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储能联盟是中国社会组织5A级社团,致力于通过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应用的推广促进储能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多元化的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已形成产业研究、政策推动、活动交流、联盟标准、金融服务五大服务平台。目前会员数量近300家,覆盖产业链各参与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池大数据科研平台  ·  一文漫谈DeepSeek及其背后的核心技术 ·  昨天  
武汉本地宝  ·  考生注意!武汉3月普通话测试即将开始报名! ·  2 天前  
软件定义世界(SDX)  ·  指标数据体系建设分享 ·  2 天前  
大数据文摘  ·  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 DeepSeek?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山东:新型储能累计投运7.177GW,支持租赁集中式储能的新能源项目优先纳入市场化名单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 公众号  ·  · 2025-01-11 20:52

正文

文 | 大众新闻

1月10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山东省能源局主要负责同志等解读《关于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纳体系机制 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并回答记者提问。

凤凰网记者: 新型储能对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注意到,去年下半年以来又有一批新型储能项目在山东布局,请问未来山东在这方面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刘学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储能发展,深入实施百万千瓦行动计划,推动新型储能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政策支持不断加力。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山东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长时储能试点应用的若干措施》等一批创新支持政策,在国内率先建立储能现货市场交易机制,力推新型储能快速发展。

二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按照“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滚动推进储能项目建设。 截至2024年底,全省新型储能在运规模达到717.7万千瓦,较2022年底增长了3.6倍 ,超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三是调度运行持续优化。创新储能自调度运行机制,开展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试点,有效提升储能设施利用率。 独立储能基本实现每日一充一放,等效运行小时数较周边省区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

四是技术路径多元创新。充分利用泰安、菏泽丰富岩盐矿资源,大力发展压缩空气储能。去年4月,全球规模最大压缩空气储能-中储国能肥城30万千瓦项目建成并网,世界最大的菏泽306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基地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此外,飞轮、熔盐等储能新技术项目顺利落地,储能技术实现多元发展。

下步,山东将强化政策引导,创新拓展新技术、新场景开发应用,提升储能设施利用和新能源消纳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大规模集中式电化学储能。 通过搭建储能容量租赁平台、支持租赁集中式储能的新能源项目优先纳入市场化名单、 明确配建储能不得低于3万千瓦等一系列措施, 提高储能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解决配建储能建设散、规模小、利用率低等问题。

二是积极支持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建设。 通过优先列入项目库、建成后优先并网、提高容量折算比例等措施,推动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发展。

三是持续推动储能行业有序发展。 实施储能容量租赁评估评价,科学核定各类储能设施可租赁容量,实现储能市场主体有效对接。组织开展储能电站电力技术监督服务工作,加强储能系统全过程监督管理,提升储能电站安全运行水平。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山东是首批全国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省份,去年6月份已经成功转入正式运行。请介绍下山东电力市场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等方面都有哪些好的机制做法?

岳建如:自2017年被国家确立为首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省份以来,省能源主管部门、能源监管机构、各市场成员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市场建设历经理论研究、方案规则编制、技术支持系统搭建、模拟实践、结算试运行等阶段,2021年12月开始长周期不间断试运行。2024年6月,根据国家指导意见,在完成第三方评估并履行报告及备案程序后,山东电力现货市场顺利转入正式运行。

锚定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两大目标,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在遵循电力系统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一体化设计、系统性推进,构建了“ 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零售 ”的市场体系,各项市场功能定位明晰,交易品种衔接有序,实现了电力市场建设与能源结构转型协调共进。市场在提升绿电消纳水平,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积极探索新能源参与市场路径。 当前,省内的集中式新能源可选择全电量参与市场,与常规机组同样参与中长期、现货市场;也可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选择部分电量参与市场。后续,将根据国家要求逐渐扩大新能源参与市场比例,在2030年前达到国家要求的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的目标,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新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挖掘火电调峰能力提升新能源消纳空间。 健全完善市场机制,合理设置现货市场价格上下限,有效发现分时价格信号,挖掘火电等调节性电源调峰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低谷低价引导火电机组加大灵活性改造,挖掘机组深度调峰能力近700万千瓦,减少的上网电力全部腾让给新能源发电。

三是运用价格信号引导电力用户削峰填谷。 建立市场分时价格全链条传导机制,完善电力零售市场套餐分时约束机制,将现货价格有效传导至终端用户。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用户侧增加午间填谷负荷500万千瓦,有效助力新能源消纳。

四是打通新能源跨省跨区交易和消纳路径。 按照国家有关制度和规则,建立省内富余新能源参与省间现货交易机制,当预测省内新能源消纳困难、发生弃电时,可通过省间现货市场外卖富余电力至其他省份,进一步扩大消纳范围,减少省内弃风弃光。

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十四五”期间,山东新能源利用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年全年利用率达到98.5%,2024年利用率达到97.6%。

新黄河记者: 山东新能源装机规模越来越大,电量占比越来越大。为保障新能源接得上、送得出,山东在电网规划建设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孙岗:“十四五”以来,山东新能源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国网山东电力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能源转型工作部署,在保证电网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的基础上,加快电网建设,全力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确保应并尽并、应发尽发,高效服务山东新能源发展。

一是全力以赴促发展, 以全国“最大省域交直流混联电网”支撑新能源“大规模接入”。 紧密衔接山东清洁能源“五基地”发展需求,超前开展“十五五”电网规划研究,推动烟威特高压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打造省内清洁电力“东电西送”“北电南送”新格局。统筹分布式光伏等发展需要,加大配电网投资建设力度,全面做好接网和消纳工作。建立风电光伏配套电网工程绿色通道,接网工程投资约占同期电网基建总投资的1/4,服务山东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历史性超越煤电装机,光伏装机规模连续8年全国第一。

二是千方百计促消纳, 以全国“领先的调节资源规模”,推动新能源“最大化消纳利用”。 坚持内外协同,以超常规举措推动新能源消纳,风光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连续两年承办中国(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支撑政府建立国内规模最大的新型储能年度项目库,建成国内首个“云储能”示范项目,服务新型储能并网717.7万千瓦,规模居全国前列。全力推动抽水蓄能建设,装机达400万千瓦,是“十三五”末的4倍。推动调节资源与新能源协调发展,服务新能源发展“量率齐升”。

三是政企协同促创新, 以“政企最大合力”,探索新能源“最优可持续发展机制”。 加快落实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消纳等相关政策要求,政企协同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配合政府和相关企业推动国内首个新能源配建储能转独立储能项目并网。按照山东省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国内率先实现中长期、现货、零售和辅助服务四类市场连续运行, 建立“峰谷价差+容量电价+租赁费用”三位一体的储能收益机制, 有效发挥了市场作用。

下一步,国网山东电力将坚决落实山东省能源工作会议精神,以能源电力发展规划为指引,计划制定落实公司《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十项措施》,积极服务山东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一心登高、一心实干,努力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大众新闻记者 姜倩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ESIE 2025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ESIE2025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预计有800+头部企业盛装参展,500+新品发布,吸引专业观众超20万人次。同期规划40+主题论坛,邀请400+核心政策制定者、资深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100+国际合作单位一道,共谋储能发展新机遇。


相关阅读

重磅!2024储能中标市场及中标企业盘点
CNESA年终盘点 | 2024年储能中标价格分析
分布式储能可参与容量补偿和租赁!山东多举措促进新能源消纳
问政山东 | 储能电站赚不到钱怎么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