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商业评论
《21世纪商业评论》敏感于一切商业新知、商业产品、商业模式和商业英雄,敏感于新公司的新玩意、老公司的新改造、旧话题的新表达、老商业的新颠覆,为您提供最新鲜实用的商业养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在湾区  ·  劲爆!昔日爆满的5号停机坪,竟要倒闭? ·  23 小时前  
哈佛商业评论  ·  大环境不乐观,谁还能实现双线增长?| ... ·  2 天前  
FT中文网  ·  下沉的香港股市能否成为“黑马”? ·  3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释放10倍商业空间,百度营销走向无界 ·  5 天前  
讲师成长研习社  ·  第一批从胖东来离职的员工,没办法上班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商业评论

错失两年,哪吒汽车深陷危局

21世纪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24-12-09 20:25

正文

本文字数:2145|预计3分钟读完

现金告急,寻求反转。


来源丨豹变

作者丨朱晓宇 陈法



发不出年终奖、工厂停产、大规模裁员、被供应商告上法庭……从今年年初开始,哪吒汽车一直跟各种传闻纠缠不清。


过去不断叠加的错误来到了买单时刻。


哪吒为了冲刺2022“新势力”销冠,提前给不少车上牌,后面两年一直在消化当年的库存,对其他车型的正常销售带来较大冲击;供应链欠款积压越来越多,暴露出哪吒经营管理风险


从威马、高合的前车之鉴,以及理想、小鹏的“翻盘”经历看,多向内求索、保持战略聚焦、用爆款车型挽回市场和口碑,才是困境反转的关键所在。


哪吒最终会走向哪条路?



1


危机显现



2024年,哪吒汽车先是被员工爆出没有按时发放9月工资;后又传出哪吒内部降薪,桐乡工厂已经停产半个月。11月初,有媒体报道哪吒汽车启动大规模裁员。


这些事实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哪吒汽车没钱了。


6月末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时,披露的财务状况已显示出现金流岌岌可危。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累计净亏损高达183亿元以上,自身缺乏造血能力。


极度窘迫的局面下,哪吒汽车销量仍不及预期,今年原计划国内全年完成20万辆的目标,目前达成率仅为43%。


现金流承压,恶性循环加剧,哪吒汽车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在对外公开回应中,哪吒汽车表示,接下来哪吒将实施机构精简、裁汰冗员、业务聚焦、扁平管理等一系列降本增效的举措。


与裁员降薪一同被放到公众视野的,还有拖欠供应商款项。


哪吒三个生产基地全部处于停产状态


桐乡原本的生产基地年产能仅有5万辆,因为规划不合理,汽车生产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个环节,桐乡今年的扩产只是增加了一个总装厂。



产能没理顺,前端公司主打的车型也不断调整,无法顺利衔接下,最终只能消费者买单。


同时,哪吒贸易应付款项的周转天数从108天拉长到150天,到2023年已经出现约20亿元的净流动负债


汽车供应链众多。这两年行业价格战,供应商们被挤压,生存空间狭小。汽车销售端的风吹草动,都容易影响供应商跟车厂间的信任感。


现在随着哪吒汽车的交付量越走越低,再加上哪吒拖欠的货款已经达到了供应商的安全阀值,供应商们只能跳船自救。


在供应链端丧失信任,哪吒彻底进入困局。



由于工厂停摆,哪吒的准车主们也在为迟迟无法交付新车而四处投诉,被预定的车主屡次声讨。


现阶段,哪吒汽车未交付的订单仍然还有约2万辆,由于一些供应商不满被拖欠货款不愿意提供零件,因此工厂无法排期生产,这也是哪吒无法公布10月、11月销量的原因。



2


困局分析



新势力造车极度烧钱,外部输血非常重要,但只依靠外部输血的玩家,几乎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招股书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4年,哪吒汽车已累计完成10次融资,总额达228亿元,投资方有广西等地的国资。


随着哪吒工厂从南宁和宜春撤出,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也更为复杂。


哪吒危局原因众多,主要在于两方面:产品层面,没有一款持续能打的爆款车型,产品缺少一个长板


哪吒汽车在2022年的高光时刻,一定程度上是撞上当年10万元级新能源车的市场空白。这种主打B端的路径,掩盖了品牌定位、产品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


车价经过这些年一降再降,不论是从产品力,还是品牌形象,哪吒已逐渐处于下风。


市场竞争激烈,但哪吒的产品线规划混乱,左右摇摆。


2024年5月,哪吒L在上市一个月后累计订单突破3万台。



公司管理层并没有趁热打铁把哪吒L持续打爆,转而推出了另一款中大型SUV新车型哪吒S猎装,最终两边都没讨好。


哪吒向上突破的路上,在中高端轿车哪吒S、纯电轿跑哪吒GT、哪吒S猎装中越来越迷失。


组织管理混乱,目扩张,无效的摊子铺得太大,形成成本“无底洞”。 


开发一个车型,前期投入通常特别大,只有销量上去,产生规模效应才能摊薄成本。


一位哪吒人士表示,哪吒的6款车型采用了6家自动驾驶厂商的方案,又彼此不兼容,不仅无形中提高了采购成本,还增加了管理成本。


与此同时,公司还有一个1300人的自驾团队,叠床架屋,导致资金浪费严重。


在问题出现时,管理层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从供应链整合,到运营、风控全面失守,积累的风险最终来到买单这一刻。



3


向内求索



在哪吒汽车频频陷入负面传闻时,哪吒汽车的投资人之一周鸿祎甚至亲自下场,为哪吒营销造势。周鸿祎想方设法搞流量,试图为哪吒浇灌出一款爆款车。


可以说,周鸿祎快接近成功了。


4月22日,哪吒L正式上市,到5月单月卖出3732辆,占当月哪吒总销量的一半以上,是哪吒所有车型中的销冠。



当初哪吒S、哪吒GT单款车的营销费用约在1.5亿元左右,周鸿祎帮助营销后,哪吒L的营销费用缩减至约三四千万元


周鸿祎搞流量的成功,并不能跟哪吒汽车的成功划等号。


在哪吒L起量时,其他车型销量下滑明显,其中,哪吒S月销量下降,哪吒X、AYA和GT的销量也没有太大起色,数据指向的还是产品自身竞争力。


周鸿祎的流量再大,也填不满哪吒的“窟窿”。近期爆出裁员、减薪、停发工资以来,管理层也没拿出切实有效的思路和方案。



新势力造车从来不缺“危局”故事,从特斯拉到蔚小理都遭遇过至暗时刻,也有威马、高合这样轰然倒塌的案例。


威马和高合这两家车企在融资期间均无爆款推出,无法提振市场口碑和消费者信心,最终企业未能走出困境。


那些走出困境的案例,更多是回归产品力,靠稳固的内核挽回销量。


当前,新能源车进入淘汰赛阶段,把“长板”做长,尽快靠爆品挽回用户信心,才是哪吒汽车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