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哥说:第一次登月竞赛的高峰期已过去了近 50 年——当初,美国和苏联花了血本,争着把第一批人类送上月球。如今,时代变了,又一场以月球为终点的新竞赛开始了。而此次牵涉其中的却多是私人资金,成本也比之前低得多——奖金2000 万美金的“登月 X 大奖”(GLXP)。并不要小看“私人”两个字,有传言称“你的手机运算能力相当于阿波罗登月时NASA所有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总和”,传言未必是真的,但是充分感受到了“时代在进步”这五个字的无穷怪力。
月球快车队
“有钱赚”可不是为了那2000万元美金而已——美国参赛方“月球快车队”创始人理查兹还预言世界上第一位超级富翁将是个太空企业家,其财源也许是月球土壤中的氦 3——这种气体在地球上很稀有,在月球上却丰富,是核聚变反应的潜在上等燃料,而核聚变发电被视为能源技术的“圣杯”。
先来回望一下近50年来,超级大国之间是怎么竞争的!
1957年,苏联的“伴侣号”,史上第一颗发射入地球轨道的人造卫星。
1961年美国,肯尼迪认真地说十年之内要 “把一个人放上月球”。
1968年,竞争非常激烈呀,苏联人在这场竞赛中暂时领先,送去了第一批活物。
苏联 1970-1973 “月球车号”系列探测车
第一架成功的月面探测机器人,由设在俄罗斯的一个操纵杆遥控,完成了搜集月球土壤和地形数据的任务。
美国 1971-1972 阿波罗号月球探测车
就这样,登月了,美国队胜出。
谷歌公司宣布举办登月X大奖赛在太空旅行领域投资大增的背景下,开出了 2000 万美元的奖金。
2013年 中国玉兔号月球车
中国以一辆小型探测车加入了登月俱乐部,它配备可穿透地面的雷达,能探测月球地层结构。
约四十多个场址遗留着过去历次登月任务的余物,从探测车到旗帜,成为过去时代的历史标记。
现今的登月热与50年前的登月热比起来,就设备方面来说还是发生了相当大变化,下面就一起来看一看——
今日登月竞赛的参与者包括来自多个国家的私人团体,新一轮登月热部分受到登月X大奖赛的促动。一支战队要想获胜,必须让自己的航天器在月球着陆并巡行 500 米,发回高分辨率的图片和视频。
登月X大奖于2007年宣布启动后,二十多支队伍参加了竞赛。及至现今,还剩下五支战队。他们将成为史上首批尝试将一架行驶仪器(且能向地球发回高清图像)送到月面的私有资金团队。
日本
白兔队 / SORATO
日本战队这架探测车拥有能测知障碍物的3D感应器。在未来的太空任务中, 该团队有意寻找能用作早期月球殖民地 的岩浆管道。
摄像头:4个
重量:4磅
造价:1000万美元
美国
协同月球队 / 特斯拉号
这支由曾经的竞赛对手组成的国际战队中包括了艺术家。其探测车是所有队伍中最小的,以一种上市军用监控机器为设计原型。
摄像头:1个
重量:0.7磅
造价:1500万美元
月球快车队 / MX-1E
这支美国队伍的志向不仅仅是抵达月球,还打算继而开发月球上的矿产资源,如氦 3 和贵金属。
摄像头:12个
重量:225磅
造价:1000万美元
以色列
SpaceIL队 / SpaceIL
这支以色列团队为非营利性质,其航天器可以跳跃,且装有磁强计可用于测量月球磁场。
重量:6600磅
造价:7000万美元
白兔队和协同月球队的探测车是在已有月球车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更新而成,登陆后将在月球地面行驶。月球快车队和SpaceIL队则使用会跳跃的登陆器,在推进器辅助下进行移动。
要发射一枚能以近3万公里时速冲破地球大气层的火箭,可能要花费数千万美元。参赛队伍纷纷与拥有运载火箭的企业合作以求“搭顺风车”。
如果把上世纪的人类登月竞赛比作在电脑技术早期,电脑跟房子一样大且价格高昂的大型主机,今日的竞赛环境则类似另一个电脑时代:厂商争着把价格适中的个人机摆上每个家庭的桌面——或者再晚几年,推出智能手机。所以下一代月球探索、测绘甚至采矿的设备,很可能只有小孩的玩具卡车般大。这个技术因素才是今日太空经济背后的头号驱动力。
“小”就是全球的下一个“大现象”——
且会非常非常“小”。
本文节选自《华夏地理》2017年8月号
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购买本期《华夏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