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球大类资产价格有所修复,但整体仍以震荡为主。全球股市分化显著,道指、标普500指数和道指分别涨1.8%、0.81%和1.82%,而因受科技股拖累,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2.06%,全年涨幅收窄至0.25%;亚洲股指方面,日经225跌0.35%,恒生指数涨0.41%;欧洲股指方面,伦敦金融100指数和法兰克福DAX指数分别涨2.27%和0.97%。债市方面,本周就业数据大幅超预期,市场对经济复苏预期高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升破1.62%创去年2月来新高。大宗资产方面,原油价格全面回升,本周WTI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涨超7%和8%。
国内方面,3月5日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6%的GDP增速目标偏低,反映了政府对于内外经济环境的评估仍然较为谨慎,另外也是着眼于长远化解经济金融运行风险的考虑。赤字率和专项债的规模略高于市场预期,部分是因为疫情后很多市场主体仍然需要政策“再帮一把”。
本周利率债市场情绪明显好转。
前期分析近期随着经济数据可能从高点回落,股市高位调整回落,资金面不紧等因素,收益率已在相对高位的利率债短期可能有支撑,但还需要机构行为上切实从卖债转为买债,图形上需要一根阳线扭转市场惯性。而本周一受2月PMI不及预期影响,T2106涨0.33%,国债期货站上5,10日均线,市场情绪有明显好转。后市从技术面和情绪面来看,利率债和国债期货可能从震荡偏空转为震荡偏多。
3、4月进入信用债密集偿还期,信用挖掘同时注意风险防范。
目前已经进入3月,与往年相比,今年3、4月信用债偿付压力较大,待偿还规模达18351.9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5.9%。其中3月到期信用债规模超过万亿水平,达10055.08亿元,高于过去五年中任意一个月的到期规模。到期债券占比存量信用债比例来看,天津、新疆、云南、山西等地比例较大,尤其是天津有高达11.9%的存续城投债将于3-4月到期。
刚刚过去的一周,全球大类资产价格有所修复,但整体仍以震荡为主。全球股市分化显著,上周美股三大股指均有所上涨,道指、标普500指数和道指分别涨1.8%、0.81%和1.82%,而因受科技股拖累,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2.06%,全年涨幅收窄至0.25%;亚洲股指方面,日经225跌0.35%,恒生指数涨0.41%;欧洲股指方面,伦敦金融100指数和法兰克福DAX指数分别涨2.27%和0.97%。债市方面,本周就业数据大幅超预期,市场对经济复苏预期高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升破1.62%创去年2月来新高。大宗资产方面,原油价格全面回升,本周WTI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涨超7%和8%,美元提振和美债收益率上行令黄金等贵金属价格承压,金价续创九个月以来新低,COMEX黄金期货连跌三周,本周跌1.77%,为2020年6月以来首次跌破1700美元;COMEX白银期货收跌0.65%,报25.295美元/盎司,本周跌4.33%。
基本面来看,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公布,报55.6%,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分区域看,欧洲和美洲制造业增速较上月有所加快,采购经理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英法德2月制造业PMI分别报55.1%、56.1%和60.7%,高于前值1个、5个和3.6个百分点,美国报60.8%,高于前值1.9个百分点;亚洲和非洲制造业增速平稳,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波动不大,日本二月份制造业PMI报51.4%,高于前值1.6个百分点,目前随着世界各国防疫措施推进以及疫苗接种范围扩大,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数量下降,叠加各国积极实行财经刺激政策和货币宽松政策,全球经济复苏驱好。美国就业数据改善超预期,持续领取失业金人数和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持续下降,分别为429.5万人和74.5万人;美国2月非农就业新增37.9万人,数据大幅改善并创去年10月来最大增幅。大部分新增就业出现在被疫情重创的休闲和酒店行业,失业率降至6.2%,经济重新开放的乐观情绪蔓延。
从上周开始,市场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不断推动美债收益率上行,本周五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收于1.56%,继续维持在高位。美国财长耶伦在一次讲话中试图打消人们对于国债收益率大幅飙升反映出来的通胀预期的担忧,她表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预期通胀率不会超过美联储设定的长期平均通胀率2%,长端利率上升的上升主要归因于市场参与者看到了更强劲的复苏,并且虽然就业数据改善显著,但是距离达到充分就业还会有较长的时间。从市场表现来看,通胀预期依旧高涨,资金会更多流向债市寻求无风险回报率,美债收益率上行趋势犹存,股市存在一定调整压力。
3月5日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6%的GDP增速目标偏低,反映了政府对于内外经济环境的评估仍然较为谨慎,另外也是着眼于长远化解经济金融运行风险的考虑。赤字率和专项债的规模略高于市场预期,部分是因为疫情后很多市场主体仍然需要政策“再帮一把”。
高频词跟踪方面,“创新”取代“就业”重回最高频词, “安全”、“科技”出现频率增加,反映了双循环的要求。另外还出现了诸如“延迟退休年龄”、“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碳中和”等新的政策导向,值得市场关注。
数据真空期结束,各项经济指标陆续发布。最新公布的是1-2月贸易数据。
以美元计价,1-2月出口同比高达60.6%。剔除基数扰动后,出口可以说完全延续甚至超越了去年10月以来的强劲势头。一般的解释是出口数据存在滞后、春节期间就地过年对出口形成支持,这些解释无疑有道理,但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国出口的优势地位是否可能在年内剩余时间内继续?全球经济贸易共振恢复是否对中国出口带来关键支持?最终,中国出口和贸易盈余扩张的势头是否可能全年持续,从而对经济运行和资本市场表现产生深刻影响。
1-2月进口同比22.2%,剔除基数扰动后,也与去年4季度水平持平。贸易盈余1032亿美元,已经与2020年前5月累计水平相当,创数年来的最高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主要目标:
GDP增长6%以上;CPI在3%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
1100万人以上。今年部分重点工作:今年赤字率3.2%、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早生效实施、中欧投资协定签署。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十四五”主要目标包括: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
65%
;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
1岁;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5.5%以内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
95%。
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
2021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
,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将
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元,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等办法,进一步明显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早生效实施、中欧投资协定签署,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程,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相互尊重基础上,推动中美平等互利经贸关系向前发展。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将保持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又为今后应对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坚决落实化解财政风险隐患,持之以恒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下一步,将着力完善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适时退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减免力度,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本周利率债市场情绪明显好转。前期分析近期随着经济数据可能从高点回落,股市高位调整回落,资金面不紧等因素,收益率已在相对高位的利率债短期可能有支撑,但还需要机构行为上切实从卖债转为买债,图形上需要一根阳线扭转市场惯性。而本周一受2月PMI不及预期影响,T2106涨0.33%,国债期货站上5,10日均线,市场情绪有明显好转。周二周三周四市场冲高后再度有所回落,周五早盘受外盘影响,一度再度面临股债双杀局面,但随着国内两会开幕,21年经济增速目标不高,货币政策方面预期仍不大转等影响,国内股债抵抗住外围压力快速反弹走出独立行情,T2106再度大涨0.36%,站上97,超过周三高点,并突破20日线。全周T涨0.58%,TF涨0.18%,TS涨0.07%,整体长端涨幅大于短端,现券方面涨幅略小于期货,基差有一定修复。
目前图形上来看,周一和周五的大阳线从情绪上短期扭转债市阴跌局面,机构在赚钱效应带动下买债意愿会有增强。10年国债3.3%位置为短期波动上限的可能性加强,周五日线上先跌再拉起从MACD上可能也形成了一个底背离,加之T涨破20日线,图形上短期也利好。总结,后市从技术面和情绪面来看,利率债和国债期货可能从震荡偏空转为震荡偏多。
美债收益率持续熊陡,国内货币政策基调延续。
美国制造业正快速扩张,叠加非农就业数据大超预期,经济复苏前景明朗,市场期待的
YCC、OT或放松补充杠杆率落空,10年美债升至1.56%,10-2Y期限利差走阔12BP至142BP,创2016年以来新高。拜登政府1.9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已经获得众议院通过,正提交参议院审议。下调赤字率至3.2%、下调通胀率至3.0%、专项债按3.65万亿元安排,经济增长目标6%以上;积极财政力度位于市场预期区间上限,政府债净融资下降1万亿(地方债增国债减);货币政策稳健灵活适度,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此外,还强调稳杠杆。
3、4月进入信用债密集偿还期,信用挖掘同时注意风险防范。
目前已经进入
3月,与往年相比,今年3、4月信用债偿付压力较大,合计有1690只存续信用债将于今年3-4月到期,待偿还规模达18351.9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5.9%。其中3月到期信用债规模超过万亿水平,达10055.08亿元,高于过去五年中任意一个月的到期规模。到期债券占比存量信用债比例来看,天津、新疆、云南、山西等地比例较大,尤其是天津有高达11.9%的存续城投债将于3-4月到期。信用债发行方面,仍然是江浙沪、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净融资规模较大;行业来看房地产行业债券发行量同比大幅下降。考虑这些企业的违约风险时,需要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即未来一两年时间债券融资大幅收紧的情况下,企业是否会面临严重流动性危机,可在这方面适度进行信用挖掘。
一、本周共4家公司的主体评级遭遇下调。
2021年3月1日,美兰机场:大公决定将美兰机场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下调至AA-
2021年3月2日,华夏幸福:中诚信国际下调华夏幸福主体信用等级至C,下调“20华夏幸福MTN002”等债券等级至CCC
2021年3月3日,华夏幸福:大公下调华夏幸福主体及相关债券信用等级至CCC;中诚信国际调降华夏幸福主体及相关债券信用等级
2021年3月4日,华夏幸福:联席总裁拟减持股份;东方金诚下调华夏幸福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至C
2021年3月5日,华夏幸福控股:东方金诚下调华夏幸福控股主体以及相关债券信用等级
2021年3月5日,亚太药业:新世纪评级下调亚太药业主体信用等级至BBB,评级展望维持负面
二、重大负面新闻:本周共5个主体涉及违约,1个主体兑付存在不确定性。存在若干负面新闻。
2021年3月1日,永城煤电:“20永煤CP001”到期兑付存在不确定性
2021年3月1日,鸿达集团:未能按期支付“20鸿达兴业SCP002”本息
2021年3月1日,中城建:上清所未收到“16中城建MTN001”付息兑付资金
2021年3月1日,凤凰国际机场:“17凤凰MTN001”、“17凤凰MTN002”提前到期暨未足额兑付本息
2021年3月1日,海航控股:“19海南航空SCP002”、“19海南航空SCP003”未按期足额兑付
2021年3月2日,中融新大:18中融新大MTN001未按期支付利息及回售部分本金
本部分分别对利率债和信用债进行多空判断,评分为1-5分,1分为空,2分为较空,3分为中性,4分为较多,5分为多。本部分分别收集了海外宏观、国内宏观、国内监管、债券市场、信用研究、市场情绪和技术面、策略等多位不同领域研究员的判断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