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梧桐会WTC
创新企业家社群!企业成长加速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什么值得买  ·  这个节电小玩意,骗了多少农村老人?? ·  2 天前  
上海市场监管  ·  明天开始!新一轮消费券就按攻略这么领→ ·  3 天前  
上海市场监管  ·  明天开始!新一轮消费券就按攻略这么领→ ·  3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手速要快!巴塔、Burberry、CK、汤米 ... ·  3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手速要快!巴塔、Burberry、CK、汤米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梧桐会WTC

跟家乡的4个创业者聊完之后,3个都把我拉黑了

梧桐会WTC  · 公众号  ·  · 2018-02-25 22:13

正文


“小富即安”是五线小城居民的普遍思想,创业?又苦又累风险高,在这里真的能找到创业者吗?


这个春节,我是带着任务回乡的——要在老家寻找具有代表意义的创业者。


说来惭愧,在北京做创业媒体多年,我对家乡的创业印象一直很笼统。“创业”一词,在每年同学会上,偶尔听到做公务员的同学提到只言片语。而听得最多的,是得知我在做创业媒体后,争相询问:“有啥赚钱的好项目?带哥儿几个飞啊!”


这个GDP全省倒数、人均GDP正数的中原小城,有着全国幸福指数第七和全省安全感第一的标签,“小富即安”是居民的普遍思想,创业?又苦又累风险高,在这里真的能找到创业者吗?


1


假装是个创业者


我遇到的第一个“创业者”,是开着奔驰R400来高铁站接我的高中同学。我问:咱们这儿有创业者吗?他说:有,我就是啊!


这位同学,据我所知从来没有过外出闯荡的念头。一毕业他就去了他爸的汽车修理行坐办公室,准备接班。这辆奔驰,已经是几年里换的第三台车。


“你看,我这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早上9点就要到店里坐班,晚上12点才睡,这个压力啊!”听着他吐槽,我暗自腹诽:一天能睡七八个小时,多么奢侈。


“我们这个厂子,现在所有客户都得我谈,天天应酬喝酒,都喝出脂肪肝了!跟你们创业者拉融资是不是一个道理?你看我这保温杯,不瞒你说还真泡了枸杞。焦虑啊,我都开始脱发了。”不说还好,他这么一说,我一路忍不住老往他头顶瞟……


“老婆还天天跟我闹,说我不着家,你说她怎么就不能理解我的辛苦呢?再这样下去,我都要离婚All-in创业了!”


正说着,他接到老婆打来的电话,只听这头他说:“下午要接待一个外地来的大客户,不回家了。”我一脸黑人问号,这外地来的“大客户”莫非是我?


别逗了!我说,坦白吧,要去哪儿浪?他笑笑:“这不我爹给约了场子打麻将嘛,看这大过节的,我还得出门应酬……”


到家下车,看着这位“假装是个创业者”绝尘而去,我想起这天是除夕。


2


连续创业的创业者


这个“创业者”是我表妹,确切地说她是个“连续做梦创业者”,因为整个春节,她缠着我说了数十个创业点子。


“我想在家里开个面包房,用最好的原材料,卖得贵点,你说靠谱吗?”这是她说的第一个点子,本着负责的态度,我一股脑问了她一堆问题:


首先,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要不要放弃外省公务员的稳定工作投身创业;


其次,你要准备好足够烧三年的钱,以老家门店的房租,至少准备200万;


再次,如果你足够幸运,三年后能盈亏平衡,甚至稍有盈余,要比较一下你开店一个月赚到个人账户的钱和做公务员一个月工资哪个多?


第四,老家的甜点市场格局稳定,有垄断性品牌,你要用怎样的营销策略从虎口抢食;


第五,最好的原材料渠道在哪儿,你怎样控制成本?


……


“停!”她打断我:“吴晓波说了,2018年谁抓住消费升级,谁就能赚钱!从《激荡三十年》到《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他每一本书我都买,你知道吴晓波是谁吗?!”


我说,吴晓波没告诉你屌丝谢幕、创业降温吗?


“那我就去做区块链。”我问她知不知道啥叫区块链?


“我做个像跳一跳的小游戏。”我问她怎么留存和转化?


“我开个影楼总行了吧,我PS技术可高啦。”我问她怎么获客?


此后她还提出了去喜马拉雅读书、做旅游大V、开吃播等等……被我一一否定。


大年初四那天和她去逛一个旅游小镇,路上堵了俩小时。她说:“你看这人气,在这儿开个民宿绝对赚钱。”殊不知自驾来的除了本地人,就是周边城市,游玩加往返不过一天。


你不如弄四片瓦楞板在这路边搭个简易厕所,我说,你看这堵的,绝对有刚需,门票1元。


“你就是故意打击我!我这些点子个个儿赚钱!”在南下返回工作地的高铁上,她发微信对我说。


3


95后抖音网红


年初三下午,我和同为北漂的姐们坐在咖啡厅,唉声叹气。


我那个表妹,整天嚷着创业创业,没一个靠谱的,我说。


“快别提了,你表妹好歹有个铁饭碗。我妹,大学都不好好读,这几天在家捣鼓抖音和快手呢。”姐们哭笑不得。


挺好的,我安慰她。回家过个年,发现身边无论80、90后,手机里必装着抖音和快手,不论是上班族还是家庭主妇,拍视频的也不在少数,甚至月入过万的例子也听了不少。


“至少先把大学读完啊。”她苦笑道。据我所知,她这个96年的妹妹,考到上海读法语,有她姐姐这个研究生“榜样”,妹妹的心从来没放在学习上。年轻和原装美貌,是她的资本和依仗,她自己也深谙利用之道。


“你看,她拍个手指舞。”姐们给我看视频,“到现在39个关注,7个粉丝,13个赞。离她养活自己的目标,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临了,在得知我要写这篇稿子,姐们和我商量:“能不能放个有ID的截图,帮她涨涨粉啊?”瞧,亲姐妹就是不一样!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