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xin-enjoy
记得在电影《忘不了》里,刘青云教张柏芝开大巴车。作为一名混迹马路多年的老司机,
刘青云告诉张柏芝:“红灯不能冲,黄灯一定要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第四章-第一节-第三十八条(二)中规定:
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即便这样,在绿灯还没变黄时一脚急刹停在那里的依旧大有人在,一般后面会伴随着连环追尾和连环骂娘。
这就是所谓的黄灯焦虑,这种现象被称作是一大部分参透交规的人和一小部分没参透交规人之间的行为碰撞,而这种碰撞会体现在道路交通上的方方面面。
比如交规中有明确规定:在道路同方向划有2条以上机动车道的,左侧为快速车道,右侧为慢速车道。在快速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应当按照快速车道规定的速度行驶,未达到快速车道规定的行驶速度的,应当在慢速车道行驶;
在道路同方向划有2条以上机动车道的,变更车道的机动车不得影响相关车道内行驶的机动车的正常行驶……
但像交规中的一系列看似规则的道德约束在马路上并没办法奏效,人们在意的只是摄像头可以捕捉到的违章行为。
就算自己严格遵守了交规,仍然有大把的人每时每刻都在破坏掉看似建立好的交通体系。
《名车志》的微信号前一阵推送了一条名叫
《那些开慢车的人,正在毁了中国的交通
》
的文章,本人举双手双脚表示赞同。
但毁掉中国交通的远不止是那些开慢车的人,人们还准备了成千上万个理由来毁掉中国的交通。
理由一:花式开慢车
各种原因都会导致每人驾驶技术高低不一,所以我一直用可贵的道德观念约束自己不能太过责怪马路上开慢车的人,毕竟自己也有时候看不明白路标后放慢速度开导航,或者是接个电话发个微信什么的,难免妨碍到别人正常驾驶。所以反而对开快车的人产生了兴趣,写了一篇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在马路上飙车?》
,连讽带损地把开车乱窜的人说了一通,现在想想真是深感愧疚。
还不是被开慢车的人逼疯的?
有时候为了节省油耗,有些人会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比如说绿灯亮了之后的轻轻给油法,10秒钟的绿灯,被他杆位发车的浪费掉5秒。
最近才了解到并不是这些人的Reaction Time有问题,而是怕费油,一般的家用车“暴力”起步时一脚油的瞬间油耗大概30-40L/100km。然而他们可能不知道,慢慢起步实际上并不能省多少。
交通违章条例并没办法把每种违章的行为都一一列举出来,有些事情的管控有时候只能依赖难以依赖的国民素质。就像开车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有很多种,可以被判罚的只有发信息、打电话、化妆、吃零食等模糊的概念。所以看导航了罚不罚、玩游戏了罚不罚、睡着了罚不罚?
难讲。
花式开慢车方法三:我是女的,你可得Gentleman一些
这种现象大概是被普世价值观惯出来的。女性专用的粉色大号停车位就证明了这个观点,有人就是喜欢利用性别优势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混乱一些。一撮人热血沸腾地呼吁男女平等,还有一撮人抱着弱势群体的标签装疯卖傻。
理由二:每个人都有机会毁掉中国的交通
堵车的原因除了开慢车,还有各种原因造成的交通停滞。
只要前方出现情况(事故或者随便一脚刹车),车流速度就会迅速下降,
不远处再出现情况,整条路上的全部通行车辆都得跟着受罪。
而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毁掉中国的交通。
还有新手。
全世界每个国家中都有开慢车的人,这点毋庸置疑,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新手上路。
在客观问题(驾校考核制度、驾驶员的觉悟等)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希望我们都能练就一身忍者的公功力。
理由三:路上行人花式作死
不开车的人很难理解老司机的苦衷,进行花式作死的大部分都是没有驾驶经验的人,这些人一直徘徊在被管控的边缘地带,说不得骂不得磕不得碰不得,让人蛋疼。
见过最可怕的一次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大爷在
机动车快车道逆行
、低着头看着手机,迎面来的高速车辆有一百个看不见他的理由。但是没人敢教训这样的人,避免吃不了兜着走的事情落到自己头上。
让汽车司机胆战心惊的除了眼里无他的行人之外,还有骑非机动车的。
随着互联网公司的频频作妖,外卖电动车和摩拜小黄车在马路上横冲直窜,汽车司机的脾气已经大不如前,每天都经历着心惊胆战的通勤。
在我住的青年路上,趴活的外卖小哥的电动车和违停的车辆几乎占领了整个非机动车道,逼得非机动车换到机动车道上来跑,导致晚上九十点钟的时候都不能愉快地开车,白瞎了帝都中产们闪闪发光的S、RS,开到这里都得骂街。
相关数据表明,截至去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就已经破了3亿,这3亿人中驾龄1年内占比8.66%。
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土地上有2000多万的人闪火和雨刮器可能分不清楚;地上的实线和虚线可能分不清楚;没有充分地实操经验来保证刹车可以踩得线性一些,免得被追尾。
对大多数人来说,开车本来就已经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了,万一自己开的还是个拖拉机(某些低价车的质量,你懂的),踩了油门后车要延迟个一两秒才动,还不是线性移动,是一下子窜出去,吓人一大跳。
这人就得一边崩着劲开车,一边看路况。这两年又加了一个难度——躲开随时出现的外卖电动车,难度之大想必大家都有过体验。万一没注意到,外卖小哥就不用再送外卖了。
理由四:天天开着拖拉机,不能要求太多
就像上面说的那样,也许不是所有四个轮能跑的都能被称作“车”。比如说廉价车,比如说一部分拿着巨额补贴的国产电动车,再比如说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不匹配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车,必然和那些成熟品牌汽车的质量难以匹敌。
难以形容的驾驶体验造成的后果全部都会暴露在本来就已经很拥挤的马路上,这些车每天就跟薛定谔的猫一样不知死活地在马路上游荡。
有时候不是马路上的人车技太差和马路意识太差,而是因为车太差。
所以不要太过责怪那些开车太肉的人,他们天天开着拖拉机也不好受。
理由五:“马路流氓”的自我认知问题
马路流氓泛指瞎开车的人,比如说不打灯就并线的人、比如说动不动就给你来脚急刹的人、比如说在马路上目中无人乱窜的人……
前一阵,我有很长时间没开车了,看到了马路上的种种乱象,吓得要死。
不知道是因为我好长时间没开车了,还是因为什么别的不可名状的原因,我觉得所有车都想撞我。
流氓之所以被称之为流氓,大部分是因为目中无人、自我认知出现了问题,最重要的是还影响到了其他人的利益。但马路流氓不一样,
有些马路流氓并不认为自己是流氓,只是不懂交规。
国内驾校形同虚设,回想起当年考交规的时候,很多人都付了200块代考,毕竟被九年制义务教育搞怕了,可以理解,但也成了如今马路乱象的罪魁祸首。
理由六:“马路救世主”误以为自己可以拯救交通秩序
记得微博上有个公知公开辱骂实线并道的人,说这样不懂交通秩序的人,就应该直接撞上去教训一下这种败类。而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同样大有人在,往往都是怒气冲冲,不惜代价。
事实上,这种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
从那以后,我就觉得公知也不过如此。
而
马路救世主这种角色,不存在的。
除了等待自己幡然醒悟,没有任何人可以拯救交通秩序。
失去理智的愤青就像马路上的定时炸弹一样,谁碰炸谁,保证炸得你魂飞魄散。
其实,毁掉中国的交通,我们都曾出过一份力。
责任编辑|Unaa