱你!这篇文章不是针对你哦。



作者:王火火

编辑:张宝盒

视觉:鲜和奶油

封面:《乡村爱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