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身参考
点击下方“关注”,每天就能免费获得专业、实用、可靠、全面的保健信息和养生指南,权威专家打造,健康一手掌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医生  ·  几天大便一次算正常? ·  18 小时前  
广东疾控  ·  这9种看似偷懒的行为,其实巨健康!尤其第一个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养身参考

钟南山给提前返岗者的建议:有个地方最危险,但你天天去!

养身参考  · 公众号  · 养生  · 2020-02-03 06:30

正文




[养身参考] 微信
每天早7点,推送养生妙招!
关注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

许多人需要提前返岗

面对依然严峻的疫情形势

应该如何做好防护?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月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 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以及不同风险人群的健康防护 有关情况。

1.针对人员密集场所,有哪些具体防控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 王斌: 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要加强消毒频次,加强通风。 乘客乘坐时,要尽可能隔位而坐或分散而坐 。公交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出租车载客之前做好消毒。

宾馆、商场、超市、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要做好室内的清洁和消毒,加强通风换气和垃圾处理。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不要带病上岗。

在办公楼等公共场所,要加强对来访人员的管理,做好体温等健康监测。

去公共场所的人员,尽量减少接触公共物品,尽可能和别人保持一定距离。

2.个人乘坐交通工具,如何做好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 张流波 : 在拥挤的交通工具上,至少要戴外科口罩以上级别的口罩,随时进行手卫生,还要注意与陌生人保持距离。

出租车、网约车这一类交通工具的风险,比火车、飞机要低一些。建议乘客在乘坐以前开门通风,用消毒纸巾对坐的位置、手碰的位置做消毒,要求司机和乘客都戴好口罩。旅程结束下车后,做手卫生。

3.在外不方便洗手,消毒湿巾、喷雾等能否起到消毒效果?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 张流波 : 出门在外没有流水洗手,要用手消毒剂,把手掌、手背、指缝、手指、手指尖、大拇指等部位都擦试到。如果对酒精过敏,可以用无醇的手消毒剂。

4.针对电梯按纽、门把手等高风险区域,如何做好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 张流波: 电梯按纽、门把手风险较高,并不是因为病毒在上面存活时间长,而是因为这些地方属于高频接触区域,相互接触交叉感染的风险大。应对策略包括:增加消毒频次;使用面巾纸、消毒纸巾等隔开,手不直接触碰;触碰以后,及时洗手、消毒。

5.出现疫情后,能否使用中央空调?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 张流波: 有疫情出现,应该停止使用中央空调系统,还要对整个环境进行综合消毒处理,在消毒处理合格以后,再看中央空调是不是可以打开。

6. 哪些行业感染风险更高? 如何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 冯录召: 环卫工人、公交车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还有地铁、机场、海关的安检、检疫人员,安保人员、媒体记者、快递人员等,日常接触人员较多,感染风险较普通人群更高。

这些人群要准备好口罩等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口罩在弄湿、弄脏导致防护性能下降时,要及时更换,用洗手液流水洗手,每天至少两次测量体温。一般情况下,不必穿戴防护服或者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

如果出现了一些可疑症状,比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呕吐、肌肉酸疼等,应该立即停止工作,不能带病上岗,及时就医。


此外, 南山院 士还给

所有返岗人员几点防护建议

赶紧看看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疫情期间不能心存侥幸,

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同时别忘了把这些建议

给家里即将返岗的亲朋好友看看~

多一人看到,就多一份安全!


觉得不错,请 点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