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苗接种安全性及接种条件
-
新冠疫苗种类与接种程序
-
新冠疫苗保护效果
-
不良反应
-
普通市民何时能接种
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在上市前都经过动物实验、人体预测试实验、人群Ⅰ/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疫苗安全性得到了多次验证。
中国当前在全球属于新冠疫情的
低流行区
,除了境外输入病例外,本土病例属于散发状态,这与我国政府和人民在过去一年中的持续努力是分不开的。
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群暴露的风险相对较低,
通过有效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集等措施完全能够实现日常预防
,那么接种新冠疫苗的潜在获益就相对有限。
本次紧急接种主要涉及感染新冠风险较高的重点岗位人员。涉及——
-
进口冷链物流相关人员
-
隔离场所工作人员
-
入境人员闭环管理从业人员
-
海关边检人员
-
内地籍跨境司机及接驳司机
-
医疗卫生人员
-
基层防疫人员
-
公共交通从业人员
-
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及学习人员
有以下任一情况,是不能接种新冠疫苗的:
-
对本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包括辅料和制备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
-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
有惊厥、癫痫、格林巴利综合征、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脑病或精神病史。
-
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或既往接种过本疫苗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反应者;
-
孕妇。
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
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前,接种医生会询问健康状况,请如实告知相关信息。
-
接种完成后,
需现场留观30分钟
,接种当日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适当安排休息。
-
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
海鲜/鸡蛋/青霉素不是新冠疫苗任何一种成分,免疫程序中明确过敏个体并不是接种疫苗的特殊禁忌,因此
可以考虑接种
。
有某些病(哮喘/风湿/糖尿病/手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目前用于紧急使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说明书中指出,个人患慢性疾病者慎用,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禁忌接种。
鉴于慢性病患者是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高危人群,
需要对慢性病患者在非发作期接种新冠疫苗
。
得过新冠肺炎,或是无症状感染者,还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么?
虽然基于现有已发表信息,在包括中国香港、比利时、荷兰、美国等地通过基因测序的结果均发现再次感染现象,无法得出一次感染终身免疫的结论,
但一般来说,感染过传染病或无症状感染,均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应该具有类似接种疫苗的保护作用,
建议新冠肺炎康复者或无症状感染者不接种新冠疫苗
。
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的研发有数百家单位,主要集中在几条技术路线上,包括
灭活疫苗
、
基因重组疫苗
、
载体疫苗(包括腺病毒载体、减毒流感病毒载体)
、
核酸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
。
这5条技术路线,不能简单说哪条技术路线更好,要评价一个疫苗,一定要综合考虑到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负担性,这才是对一个疫苗的科学评价。
目前国内进行紧急接种的疫苗是
新冠灭活疫苗
,并无其他选择,且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何种工艺疫苗更好。
考虑到现有防疫需要,只要是出于防病的目的,
任何工艺的疫苗对于非禁忌症人群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
按使用疫苗说明书接种2剂,两剂间隔推荐4周,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随意调整免疫程序可能影响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目前尚未获得不同免疫程序的临床研究数据,因此尚未确定2剂新冠灭活疫苗间最大间隔。
如
错过接种时间,建议尽快补齐相应剂次
。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使用
同一厂家
的新冠疫苗完成全程免疫。
新冠疫苗能不能和HPV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疫苗等其他疫苗一起接种?
理论上说,新冠疫苗与流感疫苗间应该不具有交叉反应,而且目前国内所有可及的新冠疫苗均为灭活疫苗,相对来说安全性也较好。
不过,对于新冠疫苗这个疫苗家族新成员,建议在技术指南等文件明确之前,暂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建议与其他疫苗分开接种,并且与其他疫苗的接种间隔
不少于14天
。但是
如有狂犬病暴露者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应优先接种狂犬疫苗
。
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仍可能不产生保护力或者发病。
目前,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因此,
预
防新冠病毒感染,不能把宝全押在疫苗上
。
我们仍需牢记——
“防疫三件套”
: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
“防护五还要”
: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是否需要检查产生抗体?如何检查抗体,如果为阴性需要补种吗?
不建议!
由于检测方法和相关试剂灵敏度不同,结果可能无法显示真实信息,结合疫苗研发机构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可推测中和抗体阳转率超过90%,
因此
除有特殊需求群体外无需专门进行抗体检测
,也暂不推荐对于自行检测抗体结果阴性人群进行补种。
本次接种的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揭盲结果综合显示,疫苗接种后均产生高滴度免疫应答,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0%以上。
在全球多个国家进行的Ⅲ期临床试验,疫苗有效性进一步得到验证。
但需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
。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均有关。
目前新冠病毒发现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对于新冠灭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也仍在持续观察中。
目前证据提示,疫苗保护期可以达到
至少半年以上
。
不会
。
核酸检测的是新冠病毒抗原,本疫苗为灭活疫苗,是一种“被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已完全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故接种后不会导致患新冠肺炎,也
不会因接种疫苗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
接种新冠疫苗后还需做核酸检测吗?接种证明能否替代核酸检测报告?
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
必要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
本次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新冠灭活疫苗紧急接种者在国内外医学检查中,如遇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核酸检测等其他检查结果为阴性,可
声明已接种疫苗并出示接种证
,以便相关机构鉴别诊断。
临床研究表明——
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第一剂后14~28天抗体阳性率约60%~90%;
接种第二剂28天后抗体阳性率均达90%以上,并形成持续保护。
病毒基因突变是永恒的,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及传播过程中不断出现变异,是生物进化的自然现象。
新冠病毒也不例外,会不断出现大量的变异株,但往往只有极少数关键位置的突变会对传播性、致病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所能发现的变异都是能成功存活和传播的病毒,药物及疫苗的压力也可能对变异株进行筛选,
就目前新冠病毒变异情况看,降低疫苗的效力可能性不大
。后期是否会有大的突变,需要持续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