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焦DeepFocus
一份以巴黎为据点的迷影手册,提供欧洲院线与艺术电影的最新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欧洲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焦DeepFocus  ·  电影人的年度爽文,首部剧情片世界第一 ·  5 天前  
电影最TOP  ·  跨年档排雷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焦DeepFocus

2017年中国院线片,你满意么?

深焦DeepFocus  · 公众号  · 电影  · 2018-02-11 09:31

正文

深焦Radio


电影中的出轨之

《我的国王》

第31期


原文:

《不爱了,不过了。欢迎来到离婚俱乐部!》



Zeta

Vera



 前言

2017年刚过去,内地院线也取得了十分不错的票房成绩,相比去年2%的增长,今年12%将近100亿的增长量给了国产电影提振的信心。也许,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国产电影一片较好的同时,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虽然影迷和专业电影研究专家觉得内地院线得到了质的改观,但是却依然包藏着许多问题;其实在2017年7月暑期档来临之前,国产电影更惨被好莱坞碾压,而2017年上下半年的国产片票房更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策划/深焦编辑部

编辑/尼侬叁


 主持人

武侠小王子

武侠电影影评人,自媒体“武侠小王子”创始人


 嘉宾

内陆飞鱼

国内著名影评人和乐评人,专栏作家,著有文集《如何活成一部电影》


王玉年

新浪娱乐高级编辑,著名记者,资深电影从业者。


二十二岛主

凤凰网电影记者,狂热影迷


白萝卜

著名娱评人、影评人,国内娱乐圈深度观察员。



 武侠小王子:


大家好,我是这次深焦圆桌的主持人武侠小王子。本次深焦圆桌座谈很荣幸邀请到内陆飞鱼、二十二岛主、白萝卜三位老师。既然大家相谈甚欢,那么我们就直奔主题吧。


那么问题来了:



比起2016年,2017年内地院线得以反弹的原因有哪些?



2.是什么原因造成2017年上下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两极化?

是什么原因造成2017年上下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两极化?


3.如果从观影习惯来分析,2017年的观众对电影的选择,呈现出那些新的特点?

如果从观影习惯来分析,2017年的观众对电影的选择,呈现出那些新的特点?


 

 王玉年:



首先是在线票务服务费计入票房总量,其次是出现了《战狼2》这样的超级票房电影。剩下的是自然的增量。




票房的两极化指得是什么?一般来说每一年国产片票房都是前半年少后半年多,因为重要的档期都是在下半年,上半年只有一个春节,下半年有暑期档、国庆,还有圣诞元旦。热门电影也是下半年多。




没有什么新特点,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观众范围的扩大,《战狼2》给市场再度探底,《芳华》这样的电影票房过10亿,说明很多不去电影院的中老年观众也去看电影了。《二十二》《七十七天》《冈仁波齐》这些电影破亿,证明了文艺片和非主流电影观众也开始增加。



 内陆飞鱼:



可能有很多因素,在我粗浅的看来是观众越来越理性,纯圈钱的烂片在渐渐丧失市场,无脑粉丝电影,小鲜肉法则在失效,同时,国内引进的好莱坞大片缺少大卖的佳片,与之相对,国产片出现很多爆款,比如上亿的小成本文艺片《冈仁波齐》,上亿的纪录片《二十二》,鸡血励志片《战狼2》,中老年怀旧片《芳华》等,他们都在合适的时段创作奇迹。


二十二 (2015)

 


这个说不好,跟排片、营销之类的有关吧,我并不太进影院,一年感兴趣的院线片,也就那么多,别人赚钱跟我们没太大关系。



可能是分众更细,观众可能更理性一些了,院线里出现的类型片也更为充实了一些,同时,像“大象点映”这样民间品牌兴起,也让人倍感兴趣。



 二十二岛主:


很开心可以参加这一次的院线圆桌对谈,以下都是个人愚见,欢迎交流。



聊这个问题,先得知道2016是怎样的一年。其实2016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份,夹在电影大年2015和2017之间,显得比较平庸。2015年票房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国产黑马影片和爆款的崛起,像《煎饼侠》《大圣归来》等影片起初排片都很少,但凭借着好口碑和有效的营销手段,吸引了大量观众的观影,从而带动了排片的增加和全片院线产业的发展。


战狼2 (2017)


而2017年更不用说,《战狼2》的效应实在不容小觑,相较之下,2016年并没有其他两个年份的爆款和黑马,再加上全年整体影片质量不佳,鲜有的几部佳作也都是像《塔洛》《路边野餐》《驴得水》这样的小成本电影,自然难以以小博大。除此之外,还有票补的因素,2016年由于很多售票平台已经完成了融资整合,所以纷纷减弱了票补,至少目前回忆起来2016年就很少能看到像2015年那么多的9.9元电影票了,票补减弱电影票价上涨,自然限制了很多观众走进影院,观影频次降低的降低导致了票房的增速缓慢。而到了2017年,虽然没有提高太多的票补,但几家平台调整了战略,将票补限额集中投放在几部重点大片身上,而这几部大片的票房表现都很惊人,所以看似减少了投放数量,但最后还是会让更人走进影院去观赏这些影片,带动票房的增长,我想这是2017内地院线得以反弹的最重要的两个原因。


2017上半年国产片票房过10亿



前几天我总结年度华语十佳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上半年总结出来的只有寥寥几部,而下半年则有十几部之多,说明上下半年华语影片的质量是完全不一样的。抛开《战狼2》这个大bug不谈,2017上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亏损也是很严重的,上半年共有41部影片票房过亿,而当中的国产片只有17部,过10亿的只有《功夫瑜伽》《西游伏妖篇》《乘风破浪》三部,且都是集中在贺岁档。这三部影片的口碑我想大家是心里有数的,所以完全是借着有利的档期和流量明星效应。大多数影片即使有着优秀演员带队,但由于宣发和档期的问题,也面临了极大的亏损,《记忆大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记忆大师 (2017)


看得出来,国内观众的口味和审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几年前单纯靠明星和特效就能将大家吸引进影院。而到了下半年,国产片的口碑与质量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单说最激烈的国庆档,混战厮杀的5部华语片其总体质量还在及格线之上,再加上《战狼2》的助推效应,自然会获得观众的回馈,因为现在观众对于影片好憎的衡量标准愈发明显,就是票房。当然这一年中,好莱坞大片们的表现也不是十分理想,至少在口碑方面,反倒是像《摔跤吧爸爸》《寻梦环游记》这样的“黑马影片”,起初并没有过多的排片与营销,完全是靠着质量杀出一条血路,再次证明了中国并不只是单纯的人傻钱多,内地的观众也在对创作者们提出更新更严苛的要求。


摇摇晃晃的人间(2017)



最明显的一个转变就是口味上变得更加多元化,不再只迷恋IP和特效,而是可以进到影院观看题材和主题更丰富的作品。比如之前一直不被重视的文艺片,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当然也要归功于许多文艺组织和放映机构的努力,像飞鱼兄提到的“大象点映”,就是一个很好的观影渠道,《摇摇晃晃的人间》等影片我就是通过这个组织的放映看到的,艺联也一直致力于让更多优秀的文艺电影得见天日,比如《海边的曼彻斯特》,在国内上映最终能收获705万元的票房,虽然不多,但总体而言还是一件好事。


冈仁波齐(2017)



这个过程中肯定不得不提到《冈仁波齐》和《二十二》两部影片,《冈仁波齐》票房接近1亿元已经创造了新的奇迹,而《二十二》300万的成本+宣发,最后竟然成为国内首部票房过亿的纪录片,好口碑的推动与微信朋友圈等宣传渠道功不可没。而像这样的片子在前几年,且不说能不能进影院,就算进了影院,基本也是一日两日游,更别提能取得如此优异的票房成绩。观众口味的多元化,也将更加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与思路,相信在2018年会有更多别出心裁的华语影片在不经意间惊艳到我们。


 

 白萝卜:



我觉得从市场发展角度来说,2016年是冷却,2017年就是冷却和暂停状态之后的再启动和逐渐加速,市场规律就是这样吧(虽然我对市场规律没有很大研究)。《战狼2》那五十几个亿票房肯定是强劲的助推了,而且在几个票房爆款如《摔跤吧!爸爸》《芳华》《羞羞的铁拳》几部影片身上,影片质量肯定还是不错,但观众观影也有一种赶趟的感觉,就是这片子票房越好赶着看的人越多,受宣传和口号影响比较大吧,但说实在的,这片子实打实卖能这么高吗,我持怀疑态度。不是说市场浮躁嘛,虽然钱真的有那么多,那还是觉得虚高。




我对政策关注不多,所以在这里的讨论中就不涉及政策因素。我觉得带动市场主要靠大片吧,中国老百姓还是喜欢去电影院看大体量的片子。从2017春节档开始,我个人对于那些影片确实就没什么兴趣,闹哄哄空洞洞的,2月更冷,3月的《金刚狼3》一反常态那么伤感,《美女与野兽》和《金刚:骷髅岛》还正常一些,但也无惊喜,4月有《速8》5月有《银护2》《摔爸》6月《变5》7月小黄人,这样回忆起来每个月能有印象的大片平均一两部(当然真的大片还是挺多的,但我这样回想起来可以想到的就这些),从七月第开始有了疯了一般的《战狼2》,有说法说它带热大盘我觉得确实也有道理,它成为一种现象一种话题,也吸引更多人到电影这种介质上,而且后半年有国庆、贺岁两大档,整体氛围也更热闹吧。


寻梦环游记 (Coco,2017)



如果从观影习惯来分析,2017年的观众对电影的选择,呈现出那些新的特点。第一,更喜欢情感向,《银护2》《摔爸》《战狼2》《芳华》《二十二》《寻梦》这些年度热门影片都与情感挂钩,有亲情有爱国情怀有对慰安妇的关注,我觉得都属于情感向的,与观众的情感联通并达成共鸣,观众就会成为自来水。第二,影片类型更多元,相比以往今年的类型片更受关注些,不是只有好莱坞大片那种卖相的才收关注。第三,批片大卖,观众也对其他语种影片更有好感。



 武侠小王子:


在第一轮中大家也都提到了关于内地院线电影的种种变化。下面一轮,我们可以对比分析,国产电影和引进电影在2017年交战中产生了新的亮点,票房占额比例上又有了新的变化。其中非欧美引进电影继续受追捧,自2016年日本动画《你的名字。》成为爆款后,2017年《摔跤吧,爸爸》的爆款属性亦当仁不让,成为欧美电影之外最火的院线电影。


那么问题来了:



2.是什么原因造成2017年上下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两极化?

关于院线票房冠军与亚军的差距。从国产冠军《美人鱼》与外来冠军《疯狂动物城》的18亿差距,到《战狼》与《速度与激情8》的30亿差距,可谓差距越来越大,冠军间差距扩大是具体原因有哪些?



2.是什么原因造成2017年上下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两极化?

在国外不被看好的《速度与激情8》和《极限特工3》上映后北美和内地可谓冰火两重天,这样不被待见的电影在中国的火爆,反应出国内院线哪些特点?



2.是什么原因造成2017年上下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两极化?

亚洲引进片《摔跤吧,爸爸》和《天才枪手》在内地表现十分抢眼,这给了中国电影哪些警示性意义?



 王玉年:



首先我觉得这种差距不是一个常态。《战狼2》的票房是短时间内无法被超越的,也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我觉得不具备可比性。 


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  (xXx: Return of Xander Cage,2017)



像《极限特工》这样的电影在好莱坞已经属于比较过时落后的类型片了。但是对于很多观影经验比较少的中国观众来说。这样类型的电影可以满足他们基本的对于娱乐感官的刺激需求。所以对他们来说,这种电影是符合他们观影预期的。 


天才枪手 (ฉลาดเกมส์โกง,2017)



这两部电影虽然不是来自于好莱坞。但都是非常成熟的类型片。在全球化的格局之下,中国观众不再盲目的追求英语电影。而是希望可以看到满足他们对于类型的期待,情感的需求的电影。其实某种意义上,这也反映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观众的层次分布清晰,观影人群基数大。就导致不同类型不同题材不同国家的电影,都可以找到它的受众,所以说这个市场是非常强大的。这就要求中国的电影人要进一步提高商业片的制作水平,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不然的话进口片的配额限制取消,国产片的竞争力会进一步降低。


 

 内陆飞鱼:



一方面差距是电影质量的差异,做工、创意、完成度,完全不能和好莱坞的制作水平相比较,《美人鱼》就是兑水喜剧,纯卖星爷的情怀牌,而《疯狂动物城》标准的美式动画片,老少咸宜;另一方面,本土电影不按常理出牌,也吃撑了,《战狼2》不是胜在电影本身,而是胜在题材,胜在策划,巧妙的迎合大国崛起与民族主义的诉求,电影成为一种热气腾腾的幻觉,像海市蜃楼,为很多看片量少,三观狭隘的国民提供了宣泄的渠道。


战狼(2017)



这说明,我们观众审美需要进一步提高,引进片还太少,填不满市场,如果按当初世贸协议开放市场,引进相关数量的片子,国产片估计被灭了,好莱坞烂片也会仓皇逃跑;



太浮躁的人拍不出好电影,太浮躁地方拍不出好电影,块钱、热钱太多不是好事,电影创意要不拘一格的精彩,执行过程要一分钱一分货,每个细节必须到位,故事必须打动人心,不能是攒片、圈钱,外行指导内行。


 

 二十二岛主:



《美人鱼》和《疯狂动物城》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确实会更喜欢《疯狂动物城》多一些,而且两部影片的质量与口碑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的,这一点从豆瓣评分上就能看出端倪。《美人鱼》的成功一是来自于周星驰本身巨大的票房号召力(这一点在《西游伏妖篇》可以看到已经大大挥霍和减弱了),二是春节档得天独厚的优势,而《疯狂动物城》则完全是靠好口碑与交口称赞杀出一条血路。到了《战狼2》和《速度与激情8》,虽然都是系列电影,但《速8》无论是从主角的影响力还是剧情模式再到飞车飚戏都已经令观众审美疲劳,《战狼2》虽然延续了第一部的模式,但在调动观众爱国情怀与动作场面上都有了一定的升级和突破,对于观众的审美需求来说这份差距是越拉越大的,所以今年的30亿差距,其实也不为过,只是这样的现象还是属于特例,今年会怎样尚是未知数。


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 (xXx: Return of Xander Cage 2017)



这里着重说一下《极限特工3》,这部电影是非常看重中国市场的,不仅强加入了吴亦凡这个角色,导演还有主演范·迪塞尔更是亲自来到中国宣传,我记得宣传的时候老范说了一句话,“这电影还能不能有续集,全看你们中国观众的了!”可见这完全就是卯着劲冲着中国观众来的。近年来很多影片在国外表现极差,但是加入一点中国元素和中国明星,在国内就能赚个盆满钵满,这些大片都抓住了国内院线对于“爽”片的需求,毕竟爆米花电影很多,能真正调动起肾上腺素的却为数不多,而观众们在思维属性内已经默认了好莱坞影片=爽这样的公式,所以即便这部影片口碑平平,仍旧在好奇心以及生理反应的驱使下,想去看看究竟是能做到怎样的程度。这样的思维定式,只怕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扭转。


天才枪手 (ฉลาดเกมส์โกง,2017)



其实《天才枪手》和《摔跤吧爸爸》相比,还是略逊于后者,主要是档期不好,再加上题材限制了一部分的受众,对于社会弊端的揭露和批判也没有引发特别大的共鸣,但作为一部泰国电影来说,已经是在中国创下了极大的记录。这两部影片在前期宣传上其实都下了不小的功夫,因为本身不是来自好莱坞的影片,像《摔爸》最能推广的宣传点也就是阿米尔·汗和高口碑而已,《天才枪手》则连一个国内观众认识的明星都没有,所以要用更加大众化的营销方式来吸引受众。比如《天才枪手》就把海报做成了答题卡,工作人员戴上巡考袖标等等,都是代入感极强的营销模式。除此之外,影片本身质量过硬自然不必多说,相信很多人都会把这两部影片列入自己的年度十佳。打铁还需自身硬,再结合良好的传播途径和手段,自然会获得不俗的成绩,这一点是当下很多国产影片望尘莫及的。


 

 白萝卜:



关于院线票房冠军与亚军的差距。从国产冠军《美人鱼》与外来冠军《疯狂动物城》的18亿差距,到《战狼》与《速度与激情8》的30亿差距,可谓差距越来越大,冠军间差距扩大是具体原因有哪些?我有种预感,这次的回答可能会愤青一点。关于《战狼》《战狼2》这片子我觉得真没啥想说的,明眼人应该都没办法完整看完吧(对现在瞎子就是特别多,还有很多不瞎装瞎的),反正这两部电影当时我是都没去看,后来被领导要求才看了的,我对这片名、这内容、这阵容、这导演人设,没有一点感兴趣的,直到后来被吹上了天,不感冒直接变成了反感。《战狼2》这么高的票房,没猫腻那是不可能的吧,《美人鱼》能当16年票房冠军,我觉得可以理解,毕竟片子也不是有多差,至于《战狼2》,我只能说一句幸好大家都爱国吧。


战狼(2017)


差异扩大的原因应该与票房数增长也有关系吧,毕竟票房增长了,内容竞争也更加激烈,而且今年华语片口碑爆棚的好多,大家的关注点也向内回收,外片爆款确实不是很多,所以也会形成差异吧,但是我觉得拿出《战狼》来举例的话,我说不出来......因为这个我还是觉得是个例,不能算作什么电影发展或者水平上升的标志,毕竟,谁知道中国下一个超过56亿票房的华语电影在哪呢。



在国外不被看好的《速度与激情8》和《极限特工3》上映后北美和内地可谓冰火两重天,这样不被待见的电影在中国的火爆,反应出国内院线哪些特点?


速度与激情8  (The Fate of the Furious,2017)


电影发展阶段不一、程度不一,观众的观影水平和习惯也相对应不一样,当国外的观影人群和思想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其实我们还是处于中期前半段吧,能够与国外大量成熟观影人群对标的国内群体毕竟还是很少的少数,大部分观众还是吃瓜群众吧,能刺激他们的无非是动作、喜剧、大特效以及去年明显增长的口碑因素,所以像《速8》《极限3》这类片子还是能在国内大卖的,有些片子给了我我也会有这样的心理:好多电影我觉得自己在家里拉上窗帘、坐在沙发上、撸个猫,安安静静看就挺好的,何必去电影院里又挤又抄,还总是有人在你面前走来走去打扰你观影呢?反而一些明知道是特效、动作戏份吃重的影片,肯定会觉得要去大银幕感受一下,可能这也和我没钱有关系吧哈哈,毕竟准备为电影票付出的钱就那么多,肯定还是要选择一下的,我觉得这样的心理状态在很多人身上也都存在吧。


国内院线特点就还是大片走俏,剧情、文艺片冷场吧,感觉大家还是喜欢去电影院看个热闹,尤其大档期电影院里人山人海嘛,去电影院其实就像去游乐场,是一种非常娱乐的方式,并不是一种特别日常、常规的看电影的选择。


摔跤吧!爸爸 Dangal



我觉得这个行业里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在喊“内容为王”,但可能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真的把内容当回事的吧,可能真的见了太多夸夸其谈的老板,其实他们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快速变现一夜暴富,所以不管自己国家的好内容爆了还是别的国家的好内容爆了,他们都叫得和风口上的猪一样。中国电影内容在发展,但好内容和真心对待好内容的人,还是少吧。



 武侠小王子:


经过四位前两轮的回答和与各位的磨合,关于2017内地院线的脉络已渐渐清晰,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内地电影院线的多元化问题。去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独立电影《冈仁波齐》和《二十二》的卖座,曾经院线不超过千万票房的文艺片却在2017达到了破亿的成就,同样国内动画电影也取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闲话不多说,在此我就单刀直入了。



2.是什么原因造成2017年上下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两极化?

曾经与恐怖片同为院线难兄难弟的国产动画片,在近两年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和改观,造成其蜕变的原因是什么?



2.是什么原因造成2017年上下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两极化?

与动画片的蜕变相比,国产恐怖片仍然没有摆脱低成本,低口碑和低票房的恶性循环,如果想让恐怖片产生质变,关键在哪里?



2.是什么原因造成2017年上下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两极化?

小众电影《冈仁波齐》和《二十二》在2017的火爆,其中包含哪些因素?



2.是什么原因造成2017年上下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两极化?

《冈仁波齐》的大卖,是否意味着独立电影在院线市场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2.是什么原因造成2017年上下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两极化?

作为2017年纪录片的翘楚《二十二》虽然大卖,但是大部分纪录片仍然折戟沉沙,国产纪录片将来如果想打入主流市场,还需要做那些准备?


 王玉年:



一方面我觉得是整体观众数量的提升。就是制作动画片的成本,比以前下降了很多,技术门槛也降低了。还有就是随着二胎放开,儿童市场的扩张。



一方面是在创作层面给这个类型松绑,另外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恐怖片是非常考验创作者视听语言调动能力的,而这方面中国的创作者能力普遍缺乏。


二十二(2017)



之前已经提到过。就是不同层面的观众都已经被激活了,不同类型题材的电影也都能找到它在市场上相应的位置。



中国没有太多的独立电影概念。对观众而言,能够满足需求的就是好电影,能够满足绝大多数观众需求的就是商业电影。



想要更好的进入市场。就要有更符合市场规律的作品创作宣传发行模式。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纪录片本身就不是一个能够产出高票房的类型。所以预期不能太高。


 内陆飞鱼:



创意和做工上来了,创作者的意识也许在觉醒,开始尊重观众,不再是哄骗三岁小孩的作品,大人也可以看,但是前面道路还很漫长,要出老少皆宜的爆款,还很难,美国,日本就追不上了,慢慢进步吧。


国产恐怖片



国产恐怖、惊悚片,就是渣的代名词,是因为故事烂成渣,演员烂成渣,创作者烂成渣,投资人烂成渣,整个体系是烂的,完全是自欺自人地创作,别跟我说,不能拍鬼就拍不出恐怖、惊悚、悬疑片,看看人家西班牙吧,不怕鬼,依然多牛逼。



创作者要有真诚、真心,哪怕粗糙一点,有动人地方,大家都能接受,另外,这类片子一定要有话题性。


冈仁波齐 (2015)



NO,现状并未改变,个例不能代表全局。



题材的话题性,可看性,以及创作者的意识要提升,另外,纪录片主流不了,叫多数中国人进影院看纪录片还是不太现实,在国外也不太现实,进影院多数人就是为了娱乐,宣泄,派遣,放松,不是为了涨知识,接受再教育,国产纪录片能盈利,活下来就阿弥陀佛了。


 

 二十二岛主:



这个问题其实我并不敢苟同,虽然近年来有质量和口碑比较突出的几部动画电影,但和每年的产出比来看还是小巫见大巫。这个问题主要想聊的可能是最近的四部“大字头”佳作,即《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和《大世界》,但可以看一下2017年国产动画影片的阵容,一共上映了35部,票房过亿的只有4部,《熊出没》《倒霉熊》《赛尔号》都是靠着原版动画在少儿中积累的基础才能获得不俗的成绩,而另外一部《十万个冷笑话2》则完全是一匹黑马,而且是偏成人向。所以想要获得好的票房,还是要和电视动画片做联动,抓住固有的受众群才能有一线生机。即使惊艳如《大护法》,也才收获8千多万,而且在观众当中颇具争议。如果非要找一个根源,那肯定要追溯到《大圣归来》的爆红和成功,大大刺激与鼓励了国产动画电影市场,使得创作者可以更加肆意地进行表达,话题性与资金纷纷涌入动画产业,自然会使很多用心拍电影的创作者更加静下心来,潜心打磨故事,总体而言还是一件好事。


大护法(2017)



我觉得还是在于故事吧,其实在中国当下的大环境内并没有拍摄恐怖片的土壤,可以先从惊悚片做起。2017年台湾的《目击者之追凶》就是一部很好的悬疑惊悚题材电影,投资也不大,但故事环环相扣,十分吸引人,反观国产恐怖片乃至于一部分惊悚片,总是打着情色擦边球,实际上内容枯燥空洞,演员演技不在线,制作粗制滥造,所以根本不用去学习好莱坞的技法,先从就近地区的诚意与对于剧本的精雕细琢学起,一点一点进步,这会是一条很长的路。


目击者之追凶 目擊者 (2017)



首先是在IP充斥市场的当下,其实很多观众对于IP和类型电影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厌倦心理,这从今年的几部大IP影片表现不佳上就可见一斑,观众希望并呼吁更多元化的影片出现,而《冈仁波齐》和《二十二》无疑弥补了一个类型的空白——那就是严肃、走心的纪录片样式,而主创团队用心的打磨也感染了很多人,张扬拍《冈仁波齐》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再加上朝圣与自我探寻的过程符合很多公司的企业文化,掀起了一股学习潮流;而郭柯拍《二十二》更是不容易,不仅众筹一波三折,审查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才终于得以呈现,而它对于特定人群的关注正好是很多人认知领域内的短板,所以两部影片(其实也包括《战狼2》在内),都是击中并引发了观众的集体情绪,这样的成功其实是很难复制,也是有特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



其实在2017年,华语独立电影已经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这并不是来源于《冈仁波齐》的火爆,反倒应该说《冈仁波齐》是其中的获益者。这份关注是近年来一些优秀的独立电影逐渐积累起来的成果,积少成多,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并不意味着能够在院线与市场中获得足够多的话语权,毕竟资本才是决定院线与市场的关键,而独立电影最终取胜靠的永远是质量、思想和情怀,这与资本或多或少是有些相悖的(当然并不排除有结合的很好的作品的出现,但毕竟只是少数),所以可以把这当成一个足够美好的愿景,希望2018年可以有更多优秀的独立电影涌现。


重返·狼群 (2017)



其实我们不乏优秀的纪录片佳作,我2017年在FIRST等多个电影节上就看到了很多十分精彩的纪录影片,而在院线也有《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诞生在中国》《重返狼群》等,但是目前在市场上整体表现不佳,主要还是起步很晚,毕竟纪录片进入到院线确实是很晚的事情。虽然纪录片数量在增多,但是成熟的却屈指可数,很多都只是流于表面,很难有真正触及到社会深处与心灵深处的(涉及社会深处的现在也确实不太好拍),所以纪录片创作者们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除了创作者自身的努力外,整个产业链条内的有机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仍旧以祝福的心态,希望2018年纪录片市场也会越来越好。


 

 白萝卜:



第一,积累了那么多年的动画创造到了一个爆发点吧,好几部优质动画都是五六年、七八年打磨出来的,毕竟经过那么久的努力和发展,量变到了产生质变的时候。


第二,观众对于动画电影的态度有了改观,不再是曾经一致性地认为动画片就是给小孩子看的的那种惯性思维,观众对于动画电影建立了更完善立体的认知,可以说对于动画电影有了所谓的“正视”,有了观众和市场,产品自然也会有发展。


第三,优质前作对于更多动画电影的创作者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从心理上来说让更多人看到前途还是有光明存在吧,所以也会有更多抱着希望的人投身进来。


京城81号2(2017)



分级或者改变制度,“不能有鬼”这不扯淡呢么?!



猎奇和情感。我认为是这两方面。退回到观众的角度,我会对《冈仁波齐》《二十二》感兴趣的第一点是,电影中呈现的故事是不普通的,一个朝圣一个慰安妇,这是自带话题的故事,而且普通都市人距离这些生活内容太远了,所以这样的内容会激发猎奇心理,促使观影行为发生。


二十二(2017)


影片质量好也是重要的一点,因为有好的内容,才会在内容吸引力之后让观众形成口碑宣传。


情感是另外一个方面,《冈仁波齐》里的崇高精神和信仰,《二十二》里面对于慰安妇老年生活的展现,都会引起观众的情感波动,尤其是《二十二》几乎激发了全民的爱国与怜悯情绪,人们对于战争本身也很敏感吧,慰安妇作为战争的遗物也是一项热门社会话题,电影在选材上其实已经胜过大多数电影了,我身边也有许多朋友说《二十二》本身一般,制作和拍摄也比较粗糙,但是意义大于本身,主要还是内容好,不是说制作出来的内容多好,而是选择的这个内容好,这个好内容同时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和情感共鸣。


二十二(2017)



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在说还有点早,因为会大卖会成为爆款的还是个别独立电影,独立电影的整体情况还是不太乐观的,而且这些影片也大多是上映首周排片、票房情况都比较惨淡,经过首周的口碑发酵,院线和影院开始重视这部影片,从行动上开始支持,所以我觉得这样来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话语权,毕竟一上来还是不受重视,是后期的一些表现让影院开始重视它们了。


但也确实这些片子在院线市场的地位相对有了上升,不是那种死都出不了头的。反正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个问题现在说不太好,我也总结不出来,只能说是在发展吧,但更多的话语权是否真的拥有了,我觉得还是不到时候。


摇摇晃晃的人间(2017)



我觉得一个国家观看纪录片的情况和国民文化水平、生活状态还是有很大关系的,一个文化水平不高、平时生活特别劳累紧张的人,还是会选择去看喜剧或者动作电影吧,因为这是放松和休闲,相对来说,接受教育程度高、生活较为富裕满足的人观看纪录片的时间和机会会更多一些,因为在休闲放松之外,他会更关注额外的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所以是不是主流市场,这个和国庆以及国民状态关系还是挺大的吧,我觉得在我们国家现阶段纪录片就不可能进入主流市场,除了一些展现吃的、具有社会话题属性的内容,《舌尖上的中国》《二十二》这种,但这种我觉得也不能算是进入主流市场,只是一种畅销产品吧。


二十二(2017)


所需要做的准备,首先还是拍好内容吧,既选择好的内容也把内容做好,好内容还是会发光的,同时我觉得就算拍出来了也得国家允许你正大光明地播吧哈哈,我看过的纪录片不多可能也就是那几个豆瓣高分吧,类似于《好死不如赖活着》这种片貌似是被禁的吧,拍了却不让播,连和观众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又谈什么主流市场呢。


我觉得我的回答好像都挺消极悲观的哈哈,平时积极的假话说太多了,说真话的时候发现原来我自己内容是这么不充满希望的。


 

 武侠小王子:


下面来进行最后一轮问题了。



2.是什么原因造成2017年上下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两极化?

2017年国内电影节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大型国际电影节,到大大小小的电影节和独立影展的蜂拥而至,更有类似多年前音乐节快速火热的状态,造成这样的原因具体有哪些?



2.是什么原因造成2017年上下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两极化?

在电影节火热的背后,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管理混乱、放映时间安排不合理、映后交流中影迷与导演不合以及观众摄屏等问题,要改进以上问题应该从哪方面入手?



2.是什么原因造成2017年上下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两极化?

在电影节火热的背后,诞生出新一批因普通观众转变成文艺片影迷的人群,许多新文艺青年更是为了电影节不远万里跑遍大半个中国赶场参加,对这些人各位怎么看?



2.是什么原因造成2017年上下半年国产片票房的两极化?

在电影节火热背后,一大批青年独立导演也逐渐进入影迷视野,但导演和其作品受众群体仍处于极少部分,电影节在帮助独立导演和青年导演上,可以从哪方面入手?


 

 王玉年:



电影节是文化发展的代表,数量多很正常。



管理方面的问题,只能是等电影节的组织者,越来越成熟之后自己实现升级换代。观众素质的问题就一点一点提高吧,也没有别的办法。


北京电影节



说明大伙儿有钱的呗,更加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花钱买单。



如果导演拍的是小成本的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那你怎么拍你的受众也大不了。电影节的目的之一是发现新人,新人的发展除了电影节之外,也会受到其他各环节的影响。


 内陆飞鱼:



我觉得这是一个假象,虚火,搭着世界票房第二名的火,文化掮客策划下各种热钱的盲目涌动,实际上稍有常识的影迷,都会怀念2012年以前的南京、昆明、北京宋庄等属于青年人的影展,以及各地连续不断的独立放映,穷,粗糙,简陋,但充满来自民间的生命力,目前这些电影节,基本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产物,对年轻的创作者,独立电影的人的意义不大;音乐节确实让地下音乐,独立音乐人有饭吃了,这些官办、办官办的所谓电影节,就像赶集,就像庙会,没多少人在乎正在挣扎的创作者需要帮助,年轻人需要饭吃。



服务水平、策展水平进一步专业化、规范化,主办者、参与者多摒弃私心,抛开成见,广开门户,听取不同意见,容纳更多风格迥异的作品,可能会好一些。




挺好的,就像第一个问题说到音乐节,有些乐迷不远千里,到处去参加音乐节,就是为了感受现场,感受那份仪式感,参加电影节,看现场放映也是同样道理,希望他们把这种爱好和审美延续到中年以后,而不是大学毕业就草草了事,马上变得现实无比,跟文艺绝交,这种爱一直持续下去,才可能会对文艺生态有些影响。



有龙标的话,尽量争取进院线,哪怕“一日游”也要进,或者给电影频道之类;没有龙标的话,如果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和网络合作,在各个平台尝试播放;最后,如果作品确实够好,创作者足够自信,可以多投投各类影展,获奖的精神鼓励和一些物质奖励,对片子影响力有作用的,对创作者继续创作的决心自信也有很强的鸡血作用。



 二十二岛主:



我觉得很大程度上需要归结到国内影迷的观影热情,因为国内的几个电影节主题与选片风格是截然不同的,电影节是为了观众服务,所以只有观众呼声高,才能有更多的策展人有信心与热情来策划新的影展。再加上现在电影节传播与互动的方式也很多,微博朋友圈以及各种营销方式使得不再像前几年只是少数人的行为,而是拓展到整个电影圈的狂欢,所以这有助于电影节以及影展的影响力扩展出去。



这个其实很难改进的,即使是去国际上最权威的三大,还是去一些相对成熟和完善的电影节,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真的一点不和谐的因素都不存在,反倒了无趣味,正是因为每年都会有,才会在这样的鞭策下一年比一年更好。管理混乱和放映时间不合理是组委会方面的事情,这需要组委会在筹备的时候要提前考虑好个方面的问题,想的更周全些。与导演不合就更无法避免了,每个人的观影品味不同,而且不能要求每个影迷起来问的问题都是那么的深刻,有时候参加一些“我的天这样的问题都问的出来”的Q&A,反倒更加印象深刻。至于屏摄,前几天影迷圈里还引发了轩然大波,有人提出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比如放映前多一些人性化的提示,要让观众接受屏摄是一件不好的行为这样的心理暗示,不过很多知名媒体人包括主创本身都在屏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能尽力而为了。




这一人群我觉得需要理性看待,如果真的是为了喜爱电影而奔赴电影节,那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但是近年来我在影迷群中发现了两种比较“分裂”的人群,一是抱着功利主义心态去影展,希望通过在电影节上结识到很多大咖来进入到圈子里面,这样的人来电影节并不是目的,通过整个流程实现自己个人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至于电影节里面的影片本身究竟如何反倒不是他们关心的焦点;二是抱着攀比的心态去刷片,每天在朋友圈或是豆瓣上炫耀自己看了多少部片子,比如一天刷个四部五部,电影绝对不是靠刷出来的,这样的人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树立自己在影迷圈里的地位和形象,看片的过程中还会有屏摄发朋友圈和玩手机的现象,十分不可取,如果电影节的诞生是促进了这样的“畸形”人群的诞生和演化,那我看电影节不要也罢。




这一点上国内还是FIRST相对而言做的比较好,机制比较成熟,从创投到选片再到影片的推广以及评选, 给了青年导演及其作品足够大的生存空间,而且纵观近几年金马等奖项上FIRST输出的优质作品可以获得大奖来看,华语电影圈整体而言还是很推崇这些新人导演作品的,只要片子质量足够好,立意足够新颖,就不愁没有发光发热的舞台。接下来可以在选片渠道上面视野再广阔一些,毕竟国内有想法的电影人真的不在少数,只是看能不能发掘出来。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了,在这里真诚地希望2018年可以有更多优质的华语电影涌现,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白萝卜:



笼统一点说,就是电影市场的发展吧,中国电影市场地位的崛起,我对电影节了解的真的不太多,也是从去年开始慢慢接触一些电影节,才发现电影节真是个大世界啊,各个国家地区不同的电影节好多啊,不过我个人参加过的电影节只有北京、上海(捂脸),所以我也不敢胡说八道什么啊哈哈。


平遥电影节


从去年的情况来说,我觉得好多电影节都是鸡肋,不太了解电影节的盈利模式,但或许办电影节也是一种圈钱或洗钱的方法?比如中澳、中英、中美这种,一个公司联合一个当地政府,就可以办起来一个野鸡电影节,当然也有好的,贾樟柯那个平遥电影展我觉得还不错,有同时山西人的因素吧哈哈,但觉得他把平遥和电影结合的蛮好的,对于平遥这种县级市来说,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也有促进作用的。


关于电影节为什么遍地开花,这个问题没特别研究过,但阴谋论地觉得总还是有利可图的吧,但利是什么,怎么图我就不清楚了。。。当然也有类似贾樟柯这种兼济天下(当然也是有利在其中的),自己地位到那了,反哺一下家乡父老,更升华自我形象,也是不错的。




我觉得国内多数电影节还是不成熟,从时间、人员、经验等各方面都是起步阶段,除了上影节成熟一些,连北影节在内都像是个笑话,起步阶段的混乱和无序也是必经过程,相信随着电影节发展会越来越好的。


主要还是需要相关资源的支持吧,从人员、技术、工作方式等各方面都需要有先进的资源引导,或许从国外成熟电影节上多学习,聘请有经验人士来带带团队,或者多带电影节工作人员出去看看学一学。关于影迷与导演不和、观众屏摄这些也都是观影人群的习惯和素质问题吧,国内观众还是没有普遍适应和接受电影节?就像小孩子第一次进商场进电影院嘛,总会有摸摸这摸摸那各种混乱的行为,随着参加次数多了,对于这一事物适应和习惯了,这种情况应该慢慢也会改进,当然这段时期比较需要电影节这方面的工作人员的大力度监管吧,毕竟规矩还是从严格管理中出来的。




我觉得很好啊,可能自己太懒,或许是热爱程度不够吧哈哈,挺羡慕这些愿意动愿意跑的人,为了看一场电影不怕折腾,就像朝圣一样,电影永远需要这样一群人去热爱去追溯去守护的,相信这群人也是乐在其中的。


虽然我懒,但是比如有特别的反映我也是会去的呀哈哈,我觉得这样的电影观影氛围特别好。




电影节上汇聚多方资源,主要就是资源上面的支持和帮助吧,资源里可以有人员、技术、资金、平台和渠道这些方面吧。


人员上,包括已成名的,有经验的团队、监制、导师这种,带领新导演进行整个项目运作,避免他们少走弯路,对于他们的创作过程也有相对的规范;或者有的导演就是想拍,但没剧本,那也可以在这里促成导演和剧本或者编剧的合作;



技术方面,新导演的许多技法或许并不成熟,从设备、服化道、有技术的人员等方面都可以帮助新导演;资金,好多新人最缺的就是钱,电影节这个平台可以为新导演寻找资方,促成合作,帮新导演找钱,帮金主爸爸找赚钱的人;


平台和渠道,电影节上也汇聚多类甲方、乙方、媒体等等,这些都可以综合进入新导演的电影项目中,也算是为新导演寻找平台和渠道省一份力。因为之前了解过一点电影节和电影市场,知道很多盘子都是在这上面搭成的,我觉得这就类似一个商务party吧,所以按照我目前的理解,觉得或许就是或者可以这样运作?



-FIN-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今天与梅尔维尔一道孤独

考里斯马基贾樟柯蔡明亮

维伦纽瓦马勒大卫·芬奇|张艾嘉

汤浅政明帕丁森法国新生代演员

瓦尔达克鲁佐库斯图里卡文晏


欢迎为深焦口碑榜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