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李峰的投资圈  ·  其他金融性公司 ·  12 小时前  
李峰的投资圈  ·  其他金融性公司 ·  12 小时前  
左岸读书  ·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速记 ·  5 天前  
十点读书  ·  孩子长大后跟你亲不亲,其实早有预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4-23 08:59

正文

每周日的新刊读书会又来喽~在这个栏目中,书评周刊的记者会跟各位书书友聊一聊上一期的新刊内容,与大家交流彼此的看法。


上一期,记者李佳钰跟大家聊的是关于“平庸之恶”的话题。大家就汉娜·阿伦特的这一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认为阿伦特的这个观点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有的读者则认为,在战争期间,人有时无法左右自己的行为,莫衷一是。这也是我们进行讨论的目的,让读者发表自己真实的看法。


这一期,我们讨论的主题是:黑塞:越过精神荒原。黑塞一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中年遭遇严重的精神危机,还接受了荣格的心理分析治疗。我们每个人都多少经受着精神危机,他挣脱危机的历程能给予我们非常大的启发。也许正因此,他成为青年人的集体偶像,大家讨论时,也都纷纷向黑塞“表白”起来。


PS:如果你也想参加下一期新刊读书会——高考40年——别忘记在文末扫码进群哦!


007

 

     第七期,我们聊的主题是:赫尔曼·黑塞:越过精神荒原(《全世界的年轻人都爱黑塞》)。



点击图片,阅读上期新刊


 作者陈述



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聊聊黑塞。据说,全世界凡是爱读书的年轻人,都会爱上赫尔曼·黑塞的书。


德国当代学者米夏尔斯称黑塞为“永属年轻一代的作家”,“读黑塞的著作时往往让人感觉好像在写我们自己,好像我们自己写下了这一切。”


对我来说,影响我最深的作品是《德米安》和《荒原狼》。


前者说,“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后者告诉我真实的意义,它说,“一个真正的人经过了人类的各种痛苦、罪恶、错误、热情和误解而进入到永恒,进入到宇宙。 ‘永恒 ’不是别的,是对时间的摆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返回天真,返回宇宙。”它仿佛在告诉我真实的归宿。


但究其本质,最打动我的是《德米安》的前言,“没有一个人曾经整个完全发挥他自己,可每一个人却都努力要做到那个地步”。所以,我们都是有局限的,我们只能达到自己最大程度的完整。甚至有时候这种完整依然要被人诟病。


就像黑塞最后一本长篇巨著《玻璃球游戏》里要表达的那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他的信条,即使精神乌托邦不可能到来,但我们依然要去向往和追寻,因为我们需要希望


我今天和大家谈黑塞,只能选取我片面理解的一个很小的点。黑塞驳杂而深邃,我只能告诉你我阅读中的喜悦。今天的社会变得越发多元,却也越来越乏味,主流社会是一头巨大的猛兽,它永远是平庸的,但用一个很不贴切的比喻,我愿意成为这头猛兽身上那几只小跳蚤,改变不了兽的行动,但最小的作用是,让猛兽知道自己有痒痒,猛兽需要正视自己的渴望和烦恼。


而且更重要的是,跳蚤虽然小,据说也是可以短暂离开猛兽的身体,短暂飞行一会儿的。愿你们偶尔做一个自在的小跳蚤。


交流现场


Q

@壺中天慢    没有看过黑塞的任何一本书,不过刚才提到了“自我”,那么他是阐述了关于“自我”的什么观点呢?

柏琳:黑塞关于“自我”的观点其实是非常散漫,具有辐射性的一个观点。如果要我回答,那就是如下这句话: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如果想要熟悉黑塞,我建议先去看他的《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这本书里讲到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蛋,个人就像是孵化在蛋里的那只鸟。


如果这只鸟想要诞生,他首先要破壳而出。就像黑塞在书里写,谁要想诞生,就首先要毁灭一个世界。那么毁灭一个世界——即破壳而出之后——自我就存在于了这个世界上。这是黑塞的一个关键思想。可即便你已存在到了一个世界,如何和这样的自己相处,如何把自我存在这一现实非常满意地继续下去,这需要不断地在尘世间去历练。


Q

@Feiyue    感谢柏林的分享。想知道你怎样理解赫尔米娜与荒原狼的关系?

柏琳:首先告诉下各位读者,赫尔米娜和荒原狼这两个人物出自黑塞的长篇小说《荒原狼》。在谈这两者的关系之前,我们需要回过头谈一下黑塞和荣格之间的关系。


在中年遭遇严重的精神危机时,黑塞找到了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接受了他们的心理治疗。如果你对荣格有一定的了解,就会知道,他提出了著名的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型叫“阿尼玛”。它是指男性内在的女性形象,是人格中女性的方面。荣格认为,“阿尼玛”能够引导男性进到灵魂深处,是男性创造力的源泉。《荒原狼》里的“赫尔米娜”其实是赫尔曼·黑塞本人名字的女性化形式。而“赫尔米娜”就是赫尔曼·黑塞自身“安尼玛”的体现。  


《荒原狼》中这个神奇的女性指引了处于精神崩溃边缘的主人公哈利,把他拉回了求生的边缘——因为哈里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自杀。而赫尔米娜通过她充满启示性的肢体语言,话语以及她的美貌气质等等,帮助哈里回归到了生活和爱情中去。

@木棉灰原    在看《荒原狼》时,感觉一直是哈里的内心自述,有时候又像是一个群体的精神描述。赫尔米娜也很像是荒原狼群体自身想象的投射。其实感觉我就是没看懂。


@柏琳     这很正常。其实我第一遍看荒原狼的时候,感到非常得震惊,觉得书中人性和狼性的撕裂与斗争好像在说着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光明和黑暗。但我又不太了解,为什么会产生《荒原狼》这样一个非常奇葩的形象。这就就需要回过头去看《荒原狼》成书的背景。

如果你想要更好地去了解《荒原狼》的成书背景和它的意义内涵,我有两个比较个人化的建议。第一,就是你最起码需要去粗浅了解一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德国。当时一战结束,德国是战败国,整个国家处于一种衰颓的精神状况中。而一战结束后,德国的军国主义,沙文主义和复仇情绪非常严重。


另外,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读一下荣格的理论。荣格作为弗洛伊德的学生,(虽然后来二者分道扬镳)他的分析心理学对黑塞创作《荒原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Q

@西兰花花    想知道为什么会做黑塞专题,有什么好玩的花絮,以及做完有没有想象以外的收获呢?

柏琳:

做黑塞的专题,其实是脑洞大开的结果。如果你在北京的话,不知道注没注意地铁出站通道上的那些广告。有几个地铁站,包括望京那边和十四号线,都会挂上整版的“黑塞论读书”——一个类似于公益广告性质的东西。


之后我们编辑部里的领导拍了一张地铁通道上黑塞的图片,把它发到了我们的工作群里。然后我就说:“这不是我最爱的黑塞吗?”正好我们《书评周刊》也有好几个同事都很喜欢黑塞,于是书评部人士脑洞大开,想到:原来年轻人都爱读黑塞,黑塞遍布了我们的生活,甚至遍布了新媒体时代,进入了地铁阅读的领域。


于是我们就想谈一下为什么在当下这个相对浮躁,不愿读书的时代,黑塞依然那么火。这就是黑塞专题的大致起源。


至于收获,我谈谈我自己吧。我之前是一个文学类的记者,对心理学等等的内容并不是特别了解。在策划黑塞这个专题的时候,我意识到荣格对黑塞的作用非常大,于是就想到去熟悉一下荣格的思想。之后我发现了《荣格自传》这本书。它很打动我。我觉得它好像击中了我内心里关于阴影,潜意识的一种非常完整的体验和想象。这个是我在做黑塞专题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

@壺中天慢  写作可以视为作者的精神出口以及表达作者精神状态,认知的一种途径吗?


@Eric Tsai    我认为是的。


柏琳:   写作当然是黑塞的一种精神出口。我认为对于所有伟大的作家来说,写作是他表达自我内在精神的一个出口,也可能是唯一适合的,最恰如其分的出口。作家用写作来倾诉他的精神苦闷和精神追求。


Q

@邱世如 阅读黑塞感觉较辛苦,沉重。以前只读过他《玻璃球游戏》,《纳尔齐斯和哥尔德蒙》,近两天读《荒原狼》未读完。想问柏琳,在文学副刊时代,面对“中产阶级”趣味,玻璃球大师能入世吗?生机几何?

柏琳:


请允许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面对中产阶级的趣味,《玻璃球》大师能不能入世?” 你所谓的“中产阶级”——因为你打了引号,我需要判断一下你所说的中产阶级是光从字面意义理解,还是说带有一定的贬义成分

@邱世如    “中产阶级”是《荒原狼》所说的“中产阶级”,精神危机,没有激情。


柏琳:你提到中产阶级的精神危机,其实不仅是中产的问题,也是中年的问题。而这个中年也不是年龄上的中年,而是指心理上的中年。我可以读这样一段话,希望能帮助你理解:


“每一个时代,每一种文化,每一种道德风俗与传统都有自己的方式;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温和与严厉,美好与残暴;都会把某种痛苦视为理所当然;都会忍受一些坏事。只有当两个时代,两种文化和宗教相互交错的时候,人的生活才会变成真正的痛苦,变成地狱。一个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人,如果他不得不在中世纪生活,那么这个人必定是悲惨地窒息而死,就如同一个野人也必定会在我们时代的文明中窒息而死一样。有时候,整整一代人限于两个时代,两种生活方式的交替之间。这一代人失去了一切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东西:他们失去了一切惯例,一切安全感和纯洁无瑕。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如此强烈的感觉,像尼采这类人就早于我们这一代遭遇了今天的苦难。” 


而荒原狼哈就属于两个时代交替中的那一代人。那么能否克服新旧时代之间的碰撞所产生的危机感,或者说是庸常生活所产生的危机感?我认为哈里在整个荒原狼的行进过程中,一直在做努力的尝试,并在最后达到高潮的顶点——记得书里写道他最后到了一个魔术一样的房间,在不同的房间里体验到了各种各样的疯狂,然后他杀死了赫尔米娜,最后也被判了死刑。


也许在荒原狼痛苦的呐喊和挣扎之后,他依然没有答案。为什么他创造了赫尔米娜这样一种内在女性的形象,最后还是杀死了她?他是不是杀死了一种内在的自我?我觉得这个结局非常耐人寻味,而且是开放性的。


那么怎么去突破这样一种中年危机呢?我觉得突破并不是最关键的,因为很多时候你的危机并不会消失。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和这样的危机相处。如何能够平和地正视我们身上的这种危机感。这就是黑塞最后一本作品《玻璃球游戏》要表达的内容。


@邱世如    谢谢柏琳,你读的这一段很好,帮助我理解黑塞的思想。只是觉得黑塞只能提出问题,给不了钥匙。


@壺中天慢    感觉这个中产阶级就是中年人嘛,就是我现在这个状态,哈哈。所谓没激情,没觉得不好,只是因为经历了一些事情,理解了一些东西,所以能选择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的方向。


@木棉灰原    作为一个90后,我不知道我算不算中年人。虽然我觉得《荒原狼》很有难度,但真地击中了我的内心。尤其他有一段对中产价值的叙述:人的精神价值其实都是被引导的。


Q

@Eric Tsai    我把黑塞的作品分成两类:一是好读的,二是晦涩的。二者的分界大概以《荒原狼》为界标,之前的《在轮下》《德米安》《悉达多》等等述事平实,带给人非常流畅的阅读体验。随着黑塞年纪增长,他的作品渐渐脱离了这种述事结构,转为重意象哲思而轻故事真实。想问一下柏琳,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转变?是否觉得这是一种作家思想成熟的必然?谢谢。

柏琳:你的感觉是非常准确的。在《荒原狼》之前阿黑塞的作品非常流畅,开玩笑地说,几乎可以被我们看做是高级版本的青春文学。而达到《荒原狼》这个追寻自我的顶点之后,黑塞好像转变了。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样,他写《荒原狼》的时候是五十岁——在四十岁到五十岁这一时期,他整个精神危机非常摇摆,在这一段时间内他反复地接受心理治疗,自己也去读荣格的书,读弗洛伊德的书。他还会转向绘画来疗愈自己内心的阴影。

表白留言


@曼珠沙华


报个名,我也爱黑塞!


@视野多雾


几年前第一次读荒原狼的时候,以为黑塞偷看了我日记

 

@修鱼


《彷徨少年时》,从青春期遇到它开始,就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

 

@Sponte


你可以从荒原狼里看见肉体的折磨,人性的苦难,无数次关于孤独无助的共鸣,你可以在悉达多,德米安中寻求自我,发现自我,在歌纳中感受欲望的膨胀与湮灭,自我的彷徨和发掘… 感谢黑塞,整个大学时代的精神食粮。


@Mañ


毕业论文就是玻璃球游戏,黑塞真是本命男神啊啊啊啊啊


@xiaoman


只看过悉达多,为之震撼,推荐给朋友,自己也读了不止一次。


@韋建誠


改变世界从改变人开始。当"政治精英与普罗大众的间隙越来越大"的时候,年轻人不能不爱黑塞。变革从怀疑始。变革又是成长的过程。精神危机每个时代都存在。很少有作家在所谓"精神危机"的背景下以作品人物形象深刻的剖析自己。读黑塞的书像是读哲学著作。从怀疑走向冲破桎梏,打破藩篱,黑塞从没有离开自我的探索。也许这是年轻人爱黑塞的理由吧。



编辑部讨论小结


@柏琳


这个专题的构想其实算比较常规,从黑塞这个人物进入,然后去谈他的作品。希望有一个精读的版面,对他某一部分特别突出的写作进行精读。最后谈及阅读黑塞的价值,以及为什么黑塞的作品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当时圆桌会的设想,是要采访一个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对黑塞写作的影响。但由于实际操作遇到困难,只能从文本和翻译方面进入落实。这个比较遗憾。

 

@张畅


当时设想的第三版是,探讨黑塞是如何在作品中解决自己的精神困境的。因为之前读黑塞时感情上有强烈的共鸣,但是写的时候可能被困在他的作品里面,觉得稿子写得不够清楚。



下期预告

(扫码进群)



本文作者:出现名字及昵称的各位;整合:彭丹,张进;编辑:张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