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详情↓↓↓
】
孩子,都是自家屋里的宝,
特别是小婴儿
这个想
摇摇
抱抱,那个想小心呵护
一哭一闹,家长就赶紧抱起来摇摇晃晃
但是最近广角君看到这个消息
“四川广元3月大婴儿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而造成的原因或是搂抱摇晃惹的祸”
顿时,吓了一跳
以后抱小孩子,要更加谨慎小心了
到底怎么回事呢?
↓↓
2016年12月上旬,家住广元市区的刘先生和妻子罗女士发现刚刚三个月大的孩子“感冒”了,出现
皮肤发黄、咳嗽,有时候会头部打摆的症状
。
夫妻俩当时并没有想到孩子的病情有多严重,在一家医院就诊后,并没有作进一步检查,只是当感冒在治。
过了几天,见到孩子的症状有些加重,
出现嗜睡、抽搐现象
,2016年12月14日上午,刘先生把孩子送到另一家医院后,医院给孩子做了一个血液检查,发现孩子有中度贫血,血红蛋白78g/l,因为住院治疗没有床位,也没有对孩子作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建议到上级医院治疗。
于是2016年12月14日下午,刘先生赶紧把孩子又送到了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介绍,孩子是当天下午4点过送到医院的,送到医院后,检查发现,
孩子已经处于重度贫血
,血红蛋白53g/l。
到了下午5点50分左右,孩子的病情就急剧加重,出现了休克、频繁抽搐。继之心跳呼吸骤停,生命垂危,各项指标极度异常和紊乱,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
出现上述状况后,医院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马上投入抢救和会诊,经过心肺复苏、输血、扩容、改善循环等
三个多小时的积极抢救,患儿有了一线生机
,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
医生最开始也疑问重重:“3个月大的小孩,为什么会重度贫血呢?大便未见异常,小便也没有问题,原因何在?”
后医生结合患儿抽搐病症,立即进行了头颅、胸部CT等检查,
最后发现,孩子颅内出血伴脑疝形成
,
并根据病症作出了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所幸抢救及时,孩子已无大碍。
孩子颅内出血,居然一直当感冒在治
,生与死就在一念之间,刘先生既后怕又意外。刘先生说,在医院的时候,医生问他们孩子是否有过外伤,“孩子从来没摔过、碰过,不可能有外伤啊。”
医生:“
从孩子检查情况来看,确实没有明显的外伤症状。
”
后来罗女士道出:
“只是孩子
满月后有时会哭闹,我们就把孩子抱起来摇晃,让他感觉像在摇篮里一样,就不哭不闹了
。”
(网络配图)
医生:“新生婴儿形成颅内出血的原因很多,往往综合因素所致
,
甚至搂抱过程中,剧烈的摇晃也可能导致颅内出血
,
这在医学上也有先例。”
“从该患儿纯母乳喂养、肝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综合来看,极有可能存在晚发性维生素K1缺乏的情况。”
“该患儿系慢性颅内出血,本来凝血功能不好,不排除在搂抱孩子的过程中,摇晃或不经意的碰撞脑部造成出血。”
据了解,近年来,对初生婴儿出生时常规注射维生素K1预防出血,该病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孩子缺乏维生素K1。
三方面导致缺乏:
一是摄入不足,二是合成不足,三是吸收少。
而该患儿肝功能有问题,维生素K1可能合成不足,加上孩子出生后一直纯母乳喂养,母乳中维生素K1含量较少,建议妈妈要多吃菠菜、猪肝、豆类等食物。
这种新生儿,或因搂抱时导致颅内出血的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2016年4月份的时候,江苏苏州一位爷爷哄孩子时,竟把孩子晃得连续抽搐、面色苍白。
这个阶段的婴儿头大身子小,颈部的肌肉没有发育,在父母对患儿进行摇晃的过程中,对大脑内的血管进行牵拉,牵拉过程中可能出现颅内出血。
那除了维生素K1缺乏的因素,我们如何规避搂抱摇晃这种直接原因而导致婴儿颅内出血呢?
据了解,九成以上的家长会通过摇晃或者颠孩子的方式让宝宝停止哭闹,
可是以下这几种方式却会对宝宝的大脑
造成危险
。
▲左右摇晃!错误!
▲
抱起来上下晃!错误!
▲
抱着颠!错误!
孩子哭闹时,正确的安抚方式是轻拍后背,让宝宝得到安全感
。
点击下图了解
最新活动↓↓
【来源:四川在线、中国网、华龙网】
搂抱哄孩子姿势要帅!
方法更要对!
安全健康是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