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面对生活中的委屈、误解、信任、经历、长期事情、情绪管理以及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建议。作者鼓励人们不要憋着委屈,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要试着接触真实的世界,不被自己的习惯所局限;认识到大部分伤害可能来自曾经信任的人,需有限度地信任他人;经历越多,越能理解他人;做长期事情要保持节奏和手感;情绪稳定并引导情绪;不高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分量,不把自己的安全感寄托在他人身上。
作者建议,如果觉得自己受到了委屈,首先要找到根源分析是不是真委屈。如果不是,要及时改正自己;如果是,要让委屈自己的人付出足够的代价。
对于长期的事情,重要的不是每天完成多大的量,而是要保持节奏,保持手感。比如运动、阅读和赚钱都是长期的事,不急一时看到大结果,重要的是持续去做。
情绪稳定不是没有情绪,而是能够清晰识别自己处于情绪当中并引导情绪。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是不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放下对他人的期待。
每日运动
1
如果觉得什么事自己是委屈了,一定不要憋着。
首先要找到根源分析是不是真委屈,如果不是,就不要怨天怨地,及时改正自己更重要。比如有些人有一种受害者心态,觉得谁都在针对他。
如果是,就要让委屈自己的人付出足够的代价。比如,老板委屈自己,可以,得加钱,赚的就是那个窝囊费。
不要陷入精神内耗,要做好课题分离,找到问题的根源,该是谁的问题,就谁主导去解决问题。
2
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是好的东西,可能只是我们习惯的。
人、事、物,都是如此,如果长期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已经习惯了的周围的一切,可能都会当成自己不可分割的东西,哪怕留在身上再痛苦,也舍不得割舍。
要试着多接触一些不同的人和事,见识真实的世界,而不是别人关起门来给自己塑造的世界。
3
一个人受到的大部分伤害,不是来自陌生人和敌人,而是来自曾经信任过的人。
因为信任,你对他们打开了自己的边界,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软肋,结果他们对你下手的时候,专挑软肋去戳,处处致命。
信任也是有限度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打探你隐私的所谓“朋友”,这种人大概率没憋着好屁,最好是防着点。
4
你经历过的事越多,越能切换到别人的位置上,理解别人正在经历的事。
真正做成过事的人,不会轻易否定别人的行为,因为他们知道做事每一步都不容易。
那些天天指责别人这不行那不行的,大概率自己也没什么行的地方,只是对别人要求很高。
5
对一些长期的事情,重要的不是每天完成多大的量,而是要保持节奏,保持手感。
比如运动,可能昨天100个俯卧撑,今天没太多时间、状态不佳,做一分钟平板支撑,都可以,重要的是,保持运动。
阅读,运动,赚钱,都是长期的事,不急一时看到大结果,重要的是持续去做。
6
情绪稳定,不是没有情绪,而是能够清晰识别自己处于情绪当中,能够引导情绪,不让情绪干扰自己的行为。
7
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是不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放下对他人的期待。
不把自己的安全感寄托在他人身上,才不会受制于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