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众全自动咖啡机面前,使用半自动咖啡机的Manner有他们自己的坚守。其创始人韩玉龙曾解释,“不想要机械化,不想抹杀掉每一个咖啡师的个性,这应该是一个有感情的行业。我们希望每一个咖啡师都有自己的客人和粉丝。我们也会有技术手段让咖啡的容错率更高。”
然而现实是,每天300-500个咖啡订单面前,咖啡师最终沦为一个个没有感情的机器。
Manner咖啡师清风所在门店,一天营业额是7000~8000元,出品量300~400杯之间。出品不限时,但是顾客下单,小程序显示的预计时间与实际出餐时间不符,双方因此便容易产生矛盾。“小程序预计时间是一分钟出2杯,但是实际上一杯咖啡正常做的话,需要1~2分钟才能出一杯”,清风向Tech星球介绍。
1分钟出一杯咖啡,几乎是行业咖啡师标配。某快餐风格咖啡品牌员工称,上午6至10点为高峰期,某天高峰期,她15分钟出了83杯咖啡,也就是一分钟出5-6杯咖啡,10秒一杯。
每个Manner咖啡师都在挑战身体极限,清风称,最忙的时候,能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这五六个小时一直在做咖啡,根本不停歇,中间甚至没时间喝水。
Manner门店分早晚两种班,早上一个人,工作8.5个小时,晚上一个人,需要工作10.5个小时。中间午高峰时间两个人共同上班几个小时。无论是早班还是晚班,咖啡师几乎都没有时间准点吃午饭,因为那个时间点刚好是午高峰。午高峰有时候需要忙2个小时,结束之后才能吃饭,而且只有半小时。
最让清风义愤难平的点在于,晚班义务加班。清风称,有的门店不给开档时间,也不给打烊时间。有时候给打烊时间,也最多给半小时。
所谓打烊时间,就是假如晚班10点下班,9.30打烊,咖啡师可以有半小时时间做清洁打扫等其他工作。咖啡机收拾洗洗弄弄就需要个把小时,再补补物料,可能又需要个把小时。如果不给打烊时间,10点下班时间下不了班,因为所有东西没有洗完、补完是不能下班的。如此一来,员工就不得不免费加班收拾完了才能下班。
咖啡师门槛并不高,刚毕业的学生,无经验的小白,都有机会应聘上咖啡师岗位。入职之后,公司通常会对新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咖啡师工种也存在鄙视链,与Manner需要学习拉花、手冲不同,瑞幸、库迪等员工只需要按照配方会按键就行。全自动咖啡机门店的咖啡师因而处于鄙视链底层。
库迪咖啡师刘洋称,普通咖啡师学历没有什么要求,高中、中专学历及以上即可,店长要求比较高,大专及以上学历,还需要有餐饮店长经验。库迪员工大多从瑞幸跳槽而来。
员工入职之后,库迪的规定是,需要在40个小时之内拿到咖啡师资质认证。全职店长,一个月必须上满200个小时工时,否则就会被扣钱。公司按照工时比例发放工资。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考试标准。瑞幸员工入职后60个工时之内需要考证,考试结果直接跟工资挂钩,通过后时薪就会从19元/时变成27元/时。
另一咖啡品牌Mstand员工需要通过考试才能转正。全职需要线下和线上皆通过考试才可以,Mstand一位店长表示,正常考试1-3个月就能考过。Manner考试最为严格,清风向Tech星球表示,有人去了一年也考不过。考不过就只能拿着比较低的工资,上海是6500元,二线城市考核没过只能拿到5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