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迅速出现局部手指的疼痛、肿胀伴红斑出现,已经很可能存在深层次的感染。而因为是在处理海鱼时存在的创伤,因此感染原极有可能是各种罕见细菌(海水、鱼类来源),甚至存在寄生虫感染可能。
如果任由感染进一步发展,很有可能产生化脓性屈肌腱鞘炎、脓毒性关节炎(组织深层厌氧菌感染)、皮下脓肿、蜂窝组织炎(浅表层感染,如 A 组 β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继发问题。
这其中的每一种都是很凶险的感染,甚至可能致死!
John Doe 这时候没有再尝试再自己解决伤口问题,而是向他的家庭医生求助,而家庭医生又在第一时间将他转诊到专门的手外科医生。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第一次正确的选择。
在转诊的路上,John 就已经出现屈肌腱鞘炎的典型四大表现:
屈肌腱鞘触压痛、周缘肿胀、被动活动疼痛、屈曲姿势
。
而且上述症状以及红斑进行性加重,红斑位于掌侧面,从远端指间关节延伸到指掌关节。由于整个手掌肿胀及剧痛,整个左手及手臂已经不能活动,测量体温 38.1 ℃。
待到达手外科诊所,体温已升高到 38.5℃ 并伴有寒战,还存在窦性心动过速
同时伴手指疼痛加重,指端感觉减退等症状。甚至精神状态都开始变得有些差。
抽血化验见白细胞
15.6×10
9
/ L(患者六周前白细胞 7.2 ×
10
9
/ 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 91%,高度提示存在感染。予以氨苄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治疗。
马上准备清创手术!
这是
John 医生
第二次正确的选择
。
术中充分冲洗病灶,可见小指见稀薄的灰色液体流出,未见典型的脓性液体。留取部分标本做细菌培养。彻底清创后敞开创面。
术后急请感染科相关专家会诊,并依会诊结果予加用万古霉素及左氧氟沙星治疗。
结合病史,术后讨论考虑病原体极有可能为罕见的
海洋创伤弧菌感染(
Vibrio vulnificus
)
,这种感染的死亡率很高。有一半的感染患者会死亡。
来自厦门的
一例海洋创伤弧菌病例
图片来源:海峡导报
这种感染在美国和欧洲高发,在日本、我国台湾及浙江温州、福建厦门地区也屡有出现。主要治病原因为体表创面与海水、海产品接触,也可以由生吃海产品导致。
切开引流、及时截肢及选用合适抗生素是治疗这一疾病的关键。尤其是第一步,如果没有及时切开引流,死亡率几乎是 100 %!
John 医生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在伤口出现后 12 小时内及时就诊,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但他既往的服药史为抗感染治疗埋下了隐忧。
他是一个银屑性关节炎患者,为了治疗这个关节炎,他刚刚注射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而这种药物会影响患者本身的免疫力。
也就是说,即使是常见细菌感染对于 John 来说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更别说这种少见细菌了。
手术后伤口症状有所改善,首先疼痛有所降低,另外指尖仅有轻微麻木感,但观察到指尖皮肤略呈紫色。
但决定伤口最终恢复,要看术后最关键的 24 小时。
第二天早查房时,John 医生的一般情况还无明显变化,对于病情还比较乐观。
但是到了晚上再次检查发现:他远端指间关节呈坏疽样静脉淤血外观,且完全丧失感觉,测体温为 38.2 ℃。
马上再次手术探查!探查时进一步发现,自远端指间关节至指尖的组织坏死,伴动脉栓塞(临近指骨)。屈肌腱鞘内可见灰色液体,并延伸到腕管。
感染在加重!必须马上截除左手坏死的无名指!!!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
John 清楚的意识到截肢对于自己职业有什么样的影响,然而他更明白,如果不截肢意味着什么。
感染已经随着指关节向远端蔓延,并沿着深浅筋膜继续扩散。如果感染不能控制,会引起局部(手指 → 手掌 → 上臂)序贯性坏死,而释放入血的炎性因子等物质,会导致广泛性的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反应。
创伤弧菌保守治疗一例(此例患者 48 h 内自动出院)
可见大面积多发巨大水泡瘀斑,后瘀斑继发全身
图片来源:丁香园论坛
为了活命,一定要截肢!
这是 John 医生的
第三次正确选择
。
手术探查发现,自远端指间关节至指尖的组织坏死,伴动脉栓塞(临近指骨)。屈肌腱鞘内可见灰色液体并延伸到腕管。
予截除左手坏死的无名指,并扩大清创,包括松解腕管,以及切除手、腕、前臂远端的屈肌腱鞘。最后留置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并定期冲洗清创。
术后抗菌用药改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克林霉素联用。在美国,这是抗生素能用的最高极限了。
第一次手术的伤口组织培养
报告确认证实病原体为海洋致伤弧菌,血培养则一直为阴性。因此根据培养结果抗生素再次更改为对其敏感的头孢他啶、多西环素、环丙沙星联用。同时继续使用万古霉素作为围手术期感染用药。
然而命运并没有准备就这么放过他。
次日早上(距最初受伤 4 天), John 医生的患肢不适持续加重,检查发现,手背部皮肤有新发缺血灶伴局部硬化。
马上再次行清创!这也是 John 医生经历的第三次清创手术。
遂紧急施行冲洗、清创,再次切除手背部约 10 cm × 13 cm 范围的共 10 处筋膜以及前臂 3 处筋膜。腕管区依然可见灰色液体,但未见进一步扩张。
第二天早上再次冲洗、清创,未见手及前臂坏死再发展。
然而当天晚些时候,又一次出现快速进展的疼痛症状伴发热。当晚紧急手术探查,见坏死组织及灰色液体沿着屈肌腱延伸到前臂远端。
作为一名资深外科医生,可以想象到此时的痛苦抉择。不截肢感染根本无法控制;而继续截肢下去,也不一定能够确保治愈!
最后在 John 医生的妻子和高年资主任医生的共同劝说下,John 最终决定行自前臂中段施行截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