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求职百科
猎聘旗下专业猎头、资深HR和职业生涯导师,教你超实用的求职技巧,解决你的各种职场困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工信  ·  最新解读!事关湖北汽车以旧换新 ·  昨天  
中国市场监管报  ·  最新召回!涉及这些品牌 ·  昨天  
小新说车  ·  新增2座版,还有开孔机盖!小米SU7 ... ·  昨天  
汽车最前线  ·  买车比买iPhone还便宜?补贴完不到1万, ... ·  3 天前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抵押解押上牌过户,全国可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求职百科

为什么 HR 喜欢压候选人的薪资?

求职百科  · 公众号  ·  · 2020-02-10 13:00

正文


作者 | 何奕   编辑 |  职伴君

来源 | 知乎



做为从业二十多年的HR,从外企转战民企,管理过近200位HR经理,就这个问题,我要为全体的HR说说清楚,不能让HR全背这个锅!




1

平衡老员工

保持公司内部的公平性



在这里发牢骚的人,也有不少人同时在另一个问题下吐槽“为何公司宁愿给新人开高工资,却不愿意给知根知底的老员工涨薪?”


看到了没有,今天你抱怨HR压候选人的薪资,加入公司后,呆了几年,成为老员工,你就会抱怨公司给新人开高工资。


所以,HR在这里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保持内部的公平性,基于候选人的知识、能力、、经验、潜力,以及老员工的业绩与潜力,做出判断,如果候选人的知识、经验、技能是公司急需的,也不可能快速让现有员工通过培训获得的,那么,业务领导和HR通常都不会太压候选人的薪资,因为没有候选人不行呀,业务没有办法拓展。


但是,候选人申请的岗位仅仅是一个替代岗位,跟现有老员在知识、经验或者能力上没有太多的区别,这个时候,业务领导和HR就会努力保持内部的平衡,不能因为你一个人,而影响现有员工的士气,说到底,这么多年,都是老员工在保持部门的运作,你还是一个候选人,能不能做好还存在不确定性,不能因为你,动了现有团队的军心。


看到没有,公司即有可能给新人高工资,也有可能压候选人的工资,看上去是HR在跟你谈,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候选人自己,你是否能够凭自己的能力、知识、经验让新公司另眼相加?实力是硬道理。


这种情况下,HR不背这个锅,我们找到了优秀的候选人,但是,业务领导担心打破内部的平衡,没有能力管控好。




2

薪酬结构的原因



候选人还没有加入公司,对于公司的情况不了解,通常重点关注每个月能够拿到多少钱,即月薪。


但,HR考虑得更加全面,包括奖金、各项补贴、各项津贴等其它现金收入,也包括节假日补贴、住房公积金、电话费、出差补贴等,更包括工作环境、公司为员工培训的投入、工作压力等这些软因素,HR考虑的全面薪酬。你想得更多的是月薪或者年度固定工资,HR想的是全面薪酬。


比如,公司的HR大都会讲,你的年终奖金大约是年度工资的20%,或者有时候说,2个月工资做为年终奖,但是不同公司的内涵可能不一样,有些公司是指最高能够拿到2个月,有些公司是指平均能够拿到2个月 (同一年,表现好的与表现差的,平均2个月), 有些公司是指好的年份与差的年份平均而言是指2个月。但是,做为新人,很少会了解这些差别。


再比如,一家公司实行996,另一家公司实行朝九晚五,HR在设计公司薪酬结构时,考虑到工作时间明显比同行业的996公司少,所以定的工资标准也要低,所以你想的是工资总额,而HR是在计算你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再比如,你是销售人员出差比较多,公司为鼓励员工出差,把出差补贴定的比较高,有时候可以超过你工资本身,可是,当你拿到offer时,尽管HR耐心地向你解释,但是,对于未来到底会出差多少天,你内心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所以,这里的建议是,不要一听到基本工资,觉得太低了,就拒绝这份Offer,而是仔细地问一下HR,更全面地了解薪酬结构,再做出最后的判断。


这种情况下,HR与候选人要各承担一半责任,双方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对方理解。




3

地域或者行业的原因



你从北、上、广、深跳槽到其它城市,或者从省会城市跳槽到三、四线城市,你内心就应该做好思想准备,如果,你还是期望原来的薪酬,那,我就帮不了你了!


同样,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行业标准,有些行业的工资就是高一些,比如房地产行业,有些就是会低一些,比如制造业,但是,你要问自己,为什么房地产行业的工资高,你要换行业?不就是因为不稳定性太强了、几年换一个城市、工作强度大等原因,那你想换一个更加稳定的、工作强度低的工作,不就是放弃对于高薪的追求吗?


这种情况下,这个锅HR不背。




3

你的工作安全性



这个我要重点讲一下,若干年前,我offer过一位候选人,候选人特别优秀,业务领导及更上一层领导都特别想要他。


但是,他对于薪酬的要求远远超出公司的标准,也超出现有其他团队成员的水平,但是,太喜欢这位候选人了,业务领导顶住压力,最后松口,只是说了一句,“期望他的表现也能够像薪酬这样高!”。


候选人顺利入职,风风火火地开始新公司的工作,坦白地说,开门还不错,当我把试用期的评估表放在他桌前时,他想了想,跟我说,“表现还是不错,但是与我的相像还是有差距,也没有看出来比现在那几位团队成员高出多少!”


我明白了,因为他的高工资,上级就设定了高期望值,后来,我总结成一句俗语,“高工资,高期望,高风险”。


尽管公司强调工资的保密性,他的高工资还是慢慢地被他的同事知道了,大家能够想像同事之间的各种排挤、使扳子,结果更影响他的才能发挥,最终在内外的压力下,这位候选人入职不到一年,就选择辞职了。


而这位业务领导通过这个案例,也吸取了教训,再也不招那些能力特别出色、工资要求又高的人了,怕再次给自己找麻烦,就招一些平常的、年轻的,这样工资期望值不高,给的工资也低,这样没有太多的压力。


但是,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的我而言却是一个灾难,我们期望公司的人才水准能够越来越高,就像有些优秀公司,强调每一位新招聘的员工都要超出现有员工的50%,这样才能不断拉高平均水平。当然,我很难要求每一位业务领导都能够站在公司战略的高度,因此,也会与候选人进行沟通,压低他的工资。


当然,通过前期的面试,也基本上能够判断候选人对于未来的期望,以及跳槽的目的,如果,仅仅以薪酬为跳槽的目标,那,我可能放弃这位候选人。


但是,如果候选人特别喜欢我们公司、这份工作,也有信心把工作做好,我会与他好好沟通,期望他能够放低一下对于薪酬的期望,退一步,给自己一个机会,走上自己想要上的舞台,去充分展现自己,最终走向成功,到那个时候,薪酬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


如果是这种情况,良心HR呀!不仅考虑你的工作,也在考虑你的长期稳定性,还不给TA点个赞!




4

买家秀与卖家秀的差距



举个不十分恰当的比喻吧,你就准备上买一件家居服,平时下班回来,换着穿,自由一些,上个厨房也没有问题,当然,你也没有准备付太高的价格,就像下图右边这件。



但是,一上某宝,你的心就活了,不停地搜索,最后看中左边这一件,你居然还想买,而且还十分冲动,更过分的是,你居然突然想起最初的预算了。


于是,你不停地与小二讨价还价。


其实在招聘过程中,情况也差不多。我这么多年的经验,业务领导看人,越看越眼花,要求越来越高,最后的期望变成融合了A、B、C前三位候选人的所有优点,你想,这样的候选人能够便宜吗?


但是,现实还是现实,到谈offer这一个阶段,不就回到最初的那一幕了吗?HR需要与候选人谈判薪酬了。


这个锅,HR可以背,主要是没有管理好业务领导对于候选人的期望值。




5

你不值这个价



这一点你可能不喜欢听,这不是你的原因,这是人类的本性,我们总是选择性地无视自己的缺点,或者找了很多的借口,而同时会夸大自己的优点。


我与很多业务领导讨论过一些候选人,“他如果申请经理的岗位,我立即要他了,但是总监的岗位,他还差了些!”,或者更加直接,“他是不错的候选人,但是,不值得我付那个价,如果那样的薪酬,我完全可以找一位更加好的候选人!”


当然,做为候选人的你也许认为公司的判断是错的,但是,就像我们无法改变你对于你自己的认知,你也很难改变我们对于你的认知,结果很简单,要么接受公司提出的比较低的offer,或者,看下一个机会。


在这里,HR仅仅是一个代表,比较委婉地表达业务领导的意见,如果要让HR背,背就背吧!这是领导的锅,不背也得背!




6

候选人的长期激励



看完这个原因,我估计很多人会骂人,但是这就是现实。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薪酬结构,比如,在这个级别上,工资是12,000 - 16,000元,你的要求特别高,公司从引进人才的角度出发,最终17,000元给你offer了,你开开心心地上班了。


很快到了公司一年一度的调薪时间,比如,大部分同事都是10%,甚至更高,我相信你的涨幅可能很低,甚至是零,当然,公司会用各种理由来解释。


第一年,当然可以用,你才加入公司半年,就不给涨了。


第二年,可能会用其它理由。如果,你在这家公司呆上个三年,业绩也与其他同事相当,你入职时与其他同事相对高的那个差额,基本上会变成零。


由于,没有持续的激励,当初入职时的兴奋早就过了,你怎么能够保持比较积极的工作状态呢?除非,你真得出色,二、三年后,就升了一级,工资级别是15,000 - 20,000,在这个级别上,你有足够的薪酬空间。


用我的土话说,你的主管没有足够的子弹来激励你,我通常三种处理方式。


第一,如果判断候选人真的出色,而且我与业务理解都有信心。二、三年就可以升职,那就用offer他,也不去压工资了;


第二,利用上一点的方式处理;


第三,offer候选人,但是,把丑话讲到前面,要求会高,同时,未来的涨幅也不要有太多的期望。


如果是这种情况下,HR也许想多了!如果你想让HR背就背吧!




7

预算的压力



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以财务为导向的公司,非常注重预算,所以,只要是超预算,都需要更高一级的批准,相关的业务领导与HR都会面临挑战。


坦白说,大家都不想为你拍胸脯,对着公司大领导说:“领导放心,这位候选人十分优秀,一定能够给公司带来价值!”


仅仅短时间的面试,还不至于让业务领导与HR把自己的职业搭进去,为你背书,所以只能让HR来唱黑脸,跟你来讨论薪酬了。


如果是这种情况,财务要背这个锅,HR不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