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贺嘉老师
长江商学院CEO班演讲教练,500强高管私教。 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做,教你如何成为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  盗用身份证,“贷”价惨重! ·  昨天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  盗用身份证,“贷”价惨重! ·  昨天  
江西法院  ·  分手后,他开车撞向前女友的现男友...... ·  2 天前  
江西法院  ·  分手后,他开车撞向前女友的现男友...... ·  2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科学测算+精准画像+社会支持,三个维度探索未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贺嘉老师

知乎高赞:有哪些心理学小技巧可以运用到生活中?

贺嘉老师  · 公众号  ·  · 2019-06-13 20:31

正文

想围观贺嘉老师的朋友圈吗? 扫描二维码添加私人微信 ,添加时备注一个理由才会通过哦~


1.晕轮效应

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受某一个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


比如一旦你长得好看,别人对你的性格、态度以及能力都会有一个高分印象。

比如你的业务能力特别强,那别人对你外貌的评分也会变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富人们会得到更多的包容。

2.门槛效应

请人帮助时,先提出一个对方容易接受的小要求。对方接受后,再顺势提出大的要求,可以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3.拆屋效应

先提出一个大要求,被拒绝后,再提出一个小点的要求。这时候,被满足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4.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我们看到博主的口红试色,就会觉得用了口红就能变漂亮。其实试色的人本来就漂亮。她们因为漂亮、会拍照所以成为了博主。外貌是选择标准,而不是口红带来的结果。

被种草的时候,不如去小红书上看看那些普通消费者分享的热度低的试色图,没有磨皮没有滤镜更真实。

p.s.克制消费小技巧,放在购物车一到两个礼拜,还想要再去买。

5.孕妇效应

当你怀孕后,你就更容易关注到大街上的孕妇;当你买了一双aj,你会觉得更容易看到路人的这双aj。这就是孕妇效应。

当我们自己变得积极时,那就会更容易看到积极的世界;

如果总是怨天尤人,怼天怼地,那就会失去很多快乐。

6.过度自信效应

人总是会高估自己。

“过度自信效应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明显。”

不要拿自己的爱好去抢专业人士的饭碗。

那些你看上去很简单的技能,背后一定有你看不到的逻辑。

7.巴纳姆效应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星座很准?

因为描述的话语大多都是模棱两可的。

我们也喜欢听到赞美自己的话,容易对号入座。

朋友圈里常常看到的性格测试,也大多基于这一原理。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测试是为了收集你的照片、姓名、手机号等个人信息,被卖掉之后有什么用处,我们就很难保证了。

8.惩罚增强诱惑力

对吸毒的惩罚越严厉,

毒品就越具有吸引力。

破戒后受到的惩罚越严,

就越想去为了破戒而破戒。

所以想减肥的时候,

不要对烧烤夜宵下过于严格的禁令。

不如转为正向激励:今天没有吃夜宵,那就奖励一个积分,积满x分可以换一个自己想要的小礼物。

9.责任扩散

周围的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

所以,遇到危险时,不要向一群人求救。描述出对方的具体特征,比如,那个穿白衣服的大哥,获得帮助的概率会更大。

10.曝光效应

如果你对一个人的态度是中性的,那么他常出现在你的眼前的话,你对他的喜欢会比原先多一些。

如果一开始就讨厌他,那么见的越多反而越讨厌。

所以,如果不被对方喜欢的话,光靠追是打动不了对方的。

11.故事偏误

我们喜欢听故事,书店里的名人传记永远畅销。

现在网上很多作者,也会把自己的故事挑选出来,用来说明他想表达的道理。

但是那些与故事核心价值观不契合的、却很重要的细节,却会被排除在外。

所以故事不一定全是真实的。

读完故事反思一下,自己收获的是焦虑,还是有价值的内容。

12.道德许可陷阱

普林斯顿的心理学家发现,当我们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往往会让我们放松警惕,从而纵容自己去大吃一顿,去抽一根戒了两个月的烟。 培养一个习惯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真正的目标。

13.虚假希望综合征

波利维和赫尔曼发现,当我们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产生满足感,从而原谅了自己之前的行为。这是一种即时满足感。


我们明明没有去做,却已经感动了自己。等到真正去行动时,才会发现并不轻松,所以放弃了。于是再一次地下定决心➡️原谅自己,进入了恶性循环。

对应的方法:去思考自己决定改变的痛点,真正动力。

14.态度的作用

态度可以帮助我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比如你身边的人总是抱怨领导和同事,这时候他可能是在掩盖真正的原因。

那么,我们在判断他的能力的时候,就应该打上一个问号。

15.正向反馈

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在小学中,当着老师的面点名赞美了一些学生,并表示他们在这一学期里会有较大的进步。在8个月后,被点名的孩子都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通过争吵、指责来改变一个人很难。

但当你对他自然地表达出期待、并常常给予正向的鼓励的时候,说不定他也沉迷于被夸奖的状态中,反而愿意主动去改变。

16.家暴遗传定律

家暴倾向是会遗传的,不管男女都是如此。

“史特劳斯在一项研究中,已婚并且看见过父母相互攻击的男性,有35%的人在过去一年中打过自己的妻子;


而从未见过父母有暴力行为的人中,只有10%的人在过去一年中打过自己的妻子。 反过来,女性的比例也类似(27%、9%)。

看人时,可以了解一下对方父母的情况。

17.情感律现象

道理的传播,永远没有情感的传播好。

《弱传播》中说:“现实世界与舆论世界在情与理的坐标体系上互为逆世界。比如精英更喜欢讲道理,草根更喜欢宣泄情绪。”

当然,现在更多的是那些聪明人靠帮人宣泄情绪来赚钱。

警惕那些让你一时爽、回想起来没什么实质性帮助的内容。

18.二律背反

指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的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相互排斥现象。

比如,最近雨女无瓜的梗很火,游乐王子的表情包很多,这些都是表达资源。

表达资源越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反而越贫困。

表情包可以拉近距离,简化思考;使用表情包的同时,也别忘了时时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比如看完电影后,说出三个感触最深的点。

19.爱情三角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有这么一个理论:能够长久的完美爱情,离不开激情、亲密和承诺三个因素。


不完美的爱情大致有六类:

①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比如友谊;

②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比如初恋;

③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比如媒妁之言、同床异梦的夫妻;

④浪漫式爱情:只有亲密和激情。比如只看当下的情侣;

⑤伴侣式爱情:只有亲密和承诺。比如相伴了几十年的老夫妻;

⑥愚蠢式爱情:只有激情和承诺。比如一见钟情。

20.人际交往理论

我们为什么喜欢与人交往?

因为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得到六种重要的酬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