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满堂灌式上课效果不好似乎在培训界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而现实是大部分老师还是不愿意尝试把自己的课堂变成对话互动式的。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想做或做不到。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变革问题。
变革大师约翰·科特总结出通往变革的两条途径,一条是“分析-思考-改变”,而另一条则是“目睹-感受-改变”,他认为目睹-感受-改变的战术常常更奏效而且影响深远。我把认知比作弱电,是传递信号用的,只有12V或5V,而情感才是真正的动力,会有380V或220V。“分析-思考-改变”是走脑的,是思维层面的,讲道理、传递信息只是改变认知的方式。而“目睹-感受-改变”是走心的,是从感官刺激到心理感受,是情感通路。触动情感则需要用情感的方式。情感经常跟声音、画面紧密关联在一起,声音、画面的刺激常常能引起情绪反应。要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变革,就需要用多种线索、多种感觉、强烈对比、反复强化等多维度方式来促进情感的改变。
小孩在超市看上一款玩具,死缠硬磨要买。家长说:“家里类似的玩具有好几个,怎么还要买这个呀。”家长给孩子讲道理,而孩子却跟家长玩情感牌,道理在情感面前总显得苍白无力。孩子又哭又闹,还就地打滚,引来多人围观。最后家长抹不开面子,为了尽快让孩子安静,不得已买了这款家里已经有好几件的玩具。家长怕儿子在学校玩手机耽误学习,专门给其买一个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的老头机。儿子一心想买一部最新款的IPhone手机, 向家长要。家长给孩子讲道理:“买好手机还不是为了上网、玩游戏?现在学习这么紧张,有个手机能打电话就可以了,等你考上大学,给你买一部最新最好的手机。”孩子跟家长讲感情,拖着哭腔,喃喃地说:“班里三十多个人,几乎人人都用IPhone手机。同学聚会我都不敢拿我的破手机接电话,怕人笑话。还有同学以为我是来学校借读的。”一下子触碰了家长的敏感神经,家长想:我的孩子怎么能受这种委屈呢。几句话,IPhone手机买了。
对每一个参与变革的个体来讲,变革意味着放弃娴熟的旧模式而适应新模式,这个学习过程无疑是痛苦的。因为不适应、不熟练新的模式,常常面临着付出很大的努力、却收获糟糕结果的投入过程。斯图尔特•布莱克在他的《变革始于个人》借助学习曲线生动地阐释了其中的道理:
学习曲线是说一个人做某项事情的熟练程度随着作业重复次数(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因为旧模式是经过反复强化的,所以人们沿用过去的模式可以事半功倍,当然容易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可惜的是旧模式不合时宜了,重复这种“熟练的无能”状态没有任何前途。而新的模式需要从头学习,从以前的舒适区到现在的挑战区,不仅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还常常事倍功半,自然会有挫败感。
在变革过程中,人们的抵触情绪通常来自两个方面,既有对旧模式的情感依赖,也有对新模式的恐惧。管理者需要将这两种抵触情绪转变为对旧模式的厌倦和对新模式的期待。这个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渗透。一方面习惯了满堂灌的方式,把学生当成木头桩子,自己照本宣科灌完拉到,是最习惯、最舒适的方式,另一方面,非常担心跟学生互动,万一回答不上学生的问题会很尴尬,或者课堂局面失控而很难处理,再说又每人要求必须这么做,自己何必瞎折腾呢。
面对这种抵触情绪,再通透的道理都无济于事,道理在情感面前总显得苍白无力。解决的办法就是带他去体验,先观摩成功的互动式教学样例,再逐渐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上穿插一部分互动。当老师从学生的有质量问题中受到启发,在学生积极参与中体验到互动的乐趣,在学生容光焕发的表情中感受到活力的时候,他会逐渐喜欢上互动。有趣的是,当一个老师逐渐习惯了互动的同时,会对原来那种呆板的、死气沉沉的灌输模式产生厌倦感。积极情绪逐渐在老师的内在占了上风。
教学本来就是促人改变的工作,我讲过,不以学生改变为目的的教学全都是耍流氓。而满堂灌的方式只是在认知层面做工作,再通透的道理都不能代替情感体验,而与学生充分交流互动的方式也恰好给了学生很好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对所授知识的更深层次的掌握。积极而持久的改变正是这样在认知和情感的双重力量作用下逐渐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