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黑科技生活
”,关注中国第一黑科技微刊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天天用车是免不了的。常在路上开,哪能不吃罚单,尤其是经常跑高速的小伙伴!
那你知道摄像头是怎么拍下来你违章的吗?
在路上开车经常会看到路边的大牌子上写着“前方测速”,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要拍你是不是超速,干嘛还要告诉你呢?这不是多此一举?
恰恰相反,这里体现了法律的严谨性和光明正大的权威性,偷拍不能算作证据的,需要体现正义性。法律是有明文规定的根据《关于规范查处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中就规定在来车方向距离测速点200米以外应当设置“前方测速”或者“进入测速路段”等交通标志。
言归正传,今天我们就聊聊各种各样的超速摄像头。
最常见的就是这种装在电线杆子上一排排的摄像头了,大老远就能看见,一般装在道路的初始路段,主要作用还是为了监控车流量。
1、雷达测试原理
这种探头大多使用的是雷达探测车速的,当车辆进入探测范围内后,
雷达会发出两段波去探测车辆的位置,当两次发出的波都被接收到之后,根据三角函数的原理就可以计算出行驶的距离,除以时间就是车辆的速度
,当计算结果超出系统内的规定时,会立刻开启摄像头的拍照模式,自然超速行为就无处遁形了。目前国际主流技术就是高速摄像头和雷达组合使用。
2、摄像头与控制器测试原理
接下来就是这种固定测速摄像头,就是这种在路边草丛里呀,树干旁边呀,绿化带里的小箱子。
我们看到的小箱子里面装的是摄像头和控制系统,只是负责拍照取证和处理信息的。
它是通过事先埋入地下的两组感应线圈,当车辆依次进入这两组线圈,前方的摄像头就会在合适的机会拍下一张照片,通过线圈感应到的时间来计算出具体车速,同时将照片一同发回指挥室。
这种系统属于较早普及的一种技术手段,同样缺点也很明显,需要埋设两组线圈,施工量比较大,路面一旦变更则需重埋线圈,路面质量不好的地方对线圈的维护工作都是巨大的。
这两种摄像头都很常见,在路上跑久了,自然而然的都记在心里了,但是交警叔叔也又有黑科技来应对这种情况,那就是手持激光测速仪。
3、激光测速原理
激光测速仪理论上是测速最准确的一种,它是对被测物体进行两次有特定时间间隔的激光测距,取得在该一时段内被测物体的移动距离,从而得到该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很多人就是因为觉得自己熟悉路况,而被临时检查抓个正着。
4、区间测速
如果说这些能够避开,那么接下来介绍这种测速方法是无论如何都躲避不了的大杀器,区间测速。
区间测速的原理很简单,设定一个区间,以50公里为例,在起始处和终止处分别设立两个摄像头。分别在车辆进入和驶出的地方拍照,然后查看所经过的时间就知道是不是超速了,如果限速100公里,你只用了不到30分钟就驶出该路段,那么一定是超速了。
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式测速,目的都是要保证安全到达目的地,
我们都要牢记住安全这条红线,不超速,才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一份保证!
在雾霾天,普通摄像机的确会收到颗粒物的影响而造成成像不清晰
大雾天气下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在到达成像设备的过程中会受到空气悬浮颗粒的影响,从而使得设备无法获得清晰图片。
然而,
面对这极端天气,为了获得更清晰的监控效果,摄像透雾技术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摄像透雾技术
也称为视频图像增透技术,是指将因雾、水汽、灰尘等导致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部分,使得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信息量得到增强的过程。透雾不同于简单的除雾技术,它需要通过光学、算法等手段相互结合,根据图像杂质浓度自动调整算法,实现图像的色度补偿,从而获得与实景接近的较清晰图像。
在光谱中,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近红外线在传播时受气溶胶的影响较小,可穿透一定浓度的雾霭烟尘,实现准确快速聚焦,这就是光学透雾的依据。
当出现云雾和烟尘天气时,一般的可见光无法穿透,利用近红外光线可绕射微小颗粒原理,在雾霾天气采用近红外滤光片、镀膜技术及电子图像增强技术,算法处理能提升远距离监控图像效果。
喜爱摄影的车友或购买过偏振镜太阳镜的用户都能想象其滤光效果
通过镜头对特定近红外波段光线进行截取,准确聚焦成像。很多透雾镜头采用了多层镀膜技术,最终实现透雾效果,这种透雾方式俗称为物理透雾。
光学透雾多为黑白效果
光学透雾的关键在于镜头与滤光片。透雾摄像设备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具有色差补偿的镜头、具备近红外线灵敏度高的CCD、黑电平调节的图像处理器。需要指出的是,
光学透雾的成像的图像没有颜色,所以只应用于不需要色彩识别的场所。
摄像机的透雾概念早在2007年进入中国,而数字透雾比较类似PS,主要是根据可见光成像,再通过一定的优化算法进行图片修复,目前行业内大致上有以下几种数字算法透雾:
数字透雾多为彩色效果
-
基于FPGA成像方法以及直方图均衡化算法透雾。它针对雾天图像的退化现象,采用近红外波段成像和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提高图像质量。此外,还可通过改善算法复杂度提高画面清晰度。
-
第二种是Retinex算法,即视频增强算法。它对校正后的像素点灰度值进行线性拉伸,得到增强的图像。该算法具有锐化、颜色恒常性、动态范围压缩大、色彩逼真度高、处理延迟低等特点。
-
影像信号处理器(LSP)算法透雾处理。该技术要求透雾设备必须具备“自动曝光(AE)”、“自动白平衡(AWB)”和“自动聚焦(AF)”的3A功能,适于直接内嵌于摄像机中应用。
数字去雾也有局限性,那就是在遇到水汽、灰尘阻隔过于严重时,则无法进行图像修复。所以,电子透雾只能应用在一般的雾气环境中。
顾名思义,光电透雾就是光学与电子相结合。光学透雾利用可穿透雾霭的近红外波段光线进行成像,但只能得到黑白监控画面,而光电透雾技术将光学透雾和数字透雾两种透雾功能相结合,通过机芯一体化通过内嵌的FPGA芯片和ISP/DSP进行运算处理实现彩色画面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