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里广为流传一套的古诗文学习书 ——
《中华古诗文读本》
。
又因为这套书封皮是红色的,所以它还有个绰号:
“北大小红书”
。
这套神秘的“北大小红书”二十几年来一直在中小学生手中流传。
说它神秘,是因为这套书已经停版了,想要找到着实不容易;
说它是神器,是因为它的内容实在是太好了,以至于你在北京地铁上,还会经常看到孩子们拿着它读。
这套“北大小红书”的第一版,是1998年出版的,问世以后,它就被北大附小,史家小学列为学生必读书目。曾创下短短一个月内,销量超过10万册的纪录。
并且,因为它实在是“太火”了,以致于盗版不断。
为了净化图书市场,也为了能让孩子们再次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北京大学出版社在2021年推出了第二版“北大小红书”。结果这次刚推出一周,就又卖断货。可谓是“一书难求”。
为了满足广大父母和孩子的需求,在2023年,出版社又重新修订并紧急再版了 “北大小红书”的第三版——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
。
这版不仅保留了之前第一版、第二版的全部内容,还在原先
300
多首古诗词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
200
多首,整套书的作品增加到了
529篇
!
诵读读本的数量也从原先的12册变成
14
册
,含金量和丰富度提升了一个档次。
整套书足足有
17
册
,除了
14套读本
,还有
一本导读手册
,
一本素养训练手册
,额外赠送
印有
“北大logo”的摘抄笔记本一本
,分量相当震撼。
这么经典的古诗词读本,首先要提到它的编者团队:这套书是
北京大学的教授
以及
一零一中学
的
特级教师
,
资深教师们
共同选编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
程郁缀教授、杜若明教授
选编;
北京大学哲学系
楼宇烈教授
任学术顾问;
注释、译文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专家完成;导读由北京大学中文系
傅刚教授
撰写。
值得一提的是,素养训练是由
北京一零一中学
的特级教师程翔主编,各年级资深语文教师参编。
北京一零一中学,被称为
“海淀六小强”
。
所以,由北京一零一中学编写的
素养训练
,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古文学习教辅书。
在这里,编辑老师也给我们特别特别说明为什么这次第三版的改版:
从内容上来说,第二版
300余篇
的古诗文中,统编教材只占了全书内容的
五分之一
。而第三版最新版,篇目也从原有的300余篇增加到了
529篇
,课内必背的篇目也增加到全书内容的
三分之一
,更贴合中小学生课内必背科目。
家长们都知道,语文学习靠的是日常的积
累,古文的学习其实是很难积累的。作为北大附小,史家小学列为学生的必读书目,“北大小红书”除了课内学习的补充,更重要的功能是课外古文的积累,弥补了日常古文学习的缺失。
内容上它从先秦百家到史传文学,从诗词歌赋到近代文学,几乎覆盖了文学史上经典的作品。
能让孩子们更全面地窥见中国古诗词的全貌,提升对古诗文的兴趣。
把
529
篇
内容凝炼成
“崇德近仁、笃志力学、诚信勇毅、守正勤俭、尊师敬长、友贤乐群、家国情怀、天道自然”
八个主题。
孩子们学的过程中,就对古诗词顺便进行了分类整理,将来无论是考试还是写作需要素材,都能信手拈来地抻出相关篇章。这些都是前两版所不具有的。
除了诵读以外,这套书可以让孩子们系统阅读,体会、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
对经典的嘉言美句进行了分类,还深度讲解古代先贤的思想,这种全方位、有条理的深度阅读,让孩子们学着一点畏难情绪都没有。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挖一挖,这套书到底
“神”
在哪里:
529篇作品
,八大主题,四大文体,
覆盖所有经典篇目,古文考试不再愁
开头我们说过,这套书共有17册,除了一册导读、一册素养训练和一册摘抄本,诵读部分足足有14册,
529篇
。
而且,这529篇可不是随便选取的,而是专家组结合多年的古文研究经验,为孩子挑选了中国历史上经典的
500余篇
作品
。
除了收录的作品多得惊人,这套书还将作品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编排,不再是单纯地罗列作品,而是按照
思想内容
和
时间脉络
进行分册。
这套书将14册分为了两大部分。
1-8册从诸子百家经典、史传文学作品中遴选了
300余篇
有关道德修养和人格培养等方面的论述,既有格言式的短篇警句,也有篇幅较长、表述相对完整的论说。
孩子们可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有益的启示。
根据每篇作品的立意和思想境界,归到八个主题下,分别是
“崇德近仁”“笃志力学”“诚信勇毅”“守正勤俭”“尊师敬长”“友贤乐群”“家国情怀”“天道自然”
。
通过主题进行划分,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孩子能够对某个主题进行深入学习和记忆,更利于总结和积累写作素材。
假设考试的作文题是关于爱国和报效祖国的,读过这套书的孩子只要回忆起“家国情怀”里的篇目,比如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写怀》等,就能轻松地引经据典。
无论是人物素材还是故事素材,都能信手拈来。
另外,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把握时间脉络特别重要。这样就能帮孩子从古诗词的演变中形成古文的历史观、全局观。
9—14册选取从先秦到近代文学作品的精华
200余篇
,以诗(包括词、曲)为主,兼及散文(包括赋),体现中国文学独特的真善美气质和中华文化的人文之美。
根据古诗词的时间发展顺序进行划分,
“诗骚流韵”“古诗新变”“诗国高潮(上、下)”“词曲辉煌(上、下)”
。
让孩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中国文学独特的真善美气质和中华文化的人文之美。
不仅让孩子彻底告别了“读哪些”的困扰,还可以加深孩子对古诗词的境界和题材转变的理解,让古文学习实现“质”的飞跃。
别看这套书一篇一篇作品散落而成的,实际上它为孩子构建了一条清晰的古诗词学习路径:点—线—面。
孩子学习古诗词通常有个习惯,如果遇到难懂的字或词,就特别容易卡顿,不愿读下去。
这套书在每首诗词边上,都列上了一些难解字词的解释
,让孩子首先能够顺利地读下去,对整首诗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
这就是
“点到线”
的效果。
光形成轮廓还不够,孩子还应该了解这首诗词产生的背景、内在含义和思想境界。所以,每一篇作品都有相应的
“题解”“作者”“注释”
和
“译文”
。
题解
,就是阐述这首古诗词产生的社会背景;作者,就是介绍这首诗词作者的生平,包括人物特点和作品风格等。这两部分能让孩子更好地把握整首作品的基调。
注释
,是对整首诗词中的难词难句进行详细梳理,帮助孩子加深对诗词的理解。译文,是作品的白话文解读。
而且,
“题解”“作者”“注释”“译文”
是与导读中古诗词鉴赏方法是一一对应的。让孩子在实际鉴赏中,熟练运用导读中提到的九种方法,完成从
理论
到
实操
的完美“进化”,从而吃透读懂整首诗词。
这就是
“线到面”
的作用。
由此可见,这套书并不是单纯地让孩子一首接着一首背诵,而是
力求让孩子在每一首诗歌上都能做到“知其意,明其理,窥全貌”
,能够对作品的原意、本意有准确而深刻的认识,进而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导读+素养
,颠覆传统学习“套路”,
打造古诗文学习的“捷径”
相信不少父母都深有体会:古文学习,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多捷径,除了背诵还是背诵。无论是原典原文还是词语解释,更多的还是依靠死记硬背。
原本小编也以为,孩子想要学好古诗词,只能日复一日地坚持“背诵”。可是,当小编打开“北大小红书”后,才发现:
原来,古诗词的学习,也是有方法可循,有捷径的呀
。
开头我们提到过,第三版的北大小红书中,有两册内容特别显眼——
导读
和
素养训练
。而学习的捷径就藏着这两册书里。
导读,可以说是整套书的基石。俗话说:想要知识大楼越建越高,越建越牢,基础必须得打牢。所以,小编强烈建议每一位孩子拿到这本书后,先不要急着翻开诵读的部分,而是一定要好好把导读读透。
在导读部分,它讲述了
文学的基本概念、古诗词演变的历史脉络、诗词基本写作规则、古诗词的欣赏方法
等多种基础理论知识。
比如,孩子只有了解的文学的概念,才能真正领悟
“诗言志、词写情”
的真正含义。历史上所有的诗词歌赋,无外乎都是表达内心的情感。记住了这一点,就非常好把握古诗词里的情感走向和思想境界。
比如,曹操的《观沧海》看似在描写大海的壮阔与磅礴,实际上它在抒发曹操的踌躇满志、雄心勃勃。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面上是一首登高游览之作,实则寄寓了作者更上一层楼的人生哲理。
此外,古诗词的欣赏方法,也非常值得孩子们学习和掌握。导读中向孩子介绍了九种欣赏的方法,分别是
“知人论世”“言志与抒情”“构思立意”“情趣与理趣”“含蓄与直露”“境界”“动与静”“时与空”和“用典”
。
当孩子拿到一首陌生的诗词,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时,不妨从作者的角度进行解析。比如,作者的生平的经历,人物的性格,所处的时代等。这就是“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就像孩子读屈原的《离骚》,一定要对屈原的生平及其生活的时代有所了解。否则,是很难体会到屈原“上下求索”和“九死未悔”的情感。
别看导读只有100多页,可是蕴含的知识体量是非常巨大的。
让孩子从方法论的角度建立古诗词的大局观,更有利于孩子在古文方面的成长
。
素养训练一册,则是对孩子古诗词掌握情况的检测。14册诵读读本,都有一套相应的练习题。题型涉及孩子在考试中最常见的几种类型,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解释词语、翻译句子、问答题和综合阅读。
既有课前的
导读
,还有课后的
素养训练
。让古诗词的学习不再停留在死记硬背,而是打通了一条通往古文的“捷径”。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对于古诗词来说,诵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可是,不少古文中的生僻字常常成为孩子诵读的“拦路虎”。
所以,在这套书中,
所有的古诗词作品都是自带拼音注音,帮助孩子能够流利地阅读。
一年级的孩子就能阅读,从小感受传统文学的魅力,培养对古文的兴趣。
此外,书中还
配备了名家朗读音频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
姚科、黎春
进行朗读。扫描书页右上角的二维码就可以收听。
跟着音频进行诵读,孩子就会知道在哪里需要停顿,在哪里需要重音,如何把握节奏,从而增强古诗词语感、审美力和鉴赏力。
同时,整套书还配有
专题讲座视频
,只需扫描封底的二维码,孩子就能加入
程郁缀(北京大学)、傅刚(北京大学)、李军(北京师范大学)、程翔(北京一零一中学)
等专家的名师课堂。从古代汉语常识、古代文学常识、古诗文赏读等多个角度,全面提高孩子的古文素养和诗词水平。
还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选编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幼儿篇、小学篇)电子书
,一书一码,书籍封底扫码观看。
另外,还贴心地为孩子们准备了一本
“诵读打卡 名句摘抄”
的笔记本以及一个书签,帮助孩子整理和记录经典名句,形成自己的金句素材库,而且,笔记本上自带北大的logo,恢宏大气,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套书的出版社和编者队伍,可以说是非常强大。首先,它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作为中国优秀学府出版的作品,每本书都自带光环。
本书编辑团队曾承担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甲骨文摹本大系》《早期北京话珍本校释与研究》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项目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
、天津市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项目
《中华经典伴我成长》
、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中华文化承传》
等国家重点图书出版工程的选题设计和编审工作。成员均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资深编辑,包括编审二人,副编审四人,严格把控本项目的学术水平和编辑出版质量。
而这套书,更是融入了
北京大学出版社
工作人员的心血。
他们参照权威版本,对字、词、句读等精心核校,对注释、解读、译文、练习等进行细致入微的审读加工
,确保内容的准确与权威。
如此权威和专业的专家团队,从根本上保证了整套书的学习效果。小编想,这就是这套书入选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必学教材的原因吧。
温儒敏教授
相信很多家长都不陌生,语文课本的执行主编,并且他把握着每年语文高考的改革方向。
首先我们这套第三版
“北大小红书”
就得到了温教授的推荐。
北京大学中文系
温儒敏教授
的
推荐语:此书传习经典,分类编列,适合诵读。年少时熟读的古诗文,会沉淀下来,潜移默化,滋润终生。
北京语言大学
李宇明教授
和北大附小
尹超校长
也推荐我们的第三版“北大小红书”。
原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信司司长,北京语言大学
李宇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