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杯同质同量同水源的水摆在面前
你可以挑出特定的一杯吗?
人们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
《最强大脑》
里面,
这个男人做到了
因为他曾经说过
“我觉得我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找不着,要么就不会错。”
王昱珩,水哥
200万粉丝心中的“鬼才之眼”
清华毕业,涉猎广泛的设计师
却只把自己称作“闲人”
告别舞台聚光灯,回归现实生活
他的设计与KOL的身份有什么联系?
他与钟爱的花草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
城市画报独家专访王昱珩
一起走进水哥
的植物王国
👇
王昱珩,
《最强大脑》第二季选手
1980年生于北京,毕业于清华美院
本身是设计师的他爱好多元,做植物墙、雕塑、
画画、手作、书法、做机器人等,样样精通
退出《最强大脑》之后,水哥王昱珩的微博名由“最不强大脑王昱珩”变成了“闲人王昱珩”。水哥依然狂傲地说:
“这个节目能火,证明笨蛋太多,哪里有最强大脑,只有最不强大脑。”
而他的“闲”,
可以理解为“闲情逸趣”。一
直以来,
王昱珩都把
80%-90%的时间用在”玩儿”上,
做
植物墙、养动物、画画、手工、雕像、收集动物模型及动漫手办、做花草茶、读书、翻译英文著作、书法、摄影
,对了,连
机器人
也可以做,而剩下的10%-20%就是“摸裤兜没钱了”然后“赚钱玩儿”。
上节目前后,王昱珩大部分时间都在玩。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院装潢系的他将这个专业比喻为
“万金油
”
,他想赚钱时总可以通过各种项目赚到钱,“ 我既可以做书,也可以做展会、产品设计、企业形象,我也会印刷”。
电视媒体所影响和辐射的大众端,令
王昱珩
在大街上被人识别的几率高了很多,社交网络上的话语权多了很多,与赞助商谈判的筹码更大了些,这些因素提高了新玩法的可能性,他想着:
怎么能玩大一点,如何玩得更负责任,这个玩的落脚点在植物上。
▲
工作室的阳光房,水哥用高低不同的凳子制造空间的层次感。
▲
水哥在一起开淘宝店的小二姐家做的植物吊灯。
▲
水哥的植物墙作品。
位于北京首都机场附近的
T3美术馆
是王昱珩的一个植物据点,确切地说,这里是他和太太张梦圆的工作室,混搭着两个人的两种风格。
空间被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用于居住,下层是画室,也是植物空间
,厨房和卫生间也在下层,水哥居然在蹲厕前方和侧方也放置了两盆可以移动的植物,入厕时挡一下,
仿佛进入森林
。
工作室上下两层温差很大,上层阳光棚里面温度最高时有50℃左右,所以放置的是喜阳的植物。下层的植物光源则主要依靠水哥自己DIY的LED灯,这些LED灯也广泛应用于水哥的数个植物墙作品中。
养着龟背竹和尼古拉鹤望兰的不是传统的花盆,而是用养水龟的白色箱子改造的,箱子上方墙壁还配上镜子,
“站在植物里面,看到镜面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茶几上的蛋糕托盘里放的是苔藓,蛋糕玻璃罩给苔藓创造了一个
自循环的空间
,用这种方法,一两个月浇一次水就行。
▲
T3美术馆工作室的上层空间是用于居住的,这种风格大多是“水嫂”布置出来的。
▲
T3美术馆工作室的下层空间,植物是种植在养水龟的白色水族箱里。
王昱珩的另外一个据点就是
位于市区甘家口的家
,里面集中放置着大量的雕像、手办,这里面有很多他喜欢的
空气凤梨
。
王昱珩曾经养过一株霸王空气凤梨,“养了十年,特别大,空中长的,每隔几天,就会拿大水桶沉水里,然后捞出来放干”,一直这样十年没有问题,结果有一天放水里时他接了个电话,就忘记捞出来,第二天想起来,捞起来放干了,就死了。“我所能告诉你的东西都是失败换来的”,其中重要的认知就是:选择更重要,
“非要跟大自然拧着来就太累了,选对了大家都轻松”。
王昱珩在植物上还有很多体悟,比如:
“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讲是敌人,对我是帮手”,
一些植物掐掉长出分叉,
“受伤之后反倒是再次重生的机会,在它身上也能看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
水哥用苔藓和空气凤梨做的植物壁画。
被描述为“鬼才之眼”、“最强大脑”的王昱珩,似乎不应该有什么烦恼,不过他也有件郁闷的事:“玩植物十几年,做植物墙五六年了,可是从来没有人重视,永远是“叫好不好座”。
王昱珩第一次做植物墙是和意大利设计师安东尼奥合作,给朋友红英的服装店设计一个皇冠鹿角蕨大草包,安东尼奥想当然做了柜架结构,水哥又进行了改造,用挂袋的方式做了第一个大草包。
这时有人告诉他这个作品与一个法国艺术家很像,于是,“我打了飞机去了巴黎、巴塞罗那、西班牙,看了一圈后我觉得他是一个植物学家,不是艺术家,我第一次尝试植物墙,90%基础结构就和他是一样的,那说明他一定是有缺陷的”,王昱珩的植物墙方案已经更新到5.0版本,“我每次不多改,能有一个地方有效改善就ok了”。
“植物墙这件事法国人叫
垂直花园
,美国叫
反重力植物墙
,而中国叫
立体绿化
,这充分反映了我们的多快好省”, 王昱珩的植物墙都是自己用脚种出来的,“我要抱着它不停地走”,背后的喷淋灌溉系统,布灯,全部都是自己做。
水哥的每一面植物墙都有名字,他为一个空中瑜伽馆做的植物墙就叫
“帕坦伽利
”,这位印度大圣哲创作了《瑜伽经》,使得瑜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
在构思时,他会坐在这里冥想,想象对面会是个什么样的墙
,考虑半年后是什么样子
。
▲
打造瑜伽馆的植物墙时,水哥会坐下来冥想,想象练瑜伽人的视角,因为有了植物墙,这间课室一直是最受欢迎的。
▲
InWe茶空间的一组植物画,名为“生生不息”
茶空间inWe的两家门店也有水哥的植物墙,一面墙以太太张梦圆的作品《如梦初醒》为灵感,造成“俯瞰亚马逊丛林的感觉”。水哥还在店里的柱子上做了永生处理的植物画,名字为
“生生不息
”
,
凸出的木头是空的树皮,从江西捡回来。
水哥做植物墙的价格是1.1万元一平方米起,“欧洲6000美金一平米,北京某些公司3-5万元一个立方”,然而,水哥仍旧有些沮丧,
“即便这样,还是很难广,还得打折让大家去接受。我做一面植物墙,都不如我发一条微博赚的钱多,但我觉得很有意思。”
▲
水哥的彩铅画,画了很多小动物。其中一张画着白鳍豚和小女孩在海底
畅游,落款记录着女儿雯雯学会游泳的时间。
▲
水哥收集的很多动物模型都是绝版,价格不菲。
▲
水哥工作室里的照片墙。
自从上了
《最强大脑》
走红后,王昱珩也走上了
KOL
(意见领袖)发小广告之路。
品牌变着法地在“最强大脑”这四个字上推陈出新,推广方案不断。王昱珩并不拒绝,但他有挑选原则
,
“广告产品我要用,你要是不好就说不好,好就好,不是给我钱就脱裤子”。
水哥的微博小广告以长著称,而且完全自己写,自己配图,文案饱含深情,常常让人感觉不到是广告,最后才恍然大悟。
因为
“不能你让我们说什么我就说什么”
,水哥经常跟客户打架,有时他还干脆给客户提新的方案,告诉他们,你们设定的不行,得改,怎么改。
在水哥家里拍摄手办和空气凤梨时,水哥的大学教师妈妈正帮他实验一款号称有黑科技成分的洗衣液产品,阿姨认真洗了一个下午并拍摄了步骤照片,即便如此,水哥在听取了母亲大人的试用汇报之后,还要自己再洗一遍亲自体验。
除了广告,水哥还和朋友开了家淘宝店,卖自己的手作产品。上节目的时候,因为太火爆,量跟不上,积压了几千单发不出去,后来干脆关店了,“关店就会坏事变好事,买的人会想得回买了,没买的就想着什么时候开了赶紧买”,店关了快一个月,终于把这些量都补上,现在在一个可控的程度上。
水哥还想着,现在影响力大了,资源多了,
要打造一个大的生态馆,一边是亚马逊雨林,一边是撒哈拉沙漠,整个3亿5千万年的变迁都展示在你眼前
,他今年正筹划着。
、
●
●
●
以上内容节选自《
城市画报》6月刊
「梦想实现中的样子
」
《一墙一世界“最强大脑”的植物王国》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城市画报》
年中特辑
点击下图把水哥带回家!
▼
制作名单
文章作者 王晶晶
编辑 席郁兰
图 林舒
设计 梁海平
今日微信主编 Moony Acher
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新媒体事业部)
[email protected](整合营销部)
投稿请扔至:[email protected]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