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金融数据均低于预期,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季节性因素和政策前置效应。本周中美磋商出现超预期的逆向变化,我们认为中美关系核心是中美实力的对比,我们判断未来美国经济见顶回落的概率较大,无需过度悲观,中国此后或加大对核心技术的扶持力度。4月CPI继续上行,我们认为二季度通胀压力或加大,可能影响流动性边际宽松的空间。而下周MSCI公布名单,月底扩容,短期有望对市场有所提振,行业配置方面,我们认为当前消费股筹码依然珍贵,同时建议积极布局科技硬资产。
以不变应万变,布局科技硬资产
经济基本面方面,4月份的金融数据均低于预期,我们认为金融数据的回落主要原因在于季节性因素和政策前置效应。中美磋商本周出现超预期的逆向变化,我们认为中国或继续采取两方面措施以不变应万变:1)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2)扶持核心技术,坚定走自主发展道路。在估值和盈利方面,4月CPI继续上行,二季度通胀压力或加大,或压制A股估值;4月份社融数据季节性回落,印证我们财报分析的结论:中报企业盈利底仍有待夯实。行业配置方面,我们认为消费股筹码依然珍贵,同时建议积极布局科技硬资产。主题投资关注国改、自贸区和长三角、华为产业链。
经济基本面:金融数据季节性回落,居民中长期贷款边际回升
4月新增社融规模、人民币贷款分别为1.36、1.02万亿,均低于预期,我们认为金融数据的回落主要原因在于季节性因素和政策前置效应,但与2018年12月的融资底比较,社融增速仍处于温和上行的通道中。从信贷的结构来看,4月份累计同比角度,企业短期贷款增速(35%)>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速(9.3%)>企业中长期贷款(-2.2%)>居民短期贷款增速(-16%),与一季度相比,居民和企业端短期贷款增速放缓,而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2.3个百分点,同时社融中委托贷款同比增速45%,较3月继续上行,表明居民部门融资和企业融资正逐渐改善。
外部环境:中美贸易磋商或变成持久战,以不变应万变
据凤凰网报道,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答记者问时表示:中美谈判的分歧主要在三方面:(1)关税是否取消;(2)采购的规模;(3)文本的平衡性,而中美磋商并没有破裂,后续仍将进一步讨论,对未来审慎乐观。我们认为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中美经济实力的对比,当前我们判断美国经济见顶回落的概率较大(见中期策略报告摘要),而美国长端利率近期也有所回落(此前我们报告指出美债利率是此轮A股行情的基础和变数),因此,我们认为中期视角来看无需过度悲观。我们认为中美贸易磋商或转变为持久战,尤其在核心技术领域,中国或坚定走自主发展道路,以不变应万变。
估值和盈利:通胀压力回升或抑制估值,企业盈利底仍有待夯实
估值方面:4月CPI环比+0.1%、同比+2.5%,继续上行,我们认为二季度随着猪周期开始回升, CPI或有进一步上升压力,一定程度上或抑制流动性边际宽松的空间,从而压制估值。但从股债性价比(上证综指股息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角度,股债性价比从4月16日位于历史中位数(3年期滚动),截至5月10日重新回到历史中位数上方,权益的相对价值有所显现。盈利方面:4月PPI环比+0.5%,同比+0.9%,回升幅度较为明显,但随着社融数据回落,我们预计 6月PPI增速或有下行,印证我们财报分析的结论:企业盈利中报或有二次下探,A股业绩底有待夯实。
行业配置:消费股依然具有比较优势,积极布局科技硬资产
下周MSCI公布半年度指数审议结果,以及5月底MSCI有望扩容(纳入因子从5%增加至10%),我们认为短期内对市场或有所提振。我们认为短期景气回升、估值相对匹配、有抗通胀属性的消费股筹码仍珍贵,但考虑到利率环境、科创板进展、技术周期等因素,相对收益品种或将从消费转向科技成长,维持4月21日以来观点:筹码比方向更重要,建议把握科技成长的上车机会,积极布局政策扶持力度有望加大的科技硬资产,如:半导体、通信设备、计算机应用。主题投资继续关注供给侧改革三条主线:改革(国改)、开放(自贸区和长三角主题)、科技(华为产业链)。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磋商出现超预期反复变化,国内经济/货币偏离大幅中性位置,短视资金离场速度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转鹰,中报业绩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