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神磊磊读金庸
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读金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启功怎么看待日本人的书法?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六神磊磊读金庸

一次关于药品集采的出圈采访

六神磊磊读金庸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1-16 22:58

正文

文/六神磊磊
今天来聊一个话题——“说话的人”。

无意中看到东方网一个采访,上海市政协常委、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谈药品集采,直面问题,感觉说得非常好,很勇。

他说,药品集采把价格大幅压低了,医保的负担降低了,这是很好的。但另一方面可能带来别的问题,价格这么低的情况下,质量会否不稳定,从医院医生的感受角度,如抗生素过敏,血压不降,麻醉药用了病人不睡,肠道准备的泻药不泻,以及一些慢性病、肿瘤病的药,怎么获取?

所以能不能借鉴一些相关经验,给老百姓多一个渠道,比如让药品都进入医保目录,但报销比例分担不一样,对进口、国产、合资的给予不同的报销比率,老百姓多了选择,可以自费加医保,能够用到好的原研药。医生也可以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开出来好的原研药、罕见病的药。另外,建议也应畅通一个渠道,让医生把药物的疗效、副作用等上报,公开透明,使大家知道哪一种是好药,对以后的集采也可以起作用。

采访里这番话,它的可行性当然可以进一步探讨,但至少是敢于面对问题、触及问题的。
看了之后很有感触,主要是两点,第一点感触是,会说话、敢说话的人是一直有的。

第二点感受是,“说话”的群体已经慢慢变化了。

早先,承担这个功能的更多是“职业说话人”,包括一些职业的评论员、作者,专门对江湖上的事说三道四发表看法的。
用金庸小说打比方,就好比包不同、桃谷六仙、司徒千钟这批。

他们的特点是以说话为生,不说话会死,而且嗓门大、尺度大、敢说能说。缺点是说得太多,聒噪得罪人,专业度也不太够,并且大多数无门无派,魔抗属性不强,自保能力很差。

所以不但武林门派很烦他们,连江湖草根群雄也讨厌他们,你包不同动不动“非也非也”,烦不烦,你什么意思。我们日子过得好好的,为什么你老要“非也非也”。

于是这一批“职业说话人”就被迭代了。金庸小说里,桃谷六仙被边缘化,包不同吃饭砸锅被慕容复干掉,司徒千钟干脆被峨眉派给炸了。四处不讨好的第一代“说话人”就退出了江湖舞台。

然后,“说话”这个功能,就慢慢移到了一些专业技术领域人士的身上。更敢说、能说的反而是他们。相信前些年大家也有所感受,张文宏总不陌生吧。

他们的特点是都有自己的专业,医卜星相、农田水利、工技冶炼等,许多还是搞高精尖的。用金庸小说打比方,就是天竺僧、平一指、胡青牛、黄钟公、阿凡提、黄药师等等。

和之前的“职业说话人”不同,他们可以叫“客串说话人”。
他们不是为了说话而说话,也不靠说话谋生,更不是存心要“非也非也”博流量,许多时候只是命运的巧合,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因为讲的是纯专业领域,除非草根群雄全面犯蠢,或者更大的力量加持,否则他们不太容易被一棍子打倒,至少比前面一批人强。
好比天竺僧,他并不聊别的,只讲一个:情花毒能不能治,到底怎么治。
你草根群雄再混、再横,毕竟生死攸关的大事,好歹要听听他老人家的。哪怕有一半草根群雄犯蠢,说霍都大爷讲了,情花强身健体、壮阳补肾,但好歹也有另一半草根会认真听听,毕竟这是命,命只有一条。

今天忽然“出圈”的这位郑教授也是这样,他并不是为了讲话而讲话,但是恰好集采这件事,他赶上了,遇见了,本着专业精神和良心讲了几句。
又好比欧阳自远院士讲登月,袁新意教授讲数学比赛,都是这样的例子。
他们还有个优势:叠的甲更厚,魔抗属性更强。就算大门派觉得不妥,或是草根群雄魔法攻击,人家大不了不讲了拉倒,我尽到责任了,你们爱信不信,老子回到自己的领域仍然有口饭吃。欧阳自远院士讲登月,很多人就不信的,反正爱信不信呗,火箭还能被你们用报纸点着了?

从职业到客串,这就是“说话人”身份的悄然转移,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那么还有个小问题:会不会继续迭代,出现第三种说话人呢?不好说。
可能也是有的。如果猜测的话,继职业说话人、客串说话人之后,会进化出第三种形态
情花到底有没有毒不重要,你们想听没毒,我就说没毒;景阳冈到底有没有老虎也不重要,只要你们想听,我可以说老虎不吃人,专门吃煎饼果子;你们相信战狼的时候,我就说战狼是好样的;你们不相信了,我就说战狼是卡皮巴拉。

比如之前举过例子的,丁春秋说:“老夫是山东曲阜人氏,生于圣人之邦……”群雄一听,纷纷叫好,都跟着丁春秋去星宿海打工去了。


往期文章

围攻天竺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